结合实际的教学进度编写教案,能够更好地控制教学的节奏和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有条理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资源和教学媒体,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和趣味性,好文档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赶星星大班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赶星星大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视听、律动、绘画、游戏、情景表演、节奏乐敲击等相结合的、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欣赏教学,激发和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2、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在各种音乐软件、硬件等技术支持下,鼓励幼儿尝试改编、创作不同风格的《小星星变奏曲》。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在听听、玩玩的活动中,感受音乐的变化。
难点:幼儿改编、创作《小星星的'梦》解决难点的策略:多媒体辅助支持幼儿的创作活动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
1、齐唱歌曲
2、边拍手边唱星星谱
3、边拍手边唱五线谱[在活动中再度熟悉音乐主题。
二、音乐欣赏:《小星星变奏曲》片断
1、认识音乐家---莫扎特
2、聆听音乐,感受乐曲情绪。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或动作表达和表现心中的感受。
[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幼儿想象能力和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三、师生共同创作《小星星的梦》
1、师示范创作,幼儿在活动中感受音乐的变化。
2、幼儿改编音乐主题或变换形式进行创作。
当部分幼儿创作时,教师引导其余幼儿随着音乐的变化边律动边感受音乐的变化。
[启发幼儿把前阶段美工活动“自制星宝宝”的经验迁移到音乐创作活动中。教师为幼儿的创作活动提供支持性服务,如:音乐软件的提供、小乐器的准备等等,方便幼儿即兴创作。]
四、小结
依托多媒体上活幼儿音乐欣赏课
赶星星大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天上的星星,仔细观看拖着“长尾巴”的星星彗星。
2、认识彗星的形状、国际符号,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星象记录的国家,了解常见的哈雷彗星、恩克彗星。
3、在电脑中,运用各种几何图形,绘制出太空飞行物。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5、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电脑,有关星星的教学软件,彩喷机,投影仪。
2、配班老师身套充气橡胶人做“机器人”。
3、用于绘制太空的星星、月亮、宇宙飞船、火箭的软件。
4、与有关大学联系参观天文台事宜。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1)“机器人”邀请大三班幼儿到太空游玩,激起幼儿兴趣
(2)教师拉上窗帘,请幼儿闭上眼,两臂平伸做平衡游戏《宇航员》。
(3)“机器人”请幼儿睁眼参观太空的同时,老师启动有关软件,内容是关于太阳系内太阳、月亮、九大行星及小行星、塑录像。(深入浅出地讲解)
2、基本部分。
(1)“机器人”将录像锁定在彗星的.画面上,并将其最大化幼儿仔细看看这个奇怪的星星。听听录像里的介绍:彗星很特别,身体发亮,头部圆圆带头尖,尾部长长散开,像大姐姐拖着长辫子,又像扫地的扫帚,所以又叫“扫帚星”。彗星可不是用肉眼就能看见的,它自己本身也不会发光,天空中的彗星很多,就像大海里的鱼儿那么多。
(2)告诉幼儿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有彗星记录的国家,我们为此感到自豪,说明我们的祖先热爱科学,喜爱观察,我们也要学习祖先,介绍彗星国际通用符号。
(3)介绍哈雷彗星、恩克彗星,告诉幼儿科学家哈雷发现彗星的故事,使幼儿不仅知道哈雷彗星76年靠近地球一次,还要学习科学家哈雷,像他那样做事情爱动脑筋,持之以恒。
【活动延伸】
(1)到大学天文观察台参观。
(2)欣赏关于ufo、外星人的故事。
小百科:星星,是汉语词语,拼音xīngxing,基本解释为夜晚天空中闪烁发光的天体。
赶星星大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丰富词汇,掌握哨兵、边疆、瞪等词的意思。
2、能主动、大胆的讲述诗歌,表达自己的想法。
3、萌发勇敢、不怕累的精神品质。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5、能简单复述诗歌。
活动准备:
图片(星空、哨兵、雨雪天)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述故事,引出主题。
1、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听这个故事的时候呢,我请小朋友们把眼睛闭起来,因为这样更有利于我们想像,听起来啊更有趣。(待小朋友闭上眼睛):一个晴朗的夜晚,天空已经很黑很黑了,周围是那么的安静,丁丁和奶奶还没有睡,奶奶说:“丁丁,快抬头看,天上有什么?”“天上有很多小眼睛,恩,是星星!” 丁丁高兴地说:“让我来数一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太多了太多了,数不清了….”过了一会儿,丁丁问奶奶:“奶奶,天黑了,星星怎么不睡觉呢?”奶奶笑着说:“星星不怕累,你要学星星。”
2、你喜欢星星吗?你想学习星星吗?可是丁丁好像和你们的想法不一样,请你们听一首诗歌就知道了。
二、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幼儿欣赏。
提问:丁丁喜欢什么?(引出儿歌名称,幼儿学说)
三、利用图片学习诗歌
再听一遍,(带着问题:是谁和谁在说话?哨兵是怎么保卫国家的`)
1、根据儿歌逐句设计提问。
什么地方布满星星?什么地方站着哨兵?
听到谁和谁在说话,说了什??话?
丁丁是怎么想的?
幼儿回答(教师解释“瞪”这个词)
2、交流讨论:为什么丁丁不学习星星,要学哨兵?还有什么原因(用文中的话)
3、提问:你们知道哨兵是干什么的?
4、请幼儿举手回答,师补充(站岗、放哨、巡逻的士兵,保卫祖国)
5、提问:哨兵在哪里守卫我们的国家?怎么保卫国家的?
解释边疆
6、分角色朗诵诗歌:2遍,第一遍老师当奶奶,第二遍,女孩当奶奶,男孩当丁丁。
7、完整朗诵数遍。
四、我们也要像哨兵一样勇敢地守卫祖国。
附:
晴朗的夜空布满星星,
祖国的边疆站着哨兵,
奶奶说:“星星不怕累,你要学星星。”
我说:“不,我要学哨兵。
如果星星不怕累,
为啥连连眨眼睛?
只有哨兵不怕累,
瞪大着眼睛,
注意敌人的动静。
遇到下雨下雪天,
星星就躲进云层里。
不管天气多么不好,
勇敢的哨兵都守卫在山顶。”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培智学生的情感教育不仅仅是在晨会课或班会课上进行教育,而应灌输在每节语文课中,以适应培智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他们更好的融入社会做准备。
课下,我还布置了作业,让同学们做一张贺卡,并写上一句心里话,夸夸解放军叔叔。这样就使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得到了升华。
小百科:哨兵即执行警戒任务的士兵的统称,现实世界中的哨兵一般并不会携带致命武器。
赶星星大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能唱准附点音符,并表现出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对探索天空的奥秘产生兴趣。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过程:
一、练习踵趾小跑步,引出活动。
组织幼儿听音乐,练习步法(两人一组进行练习)。
二、学唱歌曲,重点帮助幼儿唱准附点音符。
1.提问:小朋友,你们打过电话吗?都和谁打过电话呢?
2.小结并过度。
3.老师范唱歌曲《我和星星打电话》。
4.组织幼儿按节奏念歌词。
5.鼓励幼儿跟着琴声完整学唱歌曲,老师重点引导幼儿学唱附点音符。
6.引导幼儿用对话的演唱形式演唱歌曲。
三、游戏《打电话》。
进一步巩固歌曲的演唱,并且表现出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1.出示玩具电话,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2.提出游戏要求(要求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来和星星打电话),组织幼儿游戏。
3.简单评价幼儿游戏、演唱情况。
活动反思:
活动一开始,我从孩子们的生活入手,通过幼儿回忆自己和爸爸妈妈的打电话内容,紧接着通过给航天英雄打电话致以歌声的问候,巧妙地让孩子们进行了发声训练,再通过航天英雄的回话,激起幼儿想跟星星交朋友、打电话的兴趣,继而引出了充满好奇、喜欢探索。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领唱与齐唱这种演唱形式,我和幼儿分别交换角色领读歌词、齐读歌词,在老师深情并貌的演唱后。
赶星星大班教案篇5
名称一:打保龄球
目标:
锻炼手臂肌肉的爆发力
材料:
可乐瓶里装有颜色的水,皮球等
过程:
1、幼儿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有4—5个瓶子。
2、幼儿人手一只皮球,站在线的后面开始滚皮球,如果一次全部击倒可乐瓶,还可以再进行一次。
3、随着幼儿击中率的'提高,教师调整击球的距离。
提示:
1、教师根据幼儿自由分组的情况,设置不同的击球距离。
2、每组人数在3—4个为宜,要避免幼儿过长时间地等待。
3、皮球的直径最好是在6—8cm之间。
名称二:我喜欢的可乐
目标:
学习在一定范围内的涂色,提高手部小肌肉的协调能力
材料:油画棒
过程:
1、教师与幼儿一起交流:你喜欢喝的有哪几种饮料,是什么颜色的?
2、请幼儿将各自己喜欢喝的饮料装进瓶子里。
3、教师提示幼儿要将饮料装得多多的、满满的(即画面上不要留小白点、颜色涂深)。
4、幼儿完成作品后,在区域范围内,同伴之间交流自己喜欢的饮料是什么。
提示:
1、托班幼儿由于手指、手臂协调能力较差,适宜用油画棒涂色。
2、教师可在几次的区域活动中完成这一内容。
托班整合活动设计——彩色的可乐
赶星星大班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