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春教案最新7篇

时间:
Indulgence
分享
下载本文

只有真正用心去写教案,才能够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教案写好了可以帮助教师准备好所需教学资源和教具,以下是好文档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班美术春教案最新7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美术春教案最新7篇

大班美术春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梳子不仅可以梳头,还可以用来刷画。

2、促进幼儿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3、让幼儿学习用梳子刷画,体验用不同绘画工具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四幅范画:第一幅画:由蓝颜料自上而下刷的一幅画。第二幅画:由绿颜料刷一棵树。第三幅画:由黄颜料转圈刷成的半圆形。第四幅画:由大红色刷成的一幅画,上面是圆形,下面是半圆形(像人的背影,像火箭,像太阳等)。

2、红、黄、蓝三种颜料,小勺子,抹布,每组各一份;每人一个梳子,一张白纸。

3、音乐磁带《我有一双小小手》、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律动《小手拍拍》,引出今天绘画的工具。

1、教师带领幼儿做律动《小手拍拍》。

2、我们都有一双小小手,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小朋友们你们的小小手都能做什么呢?

小朋友讨论:刷牙、洗脸、梳头等。

小结:小朋友的小手很灵巧,能洗脸,能梳头,小朋友知道梳头使用什么工具吗?(用梳子)。梳子不但能梳头还能刷画。

二、出示范画,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幅漂亮的画,小朋友们看看,这些像什么?

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每幅画各像什么。

师:这些画上面一条条的线是用什么画的昵?

师:那么梳子是怎么画画呢?看老师是怎么做的。

三、示范讲解:

1、第一幅画:我想画《蓝天》,应该先做什么?

引导幼儿说:先用小勺子舀上蓝颜料倒在纸上,再用梳子有齿的一 面刷,就会出现一条条的线(横着刷)。我在蓝天的下面画草地,先用小勺子舀上绿颜料倒在纸上,然后用梳子竖着刷。我还想在草地上画上大树,同样先倒上褐色颜料竖着刷,然后倒上绿颜料用梳子斜着刷两下 。小朋友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刷出不同的树 ,还可以在草地上刷出小花等。

2、教师小结:老师用梳子横着刷出了蓝天,竖着刷出了草地,斜着刷出了大树、小花,小朋友你想刷幅什么画呢?

四、动手刷画:

1、幼儿认识刷画用具:颜料盘、梳子、小勺子、白纸、抹布并了解其使用方法。

2、引导幼儿讨论确定刷画内容,有代表性地提问幼儿说说自己想要刷一幅什么画。

3、鼓励胆子小的幼儿大胆作画,教师可帮助其完成作品。

4、教师随时找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讲解,达到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

五、教师讲评:

幼儿将作品贴到展板上,幼儿边贴边告诉老师作品的名字是什么,教师再次组织幼儿欣赏。

1、教师引导幼儿找出颜色搭配的漂亮的画,给以鼓励。

2、教师引导幼儿找出画面安排得当的作品,给以表扬。

3、教师引导幼儿找出想象力丰富的作品,给以讲解。

师小结结束活动:今天小朋友们用梳子刷出了许多很漂亮的画,以后我们继续观察,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可以画出更漂亮的画。

下来我们 把自己的梳子拿到水龙头去冲洗一下,让小梳子再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上为大家梳头,把小朋友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好吗?然后带幼儿到室外洗小梳子。

大班美术春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喷刷画,激发幼儿对喷刷活动的兴趣。

2、体验喷刷作品的艺术美。

3、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色图形的彩纸、废旧牙刷、颜料(红、黄、蓝)、抹布、牙签、旧报纸等。

2、范画两张(图形贴画和喷刷画)。

3、事前已进行过图形拼贴活动。

活动过程:

1、出示图形贴画和喷刷画,引出课题。

引导幼儿欣赏两幅作品不同的艺术效果,它们的绘制方法有什么不同?

小结:两幅作品都运用了图形拼贴,内容都是一样的,但其中一幅的背景采用了喷刷方法,而原来的粘贴地方只留下了白色图案,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试试好吗?

2、讲解示范。

(1)先做好图形拼贴画,拼完后放在画纸上,注意不要贴在纸上。

(2)运用红、黄、蓝几种颜色搭配,在纸上喷刷背景。

喷刷方法:可以先喷红色,用一把牙刷蘸上少量的红色,然后牙刷与牙签相互摩擦,红色均匀地喷洒在纸上;再喷黄色或蓝色,但必须等画面上的红色干了以后再进行,注意换颜色时也必须清洗原来蘸有颜料的牙刷和牙签。喷刷颜色的顺序可任意,可以喷三种颜色,也可任选其中两种颜色。

(3)等背景色干了以后,取下图形彩纸,有彩纸盖着的地方没喷到颜色而形成白色图案。

3、幼儿练习。

(1)提醒幼儿喷刷时不能移动画纸和放好的彩纸图形;协助能力较差的幼儿学习喷刷的方法。

(2)提醒幼儿围好旧报纸后,再进行喷刷,注意保持桌面、画面的整洁。

4、讲评。

幼儿相互评价:哪些作品图案优美,色彩漂亮,作品干净。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利用牙刷、圆形纸片等常见物品,发挥幼儿想象力,制作出一幅幅漂亮的喷刷画装饰品。在活动过程中,幼儿通过做一做、玩一玩认识了新的画种——喷刷画,游戏活动提高了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审美能力和美的表现力。在合作方面,幼儿通过小组合作,促进了协作能力的发展;在制作礼物过程中,通过玩色、配色、添画,幼儿的审美能力也得到提高。

本来我选择用一支牙刷和一支笔来刷一刷,但是幼儿对牙刷和笔使用不熟练,无法达到预定效果。经过陆老师的提醒,可以用两个牙刷对着刷一刷,这样轻轻一刷就能将颜料喷到画纸上。并且之前我用到了各种图形宝宝,让幼儿用图形先拼出不同的形状,像房子、小动物等,听课老师也指出:这样比较偏向数学活动,这也要改。我后来想直接用不同大小的圆形宝宝来添画,这样既能简化拼图形,也能将作品变得更生动。

活动后,我觉得我在示范操作中,还是没能将很多细节讲解清楚,导致幼儿在操作的时候出现了不同的差池。这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大班美术春教案篇3

活动目的:

1.继续巩固幼儿对侧面人的画法,使幼儿合理布局画面。

2.教育幼儿爱护自己的作品。

3.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范画一幅

活动过程:

1.由歌曲《满天星》引出课题。让幼儿将整首歌曲完整的唱一次。

2.老师让幼儿闭着眼睛想一想天上的星星、月亮是怎样的?

3.启发幼儿思考应该如何把自己看星星的场面画出来。

4.老师出示范画,让幼儿自己总结绘画的方法和画面布局。

5.老师示范绘画步骤:先在作业纸的`一端画侧面的娃娃,再在天空上画出许多的星星和一个月亮,最后涂上颜色。

6.指导幼儿作画,要求幼儿合理布局画面。

7.同幼儿一起评价自己的作品。

8.幼儿进行游戏《摘星星》

大班美术春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对多幅图画的细致观察,讨论和交流,感受漫画中五官夸张的表现手法,尝试用夸张的方法表现夸张的人。

2、自行表现面部的色彩,体验作画时的快乐。

3、幼儿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表现大笑时的样子。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5、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哈哈大笑的人的图画。

2、画纸、各种水粉颜料。

3、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回忆关于大笑时的相关表情,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瞧,这是谁,笑起来都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小结:我们小朋友笑起来的时候嘴巴都张得大大的,眼睛都眯着的。

2、欣赏有趣的笑脸图片,感受图片中五官夸张的表现手法。

(1)整体欣赏:

师:小朋友们现在让我们看一些漫画,看看图片里的人开心时是什么样子的好么?

小结:图画里的人开心大笑时嘴巴都张得大大的,眼睛都眯着,都快看不见眼珠了。

(2)细致观察大笑时人物的嘴巴,了解这是夸张的表现手法。

师:那小朋友们,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笑起来的时候嘴巴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我们能学一学么?

小结:人们笑起来的时候嘴巴有的像?有的像?漫画里把大笑的人嘴巴画的这么大,这么有趣,这是用到了一种表现方法,叫夸张。

师:有小朋友知道夸张是什么意思么?

小结:其实啊,夸张就是把大的画的更大,小的画的更小,这种方法就叫做夸张。

(3)观察除嘴巴以外的其他部位,进一步了解夸张的表现手法。

师:这些人除了嘴巴画的很夸张,还有什么地方也很夸张的呢?

小结:漫画里的人啊除了嘴巴画的很夸张外,他们的鼻子、眼睛、下吧、脸、头发等等也是很夸张的。

(4)小朋友们,你们高兴时候都是怎么笑的`呢,是不是像他们一样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和他们比一比,谁笑的更夸张好么?

小结:在大笑时感受夸张得不同体会,更深刻的体会夸张的表现手法。

3、幼儿作画,交代作画要求,与幼儿共同讨论哈哈大笑的人的表现方法。

(1)讨论创作方法

师:现在让我们也来用夸张的方法画一幅画好么?我们先画什么,接下来画什么呢?

小结:教师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各自的表现来画自己的画。

(2)幼儿作画(播放背景音乐),教师巡回指导,并引导幼儿用夸张的手法表现。

4、幼儿作品展示,教师给予评价。

【活动反思】

?纲要》中多次提到,要通过艺术活动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体现成就感。幼儿对艺术活动的表现往往带有“情绪色彩”,常停留在“好玩”、“我喜欢”的水平上。结合平时的活动,我发现大班幼儿的创作欲望非常强,有趣的材料和鲜艳的色彩能给他们带来极大的满足。

大班美术春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欣赏各地区的民居建筑,感受中国民居建筑的多样性。

2.了解民居与当地地理气候、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

3.能有序地观察各地的民居,并在比较、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不同民居的建筑风格。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欣赏各地区的民居建筑,感受中国民居建筑的多样性。

活动难点:

了解民居与当地地理气候、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1.世界各地的民居图片。请幼儿事先手机民居图片。

2.幼儿用书:《中国民居建筑》ppt。

活动过程:

一、通过提问,激发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

1.师:你家住在哪儿?

(幼:住在老街的小区里/楼房里面/自己家里面宅基地的小院子里面,等)

2.你家的房子是什么样的?

(幼:我的家住在11楼/我家的房子是1楼和2楼的,1楼有个小花园很漂亮,等)

3.你见过什么样的房屋?

(幼:我见过北京的故宫/我见过海南的用草做的屋子,等)

二、教师出示不同地域特色的民居图片(幼儿用书里的'图片),引导幼儿欣赏。

1.播放ppt,图2、3、4,师:这里的房子是什么样的?

师:这是江南水乡的民居,民居就是老百姓住的的地方。

那这些民居的房顶是什么样的?像什么?上面有什么颜色?

窗户是什么样的?像什么?上面有什么颜色?

门是什么样的?像什么?上面有什么颜色?

2.播放ppt5、6、7,师:这里的房子是什么样的?

师:这是徽州民居,请小朋友们两个两个来讨论一下

(1)这些民居的房顶是什么样的?像什么?上面有什么颜色?

(2)窗户是什么样的?像什么?上面有什么颜色?

(3)门是什么样的?像什么?上面有什么颜色?

3.播放ppt图8、9,师:请小朋友们看一下这个北京四合院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4.播放ppt图11、12,老师介绍厦门的客家土楼,让孩子们来说说自己听到的感兴趣的地方。

师:土楼,也称客家土围楼、客家围屋,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龙岩,漳州、广东梅州的大埔县、广东潮州饶平县。 客家永定土楼坐落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内。有的人叫他们“客家围屋”,距离厦门有170多公里,车程是二个半小时左右。地域广阔、历史悠久的中国,民居丰富多彩,四合院、围龙屋、石库门、蒙古包、窑洞、竹屋等等,早已为人世所知晓,而掩藏在崇山峻岭之中的福建省民居永定客家土楼,却鲜为人知。在我国的传统住宅中,永定的客家土楼独具特色,有方形、圆形、八角形和椭圆形等形状的土楼共有8000余座,规模之大,造型之美,既科学实用,又有特色、构成了一个奇妙的世界,直到20xx年成为世界遗产,土楼才慢慢的被世人知晓。

5.播放ppt图13、14、15,师:你知道这个房子是用什么做成的吗?

师:这就是傣族竹楼。观看ppt并且介绍。

6.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房子呢?你认识吗?

播放ppt图16、17、18,师:请小朋友来介绍一下吧!谁来?

幼儿介绍。

7.你觉得哪个房子最特别?为什么?

三、师幼共同讨论民居的外形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师:为什么这些人住的房子都不一样呢?

他们生活在什么地方?他们有哪些生活习惯?

这些房子是用什么建成的?这些房子除了能住人,还有什么其他的作用吗?

2.教师小结:这些房子都是各地的人们根据不同的天气情况、生活习惯设计的,它们的外形不同、颜色不同、门窗不同,修建时用的材料不同,都很有特色。

四、出示世界各地的民居建筑,拓展幼儿的视野。

师:看看这些民居是什么样的?你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的民居吗?

活动反思:本活动通过美术欣赏的形式,学会合作,感受发现的愉悦与成就感。在提高鉴别和判断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抵制了不良文化的影响。同时多样的自主研究活动,促使孩子们更好地吸收时代信息和多元美术的艺术观念。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随着现代化的文化浪潮进入乡村的每一个角落,相当多的年轻人,对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相当漠视,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一环,美术教育能够为民族艺术培养新的土壤和新的支持者,使全社会共同关注民族艺术的生存环境,以促进民族艺术的可持续发展,感受民族文化内涵。

大班美术春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生活中无用的瓶子经过装饰可以美化环境。

2.通过对各种投入材料的联想组合,设计富有创意的立体装饰瓶。

3.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难点

利用瓶子的各种形状来设计成装饰物。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形状的玻璃瓶。

2.装饰用的材料(毛线、麻绳、干花、餐巾纸、玉米、辣椒干、树叶、即时贴、彩绳等)。

3.欣赏作品。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人活动。

1.带领幼儿观察延中创意室内的各种欣赏作品。

2.向幼儿介绍生活中各种形状的瓶子及各种装饰材料。

3.激发幼儿对瓶子进行创意装饰的愿望。

(二)引导构思,联想组合。

1.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对瓶子的形状进行想象造型构思。

2.幼儿说说自己对装饰作品所需要各种材料的联想组合。

(三)自主选材,想象制作。

1.充分允许幼儿按自己的构思需求选择装饰材料

2.幼儿制作过程中,针对个别幼儿实际,在想象和技能上给予适当点拨、指导。

(四)相互介绍,欣赏作品。

1.介绍作品的名称,鼓励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表述。

2.启发幼儿联想生活中还有那些废旧物品可以通过装饰重新利用。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力求在贯彻新《纲要》精神上有所创新,尤其是在艺术教育领域方面有所突破。首先,教材来源于幼儿,活动的实施过程立足于幼儿的需求以及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其次是整个活动环境非常宽松,让幼儿在看、说、做中,自由充分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第三是音美结合,力求发挥艺术手段的综合作用。

大班美术春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风筝的基本结构和不同种类,感受风筝的对称美。

2、愿意设计制作简易风筝,感受创作活动的快乐。

3、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4、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教学准备:

1、集各种造型和颜色的风筝,布置"风筝王国"。

2、有关风筝的课件1份,风筝卡片若干。

3、纸张、水彩笔、竹签、线、胶带等风筝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

一、参观"风筝王国"了解风筝的基本结构和不同种类,感受风筝的对称美。

1、欣赏各种不同类型的风筝,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①这些风筝真漂亮!还有什么词语可以夸风筝漂亮?

②你看到有什么风筝?

③在其他地方还见过、放过什么风筝?

④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2、了解风筝的基本结构,感受它的对称美。

①讨论风筝是有哪些部分组成的。

②认识风筝的各个部分及作用。(风筝的画面、骨架、线)

④引导幼儿发现风筝左右对称,感受风筝对称美。观察一个风筝左右两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图案、骨架、尾巴)

⑤小结:风筝是对称的,只有对称才能放到天上去。

3、观察、比较、讨论,了解风筝的不同种类。

①组织幼儿讨论各式各样的风筝除了大小、图案、颜色不同外,还有什么不一样?

②了解风筝的种类:平面、立体、串式。

③练习分类。

二、设计制作简易风筝,感受艺术创作的乐趣。

1、教师示范制作简易风筝,提醒创作要注意的地方。

2、幼儿自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3、制作好的风筝放到展板上,互相欣赏、交流。

三、组织幼儿拿着自制的风筝到院子里放风筝。

四、活动总结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大班美术春教案最新7篇相关文章:

大班美术蝉教案通用7篇

幼儿园大班美术绘画鱼教案7篇

大班幼儿园美术课教案7篇

大班幼儿园美术课教案精选7篇

大班美术夏天的画教案7篇

2023春大班学期总结最新8篇

2024春开学第一课教案最新7篇

教案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优质5篇

教案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精选6篇

大班美术画脸谱教案8篇

大班美术春教案最新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