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一份优秀的教案,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讲解难点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能力,通过教案的编写,教师能够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确保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好文档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班古诗鹅的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班古诗鹅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理解图片的内容,学会念古诗:静夜诗。
2、体验诗中离开家乡的人的思乡之情。
3、鼓励幼儿大胆地念古诗,培养他们专心学习的习惯。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1、出示课件:小朋友看一看,这个人怎么了?他在看什么?
2、帮助幼儿体验古诗的意境。
师:这是一个离开家乡的人,离开了妈妈的人,当天黑下来的时候,他就特别的想自己的家,想自己的妈妈,想家里的亲人。
3、师示范念古诗,边讲解古诗含义:
床前明月光明亮的月光从窗户外照进来。
疑是地上霜把床前的地映得一片银白,以为是一层白白的霜。
举头望明月抬头仰望天空,一轮又圆又亮的明月高高悬挂着。
低头思故乡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了心中怀念的故乡!
4、理解字词
疑怀疑,误任务的意思。
举头抬起头,举是抬的意思。
思思念,想念。
5、幼儿学习古诗,边作指导。
师:我们一起来年一遍,能用响亮的声音念古诗。
6、反复的练习,请幼儿上来表演。
师:请小朋友上来表演给大家看。
7、为古诗创编动作,帮助幼儿进一步的掌握。
师:谁能给古诗编上动作呢?加上动作来念古诗。
8、讲评。给专心的幼儿颁发奖品。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这个活动我主要还是让幼儿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读书古诗、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明显增强。这个活动不仅增强了幼儿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幼儿的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思念家乡的情感态度得到了升华。
小班古诗鹅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喜欢听故事,初步尝试有关故事的讨论,乐意用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
2、体验共同想办法取得成功的快乐。
3、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活动准备:
怪故事ppt音乐磁带南瓜萝卜西瓜过程: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播放ppt师:看看这是哪里呀?(森林)我们开着车到森林里去玩吧!(音乐)小结:美丽的森林到了,我们把车停好坐下来吧!师:你开着什么车到森林里来玩啦?(小、公交车、巴士车……)
二、叙述故事
1、导入故事《怪》师:今天森林里真热闹,(播放ppt)小熊、小兔、小猴也来玩了,快和它们打打招呼(你好,你好……)师:哎呀!快来看,它们到了森林里发现了什么呀?(播放ppt南瓜、萝卜和西瓜)师:猜猜,小熊、小兔、小猴看到了这些东西是怎么想的呀?(带回家吃、送朋友……)师:看看小动物是怎么想的,和我们想的一样吗?(播放ppt验证)小结:哦!原来小动物想把它们变成自己的南瓜新房子、萝卜新房子和西瓜新房子。于是,它们决定把南瓜、萝卜和西瓜搬回自己住的地方。
2、帮助小动物解决困难师:哎呀!小熊、小兔、小猴它们怎么了?(哭了)快问问它们为什么哭呀?师:呜呜呜,南瓜、萝卜、西瓜又大又重搬也不动,没有它们就不能造新房了呀!师:小动物们遇到了困难非常着急。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吗?(多叫几个朋友来帮忙、很多人一起抬回家)--(幼儿操作)师:我这里有一个大南瓜,怎么抬?你们来试试看(叫大卡车来帮忙)--(语言练习)师:怎么样叫大卡车呢?(打电话)请个别幼儿学打电话、集体练习师:看看,小动物们用了什么好办法?哪些和你们想的是一样的,哪些是你们没想到的呢?(ppt播放验证)小结:人多力量大,好朋友一起帮忙一定能把大南瓜抬回家的。小结:大卡车力气大,一定能把大萝卜运回家的。小猴用了什么好办法呀?(滚)小结:西瓜圆圆像皮球,只要轻轻的一推大西瓜咕噜咕噜就滚回家了。
3、变怪师:这些都是好办法。咦!小青蛙也来为小动物们出主意了。我也想了一个好办法,把南瓜、萝卜、西瓜变成南瓜车、萝卜车、西瓜车,开着车子回家,又快又省力。师:小青蛙的`这个办法好吗?那可以怎么变呢?(装上轮子、方向盘、门、窗)呀,怪变出来了。(播放ppt)
三、游戏:怪小动物们的怪好玩吗?你们想开怪吗?你们想开什么样的怪呢?好,等一会儿我们一起到操场上去开怪。
教学反思:
根据小班孩子的喜欢。爱玩的特点,活动在欢快的旋律中开始,让幼儿做一名快乐的小司机导入活动,通过的多媒体动画吸引幼儿,将他们带入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从中渗透如何使一件物品变化成一辆的方法。小班幼儿表达方式比较贫乏,需要教师的暗示,启发,鼓励和引导。
小班古诗鹅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练习用手指电画。
2.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有参加美术活动的愿望。
3.能注意力集中地完成一件美术作品。
环境创设与材料准备:
1.电脑、多媒体课件。
2.颜料(红、黄、蓝、绿、黑、紫)、抹布、幼儿用纸。
活动过程:
一.用提问的方式引起幼儿的兴趣。
1.我们的手有什么用?
2.我们的手指又有什么用?
二.出示多媒体课件
1.让幼儿观察课件内出示的画与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同?
2.让幼儿了解课件内出示的画是用什么工具画的?
三.幼儿学习用手指电画
1.让幼儿看多媒体课件学习用手指点画。
2.老师交代用手指电画的要点。
四.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幼儿操作时教师提醒幼儿
1.用手指点画时要注意手指在画纸上点一下马上拿开。
2.提醒幼儿用完一种颜色后要用抹布擦干净手指再换一种颜色。
五.幼儿互相评价
教师引导幼儿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作品。
小班古诗鹅的教案篇4
一、积累引入,以旧带新。
1、师:初夏时节,池塘里的荷花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让人想起诗人杨万里的名作《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说到池塘、荷花,你们还想到哪些诗句呢?
2、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
3、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的夏日池塘里发生的事,它的题目就叫《池上》。(板书诗题:池上)理解题目含义。
4、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汇报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
(2)教师小结: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从小生活清贫,生逢战乱,对黑暗社会和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喻诗”。他热爱大自然,写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
①读准后鼻音:撑、艇、萍;指导“艇”字的写法及结构。
②学习新词:浮萍,白莲,踪迹,理解词义,练习书写。
(2)齐读古诗。
(3)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儿。
(一个小孩偷采白莲。)
3、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4、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1)学生结合前后句和插图,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
(2)小组内逐句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
5、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大意。(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设计意图:
课标要求第二学段的学生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本环节的设计通过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艇、浮萍、踪、不解”的含义,联系上下文理解古诗的意思,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2、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1)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
(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莲叶何田田”的美好画面,唤起学生对荷花池和娇嫩莲蓬的向往之情。)
(2)小孩如何偷采白莲的?
① 学生畅谈自己想象到的小娃偷采白莲图。因太想吃那嫩滑、甜美的莲蓬,而不经大人同意就小心翼翼、偷偷撑船去采池中莲蓬。
②让学生为“小娃偷采白莲图”起个题目。
③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
④朗读前两句,思考:你最欣赏其中哪个字?
(“偷”,结合自己小时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⑤配乐再次有韵味地诵读前两行诗句。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
3、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
设计意图: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通过学生亲身想象“偷采白莲”儿童的心里,使作者情,学生情,诗中激发共鸣。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学生带着理解,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池上》赏诗会——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式诵读古诗。
3、熟读成诵。
设计意图:
课标要求第二学段的学生要能“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通过熟读成诵,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
五、布置作业 ,巩固练习。
1、背诵课文。
2、默写《池上》。
小班古诗鹅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朗读古诗的兴趣。
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材料准备
电脑课件;轻音乐。
活动流程
一、初步感知理解古诗内容,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出示电脑课件,讨论:“画面里都有什么?”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整首诗歌,初步欣赏古诗。
二、反复聆听作品,学习古诗
1、反复跟着电脑听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
2、教师指图朗诵,幼儿轻声跟念。
三、交流讨论、表演、表现
1、集体大声的朗读古诗。
2、分小组进行比赛朗读古诗,比一比那组朗读的有感情。
3、讨论:古诗里都讲了什么?小草都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你要学习小草的什么精神?
活动延伸
教师播放音乐,幼儿到前面表演古诗。
小班古诗鹅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用手之舞感知四个乐句。
2.模仿唱名旋律,肢体感应唱名旋律,以游戏的方式感知四个乐句。
3.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1.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用手之舞感知四个乐句。
2.模唱唱名旋律,肢体感应唱名旋律,以游戏的方式感知四个乐句。
活动准备
1、音乐
2、彩色纱巾
3、游戏
4、.唱名泡泡
活动过程
一、歌曲记忆
师:小朋友们上节课学了一首好听的诗,你们还记得这首诗的名字吗?
(帮助幼儿回忆已学过的《春晓》的题目)
师: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首好听的诗!好吗?
(教师引导幼儿依诗词意思用手舞出动作。)
提问:1、这首诗一共有几句话?
2、上节课我们用纱巾当作毛笔,水袖模仿过古人写诗,这节课我们用纱巾做什么呢?
二、感应乐句--------游戏《纱巾开花》
师:纱巾会跳舞,还会听歌歌曲来开花,瞧!
1、教师示范,每个乐句开始时就搓纱巾,句尾开花。
2、幼儿模仿。
3、播放音乐,幼儿与教师一起玩游戏。
(第一遍幼儿单独开花,第二遍幼儿找朋友开花)
三、模唱唱名
1、我们认识了很多唱名泡泡,他们都是谁呢?(出示已经画好的唱名泡泡),让幼儿有顺序的念出唱名。
从低到高(声音越来越高是什么行?上行)从高到低(声音越来越低是什么行?下行)
3、肢体感应唱名
师:现在唱名泡泡要和我们的身体玩游戏,看看泡泡是怎么和我们的身体玩游戏的。
教师范唱①lsmrd我唱的什么?来,一起唱。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唱②ldrmr③mrsmr④lsmrd
(教师肢体示范唱名高低:la-扬手、sol-摸头、mi-拍肩、re-腰、do-拍膝、la-拍小腿)
教师带领幼儿用肢体逐个感应每个唱名,再边唱乐句边做肢体感应。
四、听音乐排队放回纱巾,结束。
活动反思:
在上节课的儿歌学习中,孩子们对《春晓》的内容已经掌握,并且在教授儿歌时,我们也做了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所以在手之舞那一环节,进行的非常顺畅,旋律模唱对我们小班孩子来说,一直都是个难题,唱名是记住了,而且唱得很好。但是画出唱名泡泡,让孩子们自己唱,很多孩子就不会。他们还是没有掌握每个不同音的唱名,所以很难边指边让孩子们自己唱,还是得有老师带领。
在感应乐句的环节,我们用纱巾开花游戏来完成的,清唱时孩子们都能依乐句表演,一旦播放音乐,能力强的孩子在游戏中,都能依乐句开花。还有个别孩子们就开始乱了,还是不能独自完成,还需要锻炼与培养。
小班古诗鹅的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与家长共同操作的兴趣。
2、初步尝试使用固体胶。
活动准备:
1、水果花篮图人手一张
2、各种水果造型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漂亮的水果花篮引题
2、演示使用固体胶
3、引导家长与幼儿共同制作水果花篮。
4、展示作品,分发奖品。
兔子跳圈
目标:练习双脚离地连续跳,2岁半以上的宝宝可以连续跳2米,不宜距离太长,以免宝宝疲劳。连续跳是练习弹跳力的方法之一。
准备:呼啦圈,事先画好起点和终点
玩法:1、带兔子的胸饰或者竖起两个手指放在头上代表兔子耳朵,双足离地跳跃,跳到终点。
2、在起点另一头放置呼啦圈作兔子的家,让宝宝离开圈2米,用双脚跳到兔子的家。家长在“家”等待宝宝。
3、、幼儿与家长合作,每组两个呼啦圈,家长忙放呼啦圈,幼儿跳圈,直到到终点。给予贴纸奖励。
16、小班亲子礁礁小班户外亲子小游戏
幼教网整理了关于幼儿园小班亲子活动礁:小班户外亲子小游戏,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助,仅供参考。
1、画五官
游戏准备:黑板一块,上面画有娃娃头两个;粉笔;眼罩两个。
游戏玩法:幼儿在间隔黑板适合的位置,戴上眼罩,由教师或家长引领到黑板前,在黑板上的娃娃头中填画上娃娃的五官。画得好的嘉奖小粘贴或在其手臂上盖一个小印章
2、我是小小领路人
游戏目标:培养幼儿与的合作能力。
游戏准备:雪碧瓶或鲜橙多瓶10个,给瓶子罐好水,间隔着摆成两条,红绸带两条。
游戏玩法:爸爸或妈妈和小朋友站在起点处,游戏开始,爸爸或妈妈用绸带蒙好眼睛,小朋友牵着爸爸或妈妈的手绕着瓶子走s路线。走到终点后瓶子不倒下为胜。
3、袋鼠跳跳跳
游戏规则:脚不能碰倒瓶子,途中碰倒均为无效。
游戏玩法:幼儿当小袋鼠套进老师准备的袋子了,袋鼠爸爸或袋鼠妈妈站在"小袋鼠"后面捏住袋子两角与孩子一起从起点跳到终点,五队为一组进行比赛,前三名得五角星。
4、宝宝争夺赛
游戏规则:宝宝必须在圈内,出圈者犯规。
游戏玩法:每组选4--5名家长,站入绳圈内。孩子站在家长对有一定距离处。听令后,家长去争夺自己的宝宝,先夺到的家长为胜。
5、全家乐翻天
游戏规则:一次活动后如没有家庭出局的,则对折一次报纸,再继续游戏,直到有家庭出局为止。
游戏玩法:参赛的家庭进场后,找到一张报纸在旁边站好,游戏开始后听音乐踏步,音乐停止时马上站到报纸上待老师来检查,如果脚在报纸外的家庭则被出局。
6、搬家乐
游戏玩法:家长和孩子两人执一张平铺报纸,上面放若干海洋球,用报纸运海洋球至箩筐处,在规定的1分钟内搬得最多的为胜。
游戏注意:1、搬运途中报纸破损则淘汰。
2、报纸必须平展。
7、夹球跳
游戏玩法:孩子将刺球夹在膝盖处往前跳,跳至家长处,将球交给家长,家长将球夹在膝盖处往回跳,完成任务且球不掉下的家庭优胜。
8、地福娃拼图
游戏目标:培养幼儿对物体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游戏材料:5幅100cm*120cm印有福娃的kt版,自由分割成10-12块拼图
游戏规则(玩法):参赛者在规定时间内,将打乱的福娃图片拼好,以正确率高和速度快为胜。
9、骑马揪尾巴
游戏目标:发展幼儿四散追、捉、跑及快速应的能力
游戏材料:竹竿10根当马(竹竿顶部装饰上马头),布条10条当尾巴。
游戏规则:每次游戏10人一组。游戏开始前,每人身后系上"尾巴",骑上"马",听到"开始"口令,在规定范围和时间内骑马走动去揪他人的"尾巴",同时又要保护好自己的尾巴,游戏结束时揪的"尾巴"最多的幼儿获胜。
注意事项:必须骑在"马"上去揪别人的尾巴。
10、我为奥运赢奖牌
游戏目标:培养幼儿的平衡能力和方向感。
游戏材料:黑板一块,上贴有奥运五环,每个五环中间有一枚金牌(银牌或铜牌);蒙眼布(或面具)若干。
游戏规则(玩法):幼儿蒙上眼睛,转三圈,到达指定地点(黑板)后,摸到金牌为满分,摸到银牌8分,摸到铜牌5分。
小班古诗鹅的教案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