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的力量》教案6篇

时间:
Gourmand
分享
下载本文

优秀的教案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和评价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教案帮助教师更好地规划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下面是好文档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梦想的力量》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梦想的力量》教案6篇

《梦想的力量》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在理解内容基础上,感受小瑞恩的善良,懂得关爱别人,做事要有目标、执著的态度。

2、知识目标:读懂文章,认识一些词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

3、能力目标:提高理解能力和朗读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教具准备:

图片

学具准备:

关于非洲的资料

教学时数:

1课时

1教师伴书“梦想”。

2请同学谈谈什么是“梦想”。

3你的梦想是什么?

4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你创造出无法想象的奇迹。完成课题。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指读阅读提示

2结合阅读提示读文。

(1)瑞恩的梦想是什么,

(2)他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理清文章叙述顺序。

理解课文

1解决阅读提示的两个问题。

2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引导学生就以下几个问题展开交流:

文中有哪些地方出乎你的意料?在这些出乎意料之处你想到些什么?

教师顺势指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使主人公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立起来。

畅谈体会

可以联系课文内容,还可以扩展开去。

领悟文章表达方式。

放手让学生总结。

布置作业

预习下一课

学生畅所欲??

自由读文。

回答:本文主要写一个加拿大年仅6岁的孩子,要为遥远的非洲的孩子们挖一口井而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去关爱和帮助别人的事。

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

《梦想的力量》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

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复述故事。

3、有自己的阅读感受,受到“只要坚持不懈,朝着目标前进,梦想就一定会实现”的理想信念教育。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非洲孩子生活的情景图,引起学生的思考,进而引出课文

二、听朗读(划出生字词;瑞恩的梦想是什么?)

三、生字词:

下旬xún募mù捐

水泵bèng筹chóu齐

一声不吭kēng

颠diān簸bǒ

四、瑞恩的梦想:

“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五、瑞恩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70元钱一口井:决心靠自己去挣,做额外的家务活;

筹20xx元挖井:自己不放弃,好心人伸手援助;

攒钱买钻井机:同学们加入,人们热情捐款。

六、句子分析,如:

1、 “妈妈,给我70元钱。”1998年的一天,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港一放学,就迫不及待地冲进家,向妈妈伸出手说,“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用人物的语言开头,说明他心里十分着急。“迫不及待”和“冲”写出瑞恩急切心里。

七、瑞恩的品格:

善良、助人为乐、坚定、执著、勤奋等。

八、主题归纳:

本文通过记叙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

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梦想成真的过程,赞扬了瑞恩善良、坚定、执著、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九、习堂:写“我的梦想”

十、总结“梦想的力量”。

《梦想的力量》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并能简要地复故事。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4、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板书“梦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

过渡语:“梦想”可能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梦想,并经过不懈的努力使梦想成真。人应该有梦想,并为自己梦想的实现作出努力。

2、同学们,现在请你告诉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

小结:同学们的梦想都非常美好!希望你们能够时刻记住自己的梦想,并使梦想转化成前进的动力。因为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你创造出无法想象的奇迹。

(板书,完成课题。)

3、现在就请同学们来阅读一个真实的故事,去感受梦想的力量。

二、整体感知,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把自己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认真读一读。

3、接读课文,纠正字音。

4、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三、讲研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梦想,感动爱心

1、读第一、二自然段:

⑴ 瑞恩产生梦想的原因是什么?瑞恩的梦想是什么?

⑵ 指名学生说并指名读“在非洲……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

⑶ 出示非洲孩子生活的状况资料(录像或图片以及文字资料)。

⑷ 齐读这段文字。

教师:所以,瑞恩才有这样的一个梦想──(齐读)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有干净的水喝。

2、教师:

瑞恩梦想仅仅是为了实现挖一口井让非洲孩子喝上干净的水吗?自由读课文3~13自然段。划出瑞恩实现梦想变化的句子,文中有哪些地方出乎你的意料?在这些出乎意料之处你想到些什么?从而深刻体会瑞恩以及文中其他人物的精神品质。指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有感情的朗读,并在小组中讨论。

3、学生自学。

4、反馈:

⑴ 教师出示表格,小组讨论。

⑵ 小组学习,汇报。

⑶ 教师让学生把自己富有个性的答案写再题板或纸板上,再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板书,贴到黑板上。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瑞恩实现梦想的艰难。

⑷ 此时,你心中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交流反馈。

教师:是啊,这一个梦想看是简单,其实要耗费多少心血啊!从70元钱的一个水泵到2000元“洁净的水”募捐项目到再增加钻井机。这对一位六岁的孩子来说谈何容易。假使仅仅靠瑞恩一个人的力量这个梦想永远无法实现。

⑸ 读课文,在瑞恩行为的感动下人们都为帮助瑞恩实现这个梦想作了什么?

⑹ 自由读划出的句子,此时你们心中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5、瑞恩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和父母一起来到了乌干达的安格鲁。

四、设身处地,升华情感

1、自由读瑞恩和父母来到安格鲁与孩子相见的情景。

2、指名读句子,出示:

⑴ 车子开进村庄,5000多名孩子……安格鲁小学社区建造。”

⑵ 听到这里,瑞恩和父母都留下了激动幸福的眼泪。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有谁会不在此时流泪呢?

① 齐读,并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流泪?这样大的力量指什么?

② 齐读,理解“对于我们来说,水就是生命。”

3、假如你现在就是5000名的非洲孩子之一,你会对瑞恩说什么?小组讨论,回答。

五、回读课文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感受最深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并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

六、拓展,深化主题

1、学生畅谈自己的体会,可以联系课文内容来谈,还可以扩展开去,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谈,从而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升华自己的思想认识。

2、你的梦想是什么?你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

3、资料展示:

⑴ 瑞恩·希里杰克被人称为“加拿大的灵魂”:

2001年,在加拿大国际发展协会的帮助下,成立了“瑞恩的井”基金会。2002年9月30日,他接受了加拿大总督克拉克森颁发的国家荣誉勋章,10月,他作为唯一的加拿大人,被评选为“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这一切来自于他6岁时的一个小小的愿望──为非洲儿童挖一口井!起初,挖井的钱是靠他一个人做家务赚来的。然后亲戚、朋友、邻居也加入进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心愿鼓舞了全世界六十多个国家的成年人,帮助瑞恩的队伍越来越庞大,人们纷纷解囊相助。到2003年初,“瑞恩的井”基金会有七十多万加元,已经在非洲挖了七十多口水井。

2003年3月15日,瑞恩去日本参加“第三届世界水资源论坛”,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组邀请瑞恩和他的妈妈到中国做客。瑞恩和他的妈妈通过《实话实说》节目与中国广大观众见面。在这次节目即将结束时,瑞恩说:“我要为取得干净的水源而努力工作,直到我爸爸那个年纪。”

⑵ 非洲因缺水陷入贫困的故事: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非洲的水资源危机致使每年6000人死亡,约有3亿非洲人口因为缺水而过着贫苦的生活。在未来的20年里,非洲至少有5亿人口将由于缺水而生活在困境中。这将进一步导致他们由于缺少用于灌溉农作物的水,使得农业产量会继续减少。专家认为,未来23年,由于缺乏足够的水,非洲粮食产量将减少23%。

对于生活在尼日尔农村的人来说,到距离村子6公里外的水井去打水是她们每天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附近的几个村子只有这一口水井,孩子们要喝水,庄稼更需要水,在他们这里,水就是命根子。他们精心浇灌着庄稼,因为这是他们唯一的经济来源。日益加重的旱情影响,肯尼亚北部地区数千人面临饥饿死亡威胁。近些年来,在非洲之角,每年都有几千公顷的森林消失,加重了当地的沙漠化和旱情,并引起缺水、饥饿等问题。世界粮食组织日前警告说,如果非洲之角的600万灾民不能得到及时和足够的援助,这一地区将面临人道主义灾难。近几个月来的干旱少雨已使东非地区以放牧为生的居民失去了数万头牲畜,一些牧民只能背井离乡,到其他地区去寻找食物和水源。东非国家的旱灾已经危及上百万人的生存,灾民们饲养的牲畜都因干旱而死亡,他们失去了收入来源,无力购买所需的食物。

近些年来,在非洲之角,每年都有几千公顷的森林消失,加重了当地的沙漠化和旱情,并引起缺水、饥饿等问题。世界粮食组织日前警告说,如果非洲之角的600万灾民不能得到及时和足够的援助,这一地区将面临人道主义灾难。近几个月来的干旱少雨已使东非地区以放牧为生的居民失去了数万头牲畜,一些牧民只能背井离乡,到其他地区去寻找食物和水源。东非国家的旱灾已经危及上百万人的生存,灾民们饲养的牲畜都因干旱而死亡,他们失去了收入来源,无力购买所需的食物。

《梦想的力量》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通过联系上下文等理解额外、验收、募捐、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快速默读课文、补充介绍背景等了解瑞恩的梦想及梦想产生的原因。

3、通过认真读文,明白瑞恩为实现梦想而做出的努力,感受梦想带给瑞恩的力量,体会瑞恩善良、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心灵。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你有什么梦想呢?

2、有一个6岁的加拿大男孩,他的名字叫瑞恩。希里杰克。他有一个和你们截然不同的梦想,而且这个梦想给他带来了无穷的力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梦想的力量。板书。齐读。

二、初读。

1、文章挺长的,先标上自然段序号。同学们可以轻声地快速读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通顺。读完一遍以后想想: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自己梦想的?

三、精读。

(一)学习1—3自然段,了解梦想是什么及产生的原因。

1、瑞恩的梦想是什么?读读你画出的句子。

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2、指名读。齐读。

3、瑞恩为什么会产生这个梦想?课文哪个自然段向我们作了介绍?

(2)先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名读。

资料介绍。(非洲的安格鲁地区长年干旱。最近的水源是5公里外的一处池塘。这里常年有1/4学生患有霍乱、伤寒和其他严重的水生寄生虫疾病。3。1万多居民,却没有一名医生,1/5的孩子在5岁前就死掉了。近年来,非洲旱灾频发,因饮用不清洁水引发的各种疾病,每年都要夺走数以百万计非洲人的生命。有关专家估计,非洲缺水问题还有可能继续恶化和蔓延。)

4、此时的小瑞恩在想什么呢?读第三自然段。

5、前后联系,回读第一自然段。

(二)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请你也找到相应的句子来读一读。

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有个成语说得好,那叫梦想成真。

(三)瑞恩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自己梦想的?

1、请认真默读4—13自然段,先找出相关的句子,然后试着自己简单地说一说?

指名说,相机板书:70元钱2000元钱钻井机

2、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瑞恩为了攒够70元钱做很多额外的家务活的情景。

①在课文中找出瑞恩做家务活的句段,大声朗读。

这段话写了瑞恩做了哪些家务活?(为地毯吸尘、擦窗子、捡松果、捡树枝、考试取得好成绩)除了这些,瑞恩还做了哪些家务活?额外

②哥哥和弟弟都出去玩了,6岁的`小瑞恩放弃了玩耍的机会,为地毯吸尘干了两个多小时,当时瑞恩心里在想什么呢?

③对于一个6岁的孩子来说,这是多么不容易啊。你能向我们描述一下他是怎么工作的吗?

④是呀,梦想能给人带来如此巨大的力量。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瑞恩为了梦想不辞辛苦工作的情景吧。

3、当他听说挖一口井要2000元钱时,他只是兴奋地说:那我再多干些活挣更多的钱吧!

(抓住兴奋体会瑞恩当时的天真、幼稚,通过语言来感受他的善良。)

4、一声不吭的瑞恩突然说:那我来攒钱买钻井机吧。他的声音很小,但很坚定,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从兴奋到坚定,能体现出瑞恩怎样的变化?

5、瑞恩一步一步努力实现着自己的梦想,你想说什么?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瑞恩的梦想给他自己带来的无穷力量,那么他的梦想还产生了哪些力量呢?下节课再来学习。

机动作业:选取刚才瑞恩工作的一个家务活片段,把他当时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写具体。

《梦想的力量》教案篇5

【教学内容】

?梦想的力量》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17课。这是一篇读来令人心灵震撼和感动不已的课文。一个加拿大年仅6岁的孩子,要为遥远的非洲的孩子们挖一口井。听起来,这肯定是一个梦,一个小孩子的梦,一个无法实现的梦。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毫无可能实现的梦却变成了现实,而且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去关爱和帮助别人。这就是梦想的力量!美好善良的梦想,会给人带来希望,会给人带来无穷的动力,能创造出奇迹。

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设计理念】

遵循“研究性阅读”教学模式,引领学生亲近文本,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从文本语句的前后联系中品析人物形象,提升语文素养。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文中瑞恩的爱心、决心和执着,感染着每一个人。要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美好的心灵以及产生的巨大力量。教育学生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我主要围绕“梦想”与“力量”两个主题展开设计。教师以学定教,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并加于适当的情景表演,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综合运用,力求在内容理解、情感感染与语言感悟上达到理想的效果。

【设计特色】

注重研究阅读的过程,追求学生的主动发展。

【教学目标】

1 会认“旬、募、泵”等6个生字,能正确书写“放弃、下旬、募捐”等词语。

2凭借初读了解“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是怎样实现他的梦想的。”并能概括地表达。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并能简要地复述故事。 3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懂得仅仅有梦想还不够,还需要通过不懈的努力使梦想成真。 4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懂得仅仅有梦想还不够,还需要通过不懈的努力使梦想成真。

【教学难点】

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习作中去

【教学准备】

多媒体ppt课件,音乐《超越梦想》及导入时的深沉音乐。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图文并茂,深情导入

1 师伴着深沉的音乐,结合系列图片,介绍非洲缺水情况。

在非洲,许多孩子没有玩具,没有足够的食品和药品,甚至喝不上干净的水。整个非洲缺水人口达4亿,占非洲总人口的66%. 非洲的安格鲁地区常年干旱,每天要到很远的地方背水,而且只能喝肮脏不堪的水?饥渴难耐、疾病肆虐、痛不欲生?

2 t:同学们,看到这些画面,你有什么想法?

s:他们真可怜!我们要珍惜水资源,我们要帮助他们?

t:你们都是富有同情心,富有爱心的孩子。在加拿大有个六岁的小男孩,他叫──(瑞恩 希里杰克),当他了解了这些信息以后,便在他的心灵深处播下了梦想的种子。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梦

想的力量(板书)。

3 指导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前都有一段话,我们叫它阅读提示。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82页,自读阅读提示,看看里面向我们提出了哪些读书要求。(生自读阅读提示,汇报: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是怎样实现梦想的。)

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默读课文。

2 检查生字词

刚才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有的同学边读书还一边动手做笔记。接下来谁来露一手,读读这些新词。(投影词语,生读,师予以评价,及时纠音。)

读得真准!都可以去当播音员了。看来生字新词大家掌握的不错。 3 交流初读感知

课文写的是谁的梦想?(瑞恩)瑞恩的梦想是什么?能不能在文中找出直接表白瑞恩梦想的句子。(生汇报)

(投影)1 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2 “ 他们不应该过那样的生活,我一定要给他们挖一口井。” 3 “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t:老师把这些句子呈现在大屏幕上。谁愿意来读读。(点名读) t:(对班上朗读水平较好的同学)我听到你把“一定”“都能”这两个词读得更重一些,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s:因为瑞恩的梦想很坚定。

t:能抓住关键词读出人物的特点,你可真会读书。我们也来试试。(生练读)

4 瑞恩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他做了些什么?(生汇报) (投影第6自然段) “瑞恩的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毯吸尘。哥哥和弟弟都出去玩了,瑞恩干了两个多小时?考试取得好成绩,爸爸给了他奖励?” t:能不能抓住关键词概括?

s:为地毯吸尘、擦窗子、捡树枝、捡松果、取得好成绩

t:瑞恩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学业。当哥哥弟弟都出去玩了,瑞恩却在—

s:为地毯吸尘。

t:因为他想—

s: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

t:当全家人都去看电影了,瑞恩却在—

s:擦窗子。

t:因为他想—

s: 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

t:为了实现梦想,瑞恩只做了这五件事吗?(不是)从哪知道不是?(省略号)

t:读得可真仔细,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在会读书的孩子眼里,省略号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六点,它应该是一幅由一幅生动的画面,能不能透过这省略号,想想他还可能做了些什么?(拖地、洗碗、洗衣服?)

指导省略号的用法

t:瞧,省略号多神奇啊!今后我们写作文,也可以用上省略号,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t:瑞恩才6岁,是什么激励着他这么卖力的干活?(梦想)可见,当瑞恩有了梦想之后,他就会不断地——激励自己。板书:激励自己 5 过渡:

瑞恩每做一件事可以挣2元钱,他把挣来的钱都存了起来,做了35件事,终于挣足了70元!70元钱挖一口井够吗?(不够)从哪里知道不够?快速浏览课文。

s:70元只能买一个水泵,挖一口井需要20xx元。

t:为了加快凿井速度,让非洲人更快的喝上洁净的水还需要买一台钻井机。

板书:70元 20xx元 买钻井机

6 质疑:会提问的孩子就是会学习的孩子。读到这,同学们有没有

什么地方觉得不可思议的呢?

s:瑞恩才6岁,怎么可能挣那么多钱?

t: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可真了不得。瑞恩这就放弃了吗?(没有)他是怎么说的?(投影出示)

(1)瑞恩还小,他不知道20xx元是个多么大的数目,他只是兴奋地说:“那我再多干些活挣更多的钱吧!”

(2)一声不吭的瑞恩突然说:“那我来攒钱买钻井机吧。”他的声音很小,但很坚定,“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t:“一声不吭“是什么意思?

s:形容不说话的样子。

t:你是怎么知道的?

s:查字典。

t:能借助字典来获取知识,你可真会读书!从“兴奋”到“一声不吭”,你体会到了什么?

s:要实现梦想一步比一步艰难,所面临的考验一次比一次严峻,但梦想仍不可动摇?

t:能领悟到这点,你可真厉害。瑞恩说的这两句话,咱们该怎么读,谁来试试(指导朗读)。

就在瑞恩的梦想陷入困境的时候,事情发生了让我们可喜的一幕。发生了什么事?请快速浏览课文。(生浏览,点名汇报)

s:他感动了别人。

t:他感动了哪些人?

s:妈妈的朋友,还有他的老师,同学?

t:你感动吗?

s:感动。

t:你想帮帮他吗?

s:想。

t:想帮助他的同学请举手!(所有的同学都举起了手)你们可真有爱心!此时,瑞恩的梦想感动了所有人。板书:感动别人

(点评: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不但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梦想的力量》教案篇6

一、补充阅读,引入情境

1、图文并茂,介绍非洲缺水情况。

师: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水无人不需,无时不需。对于我们来说,打开水龙头,就有许多水源源不断地流出来,那是多么平常的一件事啊。然而,在非洲的安格鲁地区长年干旱,疾病肆虐。最近的水源是5公里之外的一个水塘,而这仅有的一个水塘,水里也长满了寄生虫。人们排起长龙般的队伍,就是为了喝上这一丁点不洁净的水。村庄里,到处可以看到腆着大肚子的儿童,四分之一的孩子患有严重的水生寄生虫疾病。 五分之一的孩子在5岁前就离开了人世。

2、师:看到这些,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t:听了三位孩子的倾诉,老师真的感到非常欣慰!因为你们都是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你们都是善良的孩子!在加拿大有个六岁的小男孩叫——瑞恩

3、当他了解到这些信息以后,便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播下了梦想的种子。这便是我们今天一块要来学习的课文,一起读题目——梦想的力量

4、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咱们在学习略读课文的时候,如果能凭借快速的浏览来寻找到有效的信息,这就是有本事的表现。接下来,请你快速浏览全文,看看瑞恩的梦想到底是什么,看谁能在短时间内划出两句直接表白瑞恩梦想的句子。 5、时间到,划出两句的请举手!那么短的时间就找到了两句,非常不简单。 老师也找到了这两句,再来读读。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孩子和每个人变红色)评价:你在读书的'时候善于发现。 t:瑞恩的梦想越来越大,他的梦想实现了吗?

t:瑞恩经历了怎样的不平凡之路?请大家再次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他的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t:学会看的快,想得快,脑子转的快,这也是一种本领。 t:可以交流了吗?第一步……

同学们,从最初的挣足七十元到挣足两千元,到筹集钻井机的钱,到打出第一口井的钱,一直到打出三十口水井,瑞恩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他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性命,我们不得不,由衷的发出感叹——梦想的力量(可真大)!(板书)

t:梦想的力量究竟有多大?这个问题是我们接下来重点研究的问题, 出示提示

t:好,停下笔来。刚才同学们学的非常地投入,非常地认真,有不少同学一边认真地浏览,一边拿着笔在某些段落或者句子的边上写下自己的感受,真的非常会学习!现在咱们开始交流。

s:在这个自然段中写了瑞恩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激励自己,他利用课余时间去做家务,赚足了70元钱。说说自己的感受。

t:我们再来仔细找找,瑞恩为了实现他的梦想做了哪些事情?(为地毯吸尘 擦窗户 捡松果 捡树枝 取得好成绩)

这些繁重的劳动对于一个六岁的孩子来说,非常不容易,可他却一直坚持下来,是什么使他放弃玩耍的机会,是什么让他不怕苦,不怕累,? t:可见,梦想的力量可真大,可以激励自己,(板书)为实现这个梦想,而不断努力! t:瑞恩为了实现他的梦想,只做了这五件事吗?

t:会读书的孩子,在他的眼里,省略号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六点。他应该是浮现你眼前的一幅又一幅生动的画面。大家想象一下,瑞恩为了实现梦想还可能做了哪些事情,用上这个句式

说说。这个6岁的男孩多么了不起啊。

引导:你六岁的时候在干什么,接着用当你在干什么,瑞恩却在干什么说话。 梦想的力量可真大啊,瑞恩为了实现梦想坚持不懈做了很多很多事。 这样的事情举得完吗?

t:既然举得完为什么不举完呢?

t:看来同学们都很会写作文,知道要选择几件典型的事情来写,做到详略得当,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千万。不要像记流水账那样把所有的事情都列举出来,

同学们,我们人人都有梦想,但光有梦想可不行,还要象瑞恩那样为了实现梦想踏踏实实,做好每一步。其实瑞恩也和你们一样是个有爱心的孩子,正是因为他的爱心,才让他有了梦想,有了梦想才激励他不断的去努力。

一个人有了梦想,不但可以激励自己,而且还可以怎么样,我们接着交流让你感觉到梦想的力量可真大的句子和段落。 t:瑞恩的梦想打动了哪些人?

t:梦想的力量可真大,可以感动那么多人,让他们都投入到爱心行动中来。同学们,再读读课文的10自然段,你有什么疑惑吗?支票一般是用来支付或转帐金额较大的款项,可这张支票才25元。大家和我一起来猜猜25元可能是谁捐的?可能是怎么来的? s:可能是一位小朋友捐的,他是用自己的双手挣来的。(和瑞恩一样) s:可能是一位穷苦的人捐的。是他一分一分积攒起来的钱。

t:听了你们的话,我感觉到瑞恩的梦想感动了所有的人。他感动的不仅仅是那些有钱人,还感动了那些穷苦人。瑞恩用自己的爱心唤醒了加拿大所有人的爱心,每个人都用自己的爱心,帮助瑞恩实现他的梦想。这25元是怎么来的呢?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老师找到了一段这样文字。看过之后,我深深感动了。

t:美国,德克萨斯有一个小女孩,听了瑞恩的故事后寄来了25元这一封信,她在信中写到:我为瑞恩感动,我也想去帮助别人,我把自己的头发卖掉,但愿这些有用。 t:感动吗?

s:感动。为什么?

t:由此可见这个女孩被瑞恩的梦想,被瑞恩的爱心感动。 梦想的力量可真大,不仅激励自己,还可以感动别人!(板书)

t请你关注后面的课文,当梦想实现之后,会给非洲人们带去什么? s:会给非洲人们带去健康。有了水孩子就不会生病可以健康的生活。 s:带去了生命。

t:是啊!那位老人的肺腑之言,对于我们来说——水就是生命。

带去快乐,指导学生读读,看有了井,有了水,孩子们多快乐和幸福。

知道吗,瑞恩的井在安格鲁地区投入使用两年多,这里的人口和入学率有了惊人的增长,孩子们可以上学了,再也不用到很远的地方背水了,妇女们也不用整天为全家的水而到处奔波。是谁改变他们的生活,是瑞恩,是瑞恩的梦想,是瑞恩的爱心,是许多人的爱心。 梦想的力量可真大,因为当梦想实现后,会给很多人带去幸福快乐……

从瑞恩的圆梦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有一颗善良坚定执着,金子般的美好心灵。 同学们,梦想的力量就是爱的力量!瑞恩用自己的爱心,唤醒了许许多多人心里的那份爱心!瑞恩的梦想还在继续。(知道吗?到20xx年,瑞恩的井基金会已经筹款75万加元,为非洲8个国家打了70口井,到20xx年,已经在非洲12个国家打了266口井,435343个生命受益。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20xx年,瑞恩曾和妈妈来到中国参加实话实说栏目,节目结束时,瑞恩说……

读瑞恩的话,你怎么理解他这句话?(他要把一生都献给这项事业,他把寻找干净的水源作为他一生的追求,一生的梦想。梦想永远不会停止,心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

一个人有了梦想,就插上了翅膀。能告诉大家你的梦想吗?你们有远大的志向,我真的为你们高兴,但光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加上不懈的努力,我相信只要你们努力,就一定能实现你们的梦想。但是我们也应该象瑞恩那样有一份爱心,多替别人想一想。 t:最后,让我们一起共勉:播下梦想的种子,去努力,去超越!(课件出示)下课!衷心希望你们的梦想都能够实现。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并能简要地复故事。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4、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板书“梦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

过渡语:“梦想”可能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梦想,并经过不懈的努力使梦想成真。人应该有梦想,并为自己梦想的实现作出努力。

2、同学们,现在请你告诉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

小结:同学们的梦想都非常美好!希望你们能够时刻记住自己的梦想,并使梦想转化成前进的动力。因为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你创造出无法想象的奇迹。

(板书,完成课题。)

3、现在就请同学们来阅读一个真实的故事,去感受梦想的力量。

二、整体感知,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把自己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认真读一读。

3、接读课文,纠正字音。

4、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三、讲研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梦想,感动爱心

1、读第一、二自然段:

⑴瑞恩产生梦想的原因是什么?瑞恩的梦想是什么?

⑵指名学生说并指名读“在非洲……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

⑶出示非洲孩子生活的状况资料(录像或图片以及文字资料)。

⑷齐读这段文字。

教师:所以,瑞恩才有这样的一个梦想──(齐读)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有干净的水喝。

2、教师:

瑞恩梦想仅仅是为了实现挖一口井让非洲孩子喝上干净的水吗?自由读课文3~13自然段。划出瑞恩实现梦想变化的句子,文中有哪些地方出乎你的意料?在这些出乎意料之处你想到些什么?从而深刻体会瑞恩以及文中其他人物的精神品质。指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有感情的朗读,并在小组中讨论。

3、学生自学。

4、反馈:

⑴教师出示表格,小组讨论。

⑵小组学习,汇报。

⑶教师让学生把自己富有个性的答案写再题板或纸板上,再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板书,贴到黑板上。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瑞恩实现梦想的艰难。

⑷此时,你心中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交流反馈。

教师:是啊,这一个梦想看是简单,其实要耗费多少心血啊!从70元钱的一个水泵到2000元“洁净的水”募捐项目到再增加钻井机。这对一位六岁的孩子来说谈何容易。假使仅仅靠瑞恩一个人的力量这个梦想永远无法实现。

⑸读课文,在瑞恩行为的感动下人们都为帮助瑞恩实现这个梦想作了什么?

⑹自由读划出的句子,此时你们心中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5、瑞恩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和父母一起来到了乌干达的安格鲁。

四、设身处地,升华情感

1、自由读瑞恩和父母来到安格鲁与孩子相见的情景。

2、指名读句子,出示:

⑴车子开进村庄,5000多名孩子……安格鲁小学社区建造。”

⑵听到这里,瑞恩和父母都留下了激动幸福的眼泪。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有谁会不在此时流泪呢?

①齐读,并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流泪?这样大的力量指什么?

②齐读,理解“对于我们来说,水就是生命。”

3、假如你现在就是5000名的非洲孩子之一,你会对瑞恩说什么?小组讨论,回答。

五、回读课文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感受最深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并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

六、拓展,深化主题

1、学生畅谈自己的体会,可以联系课文内容来谈,还可以扩展开去,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谈,从而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升华自己的思想认识。

2、你的梦想是什么?你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

3、资料展示:

⑴瑞恩·希里杰克被人称为“加拿大的灵魂”:

2001年,在加拿大国际发展协会的帮助下,成立了“瑞恩的井”基金会。2002年9月30日,他接受了加拿大总督克拉克森颁发的国家荣誉勋章,10月,他作为唯一的加拿大人,被评选为“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这一切来自于他6岁时的一个小小的愿望──为非洲儿童挖一口井!起初,挖井的钱是靠他一个人做家务赚来的。然后亲戚、朋友、邻居也加入进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心愿鼓舞了全世界六十多个国家的成年人,帮助瑞恩的队伍越来越庞大,人们纷纷解囊相助。到2003年初,“瑞恩的井”基金会有七十多万加元,已经在非洲挖了七十多口水井。

2003年3月15日,瑞恩去日本参加“第三届世界水资源论坛”,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组邀请瑞恩和他的妈妈到中国做客。瑞恩和他的妈妈通过《实话实说》节目与中国广大观众见面。在这次节目即将结束时,瑞恩说:“我要为取得干净的水源而努力工作,直到我爸爸那个年纪。”

⑵非洲因缺水陷入贫困的故事: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非洲的水资源危机致使每年6000人死亡,约有3亿非洲人口因为缺水而过着贫苦的生活。在未来的20年里,非洲至少有5亿人口将由于缺水而生活在困境中。这将进一步导致他们由于缺少用于灌溉农作物的水,使得农业产量会继续减少。专家认为,未来23年,由于缺乏足够的水,非洲粮食产量将减少23%。

对于生活在尼日尔农村的人来说,到距离村子6公里外的水井去打水是她们每天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附近的几个村子只有这一口水井,孩子们要喝水,庄稼更需要水,在他们这里,水就是命根子。他们精心浇灌着庄稼,因为这是他们唯一的经济来源。日益加重的旱情影响,肯尼亚北部地区数千人面临饥饿死亡威胁。近些年来,在非洲之角,每年都有几千公顷的森林消失,加重了当地的沙漠化和旱情,并引起缺水、饥饿等问题。世界粮食组织日前警告说,如果非洲之角的600万灾民不能得到及时和足够的援助,这一地区将面临人道主义灾难。近几个月来的干旱少雨已使东非地区以放牧为生的居民失去了数万头牲畜,一些牧民只能背井离乡,到其他地区去寻找食物和水源。东非国家的旱灾已经危及上百万人的生存,灾民们饲养的牲畜都因干旱而死亡,他们失去了收入来源,无力购买所需的食物。

近些年来,在非洲之角,每年都有几千公顷的森林消失,加重了当地的沙漠化和旱情,并引起缺水、饥饿等问题。世界粮食组织日前警告说,如果非洲之角的600万灾民不能得到及时和足够的援助,这一地区将面临人道主义灾难。近几个月来的干旱少雨已使东非地区以放牧为生的居民失去了数万头牲畜,一些牧民只能背井离乡,到其他地区去寻找食物和水源。东非国家的旱灾已经危及上百万人的生存,灾民们饲养的牲畜都因干旱而死亡,他们失去了收入来源,无力购买所需的食物。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能力目标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3.情感目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板书“梦想”。

2.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

3.“梦想”可能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梦想,并经过不懈的努力使梦想成真。人应该有梦想,并为自己梦想的实现做出努力。同学们,现在请你告诉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

4.同学们的梦想都非常美好!希望你们能够时刻记住自己的梦想,并使梦想转化成前进的动力。因为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你创造出无法想象的奇迹。(板书,完成课题)

5.现在就请你来阅读一个真实的故事,去感受梦想的力量。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1.扫清阅读障碍。

学生提出在阅读课文时遇到的字词障碍,教师集中解决具有代表性的字词障碍。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三、合作学习

(一)自由朗读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

1.学生交流对课文整体感受(理解故事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说一说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2.根据文章的内容、写法设问,质疑解难。

(二)重点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学生点评。

找出描写瑞恩言行的句子,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瑞恩:富有爱心,具有超人的毅力,恒心。(例子略)

四、探究学习

1.文中有哪些地方出乎你的意料?

2.在这些出乎意料之处你想到些什么?

3.瑞恩以及文中其他人物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教师要顺势指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练习有感情的朗读,使瑞恩的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立起来。

五、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和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了事情的经过。

瑞恩梦想的实现大体经历了三个步骤,一是筹集70块钱,二是筹集2000块钱,三是筹集买钻井机的钱。这三个步骤对瑞恩来说如爬山,一步比一步艰难,瑞恩的梦想,瑞恩的善良,瑞恩的同情心面临着一次比一次愈加严峻的考验,作者是如何将这三次筹款写清楚、写具体的,这正是学生需要向作者学习的表达方法。

要引导学生认真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归纳,不要包办代替。

五、拓展与延伸

1.谈谈对你对题目——梦想的力量的理解。

2.谈谈自己的梦想。

《梦想的力量》教案6篇相关文章:

团结的力量的作文8篇

团结的力量的作文通用7篇

信仰力量的作文7篇

谈话的力量的读后感5篇

自信的力量作文5篇

《信仰的力量》作文8篇

团结的力量的作文推荐5篇

读书的力量心得8篇

父爱的力量作文5篇

愚的力量的演讲稿5篇

《梦想的力量》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0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