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总结在书写的过程中,大家一定要强调思路清晰,写好详细的活动总结对于提升我们的思想和能力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好文档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研学旅行活动总结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研学旅行活动总结篇1
深秋的清晨,有那么一点儿冻人。一出门,就与刺骨的寒风撞了个满怀。但这也阻挡不了我们内心对研学旅行的期盼。期待着旅游大巴快点到来!
随着朝阳的升起,大巴车也跟着到来。导游和老师组织大家有秩序的上了车,开启了这一天的旅程——参观革命纪念馆“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和历史悠久的“秦兵马俑博物馆”。
伴着一路的欢声笑语,历经了长达两个小时的路程,我们已经到达了“八路军办事处”。刚下车,讲解员就带领我们来到了周恩来、朱德革命伟人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在这些普通简陋的农家小院里,我们的革命领导人衣着朴素,粗茶淡饭,却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一张张感人的历史照片,一个个震撼人心的历史故事,使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周恩来、林伯渠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为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革命的事业奋斗不息的精神!
通过参观八路军西安办事处,让我感受到革命伟人的艰苦生活,了解革命斗争历史,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要有良好的学风,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珍惜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
第二站我们要去的地方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秦始皇兵马俑”。进入展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秦兵马俑和来自世界各地熙熙攘攘的人群。
秦俑,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不朽伟作。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历史文物。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个性鲜明,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劳动人民的智慧。而我,身为中国人,更是倍感自豪!
我印象最深的是二号坑,这里有像真马大小的陶马32匹。陶马4匹一组,拖着木质战车。兵佣们有的身穿战袍,有的身披铠甲,手里拿的青铜兵器,都是实物。组织严密,队伍整肃。几十匹战马昂首嘶鸣,攒蹄欲行。整个军队处于整装待发之势。二号坑灯光灰暗,沧夷满目。秦俑的表情在庄严肃穆中似乎带着悲哀。残手断臂散落一地,再加上昏暗的灯光,似乎有些狰狞。
参观完了俑坑,我们还做了个小游戏“我们是最棒的”,游戏过程可有趣了,而且我们有好多人都跟外国人合照了呢!
时间总是跑得如风,一转眼,太阳便溜到西边去了。我们也该乘车回去了,虽然我们已经离开,我们的内心还停留在研学旅行的那段旅程中,即使那已经成为一段美好的回忆!
研学旅行活动总结篇2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7月1日,__中学的学子开始了“走进新农村”的研学实践活动。__学子秉承__“五走进”的优良传统,从实践中获得新知识,从实践中加强与农村乡土的血肉联系,从合作中领悟团结,从行动中提升能力,从感动中树立责任意识。
来自高一九个班级的46名同学以及11名带队领导和老师组成了__中学“走进新农村”研学大队,于7月1日—7月4日四天在常德市汉寿县丰家铺镇各个村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这次暑期研学实践活动硕果累累,为__中学的研学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开端。
一、闹事笃学,情系三农
范仲淹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同学们在繁华的省会长沙求学,但是在临近期末考试之时却以不亚于面对任何考试的认真来完成课题计划的制定。不到一个礼拜,同学们便完成了《汉寿县农村环保问题调查》《汉寿县农村留守老人现状调查》《汉寿县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汉寿县城乡学生互帮互助可行性调查》等五个充满责任意识和人文关怀的课题。在这些课题中,融入了同学们对社会和三农问题的思考和疑惑,他们在闹市笃学之余,渴望在新农村这个大课堂里找到自己的答案。
在风雨如晦的7月1日中午,开营仪式在同学们的满腔热忱中拉开帷幕。在开营仪式中,石东妮副校长强调了此次活动的主要目标和对同学的期许,石东妮副校长对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点期许:遵守纪律,注意影响;不怕困难,敢于克难;相互理解,注意礼节;做好准备,搞好四项竞赛。谆谆教诲,滴滴入心。学生代表刘扬发言,当他从刘德华校长手中接过队旗时,同学的使命感在掌声中迸发。
石东妮副校长发言开营仪式后,同学们秩序竟然地登车,乘车前往常德市汉寿县丰家铺中学。他们将与当地学生合作,一起完成暑期调研实践活动。学校对此次活动高度重视,活动由校长助理、高一年级组组长李建刚老师带队,刘德华校长、石东妮副校长、罗丹副校长陪同前往。
二、不怕困难,视之等闲
同学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之前都没能深入过农村,同学们对从农村的印象几乎完全来自于书本和新闻。但是,__中学的课题指导老师魏欢说:“在去调研之前,两校同学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计了方案,做好了预案再进行调研,由当地学生做向导,做到目标明确,调研高效。”在魏老师看来,农村和城市时存在巨大差异的,因此城里的孩子和农村的孩子对双方的想象各有不同,因此做好预案很有必要。增进城乡的相互了解,也是本次研学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所以,通过发放问卷,同学们可以获得农村的第一手资;也可以培养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沟通技巧,培养礼仪意识。
炎炎夏日,同学们在乡间蜿蜒的小路上汗流浃背,挨家挨户进行问卷调查。除了问卷调查,同学们还要克服语言交流的障碍和村民误解的无奈。但是,同学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以积极的沟通态度调动了村民们的.积极性。在调查中,同学们不仅领略了乡村旖旎的自然风光,更是在农家的劳动中感受到了当地人民的淳朴和对劳动价值的深刻认识。
在访谈了太平村的留守儿童时,刘琳芝同学感慨道:“在他们身上,我在他们身上感受到了有父母陪伴的幸福。”同学们发现,留守儿童与留守老人的现象通常是同时发生的,在七月的乡村,本是金黄稻浪翻滚时却是绿色盎然,那是青壮一代外出务工造成的一种“意外”。这是多么以小见大的深邃视角,我为同学们的深刻自豪。一次调查,引起了同学们心中的阵阵悸动,悸动后的思索,这正是研学活动渴望达到的。
在调查鹿溪村的环保和竹海资源的开发利用时,他们这样写道:“他们并没认识到绿色开发竹海资源的巨大作用和意义,不认为环保和经济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漠然使在环保教育熏陶中长大的同学们听来不禁愕然。
四天的考察活动,这不仅是一次认知上的洗礼,更是一种心灵的洗礼。它拓展了同学们对农业、农村、农民的认识,更是让他们有了悲天悯人的责任意识。
三、朴实沉毅,薪火相传
常德汉寿县丰家铺镇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有着极具特色的农家旅游资源。我相信,在我们的呼吁下,在党和政府的政策支持下,这里一定永远都有着青山绿水,也有着富裕小康的社会主义新面貌的农村。
“走进新农村”研学活动已经圆满落幕,但精神却薪火相传。“走进新农村”是一次心灵的朝圣,是一次田野菜园间的爱国、爱校、爱农教育。我们在羽翼未丰之时在学校老师的庇荫下去学习飞翔,在研学之路上我们怀抱理想,面向未来。
研学旅行活动总结篇3
在“中国好教师”公益行动帮扶计划的实施背景下,我校与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新建路小学(以下简称“新建路小学”)结对开展“研学·交友·让生命影响生命”手拉手研学活动于20xx年5月20日至5月31日在新建路小学举行,我校12名教师、32名学生参加研学活动。
主要做法
按照“中国好教师”公益行动计划办公室的部署,我校与新建路小学今年初对接谋划了研学的思路、内容、方式、规模等事项。
为了方便管理、积累经验、增强实效,首次研学选派四、五年级共32名学生(每班1名),部分年级主任、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共12人参加(其中一名副校级领导领队、一名教导处副主任带队)研学活动。
学生研学内容主要是行为习惯养成、学习方法交流、地方民俗文化、独立生活能力、文明礼仪修养等,32名学生分别分配到新建路小学四五年级24个班学习,并与新建路小学32名学生及家庭结对交友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研学时间12天;教师研学内容主要是学校文化和班级文化建设、学校管理、班队活动、教研课改、考核评课等,研学时间4天(其中有3名教师随学生研学带队12天)。研学教师在新建路小学及分校观摩听课34人次、参加教研和评课活动16人次、听取学术讲座15人次,参加研学的人员还分别交流学习了教学管理、班队建设、教育信息化建设及运用等,参观了新建路小学办学集团总校和富力华庭分校的校园打造、管理模式等情况。
根据研学工作思路,我校拟定了《丰都县实验小学校学生赴山西太原市杏花岭区新建路小学研学旅行方案》,制定了详实周密的活动过程安全管理方案、安全应急预案。出发前组织学生家长、班主任、学生、旅行社负责人等开展培训,明确本次活动的目的、对象、人数、时间、程序及安全、学习、生活纪律要求。学校还同家长、旅行社分别签订了安全管理责任书,落实了安全工作责任。在研学过程各环节、各时段以及旅途中各关键节点,都做到了有人管、有人查、有联系。
主要收获
学校管理层面。通过观摩、访问、座谈交流等方式,就学校管理模式、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文化建设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重点是教学质量检测、课程设置、常规检查、工作量、代课管理、绩效考核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对于提高我校教育教学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教学业务层面。交谈学习中,新建路小学的老师们热情友好,让我校研学教师看作业、看试卷、聊教材、评学生,真诚相待,倾囊相告,真真实实,坦坦荡荡,展现了新建路小学老师们崇高的境界。研学教师们听了6节精彩的语文课,环环相扣,深入浅出,高潮迭起,入情入景,引人入胜。惊叹于对方执教老师那深厚的知识功底、高超的教学技艺,更惊艳于新建路小学学生广博的学识、创新的思维,这些孩子在观摩课堂精彩的发言,真正体现了该校“关注文本,聚焦表达”的教学风格。观摩示范课注重群文阅读,开发课程资源,增加课堂容量,使整个课堂充实饱满,生动活泼。太原市教科研专家、郭乐静工作室负责人参加听评课所作的精当点评,眼界高远,明察秋毫,指点迷津,点石成金,条分缕析,丝丝入扣,既有亲切的鼓励更有殷切的希望,既有方向的引领更有方法的指点,让研学教师们启迪颇深。
学生发展层面。我校学子走出大山,跨越长江,来到新校园、分到新班级、结对新伙伴、进入新课堂,使“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崇高理想得以在孩儿时践行。研学孩子初次从长江边来到遥远的汾河边,山西的“爸爸妈妈”们,视孩子如己出,把重庆的“儿女们”呵护得无微不至。在山西,孩子们吮吸着别样的滋养,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参观了高等院校、科技馆、博物馆,品味了山西的美食美景,感受了古都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山西人的热情、淳朴、善良、厚道,参加了一个特别有意义的“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他们不但收获了新知识,更明白了许许多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学会了感恩、关爱,理解了助人为乐的真正含义。山西之行开启了孩子们生命中不一样的里程,成为他们人生中最难忘的经历。
社会舆论层面。历时近两周的研学期间,时时传递着晋渝之情,处处体现出太原人民的豁达大度和深情厚谊。《太原日报》新闻客户端(app)、新浪山西科教频道(微博)、《重庆日报》教育周刊(网络版)、《丰都日报》等新闻媒体分别对这次研学旅行活动作了宣传报道;晋、渝两地不少学校和家庭qq群、微信群及公众号通过美篇、短信、视频等方式,广泛交流传递了有关研学信息;太原电视台教育频道“新闻对话”直播间以“交友手拉手,过一个有意义的六一儿童节”为主题,对研学活动做了对话专题报道,我校四年级3班学生陈柏铜做客直播间同新建路小学领导、学生、太原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师和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等作了对话直播。新建路小学四年级4班结对学生郭伊凡的家长自费为我校32名研学孩子统一制作了儿童节活动服装。社会对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持肯定态度,家长们非常赞赏两校为孩子们搭起“学”和“行”的平台,希望继续传承这项有意义的活动。
研学感悟
研学强化教改探索。实现了两校师生和家长手拉手的互动,心连心的交流,不但是“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帮扶活动的具体体现,更是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教学的拓展和教育科研的探索实践,对于中小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育公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研学助推素质教育。为两校学生和家长搭建了新的学习交流平台,架起了一条携手前行的发展道路,让两校的素质教育迈上新的台阶。如喜欢上弹琴、唱歌、画画、跳舞的学生,由此变得更有理想了;他们感受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体会到“学无止境”。
研学修正家庭教育。不少家长研学过程中认识到教育孩子要多鼓励少指责、多尊重少轻视、多沟通少埋怨、多平和少暴躁、多陪伴少放任、多聆听少唠叨、多实践少说教、多做表率少发命令。
研学启迪孩子成长。此次研学主题是“让生命影响生命”。研学结对孩子双方家长普遍表示,每一个生命都有它的独特之处,只有取长补短,让生命影响生命,生命之花才会开得更加灿烂!
研学旅行活动总结篇4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在我看来,旅行的意义在于感受不同的风景,释放心灵,重要的不是身体在路上,匆匆忙忙从一个景点赶往另一个景点,买些纪念品,拍几张照片发到朋友圈里,配几句矫揉造作的文字,重要的是让心灵踏上旅途,给自己一个和心灵交流的机会,去感受,去收获成长。
8月的研学旅行,我们来到了重庆。从此“重庆”于我们而言,不再只是一个模糊的历史或地理概念。当看到那些经历风霜雨雪依然屹立,无言地记录了这个城市的风雨变迁的古城墙与现代化建筑比肩而立,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古与今的碰撞,感受到这座古城,历经世事沧桑,却依旧蓬勃发展的生命力。
走进“渣滓洞”、“白公馆”,站在这片曾经被同胞的鲜血浸染过的土地上,“小萝卜头”的故事、江姐的故事,这些不再只是历史书上毫无温度的文字,当看到那些根据当时的真实场景还原的雕像,感受他们的愤慨与无助时,当一张张照片上的景象直击内心深处时,当看到那些锈迹斑斑的曾沾染同胞的鲜血、沾染无数罪恶的军刀时,内心的震撼,发自内心的愤怒,是无论看过多少文字都无法感受到的。我们真正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绝不是一句笑谈;我们真正意识到“有国才有家”绝不是一句空话;我们真正意识到“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是我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真正意识到作为祖国未来主人的我们,要发愤图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研学旅行不只是一种形式,更应该是我们成长的一次给予,我们在路上,在学习,在成长。
研学旅行活动总结篇5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只需在乎行走的每一个脚步。人生由无法预知的大大小小的旅行组成,而今天的我也在其中。
我在这一场德国之旅中一步一个脚印,从风光宜人的莱茵河、美因茨德国角、罗马广场、令人向往的浪漫之都海德堡、老城与广场、新天鹅堡,这些地方,留下了我们的足迹,每一处风景都令人流连。
在旅程即将结束之时,我将心中的感慨一一诉诸笔端。
最后一日,我们来到了慕尼黑的玛琳广场,游览了市政厅与双堡圣母教堂。宏伟的建筑,不同的风格,无不彰显了这个底蕴深厚的国家无法忽视的精神与文化的魅力。各色的街头艺人,不同风格但深深温暖人心的音乐,无不让人感受到这个城市、这个国家的魅力。
再说说奥林匹克公园与宝马展厅。奥林匹克公园,外观造型独特,虽然是很早以前建造的,但依旧成为这一类型建筑中的中流砥柱。虽然并没有进去一饱眼福,但处处无不散发着德国的国力与奥林匹克的精神之深入人心,而宝马展厅亦然如此。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慕尼黑王宫和夏宫“宁芬宫”。慕尼黑王宫是德国的王宫,其金碧辉煌程度自然是不言而喻。不同风格的装饰,精美的画作,栩栩如生的雕塑,各色器具,甚至连一个小小的汤勺,都精致无比。而夏宫与之相比,并不是突出,但其占地十分巨大的后花园,让人感到了隐隐透出几分霸气与心灵和视觉的震撼。虽然只是欣赏了慕尼黑王宫和夏宫的一小部分,但给人视觉心灵与文化的冲击并不简单,并且有许多知识文化值得探索与学习。
学习不会一蹴而就,旅行也不会一往无前。旧的旅行结束,新的旅行开始,而我也将开启我新的旅程与学习。
不必在乎身边沿途的风景有多少,只要心在,处处都是风景。
研学旅行活动总结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