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的编制需要充分的事实依据,对于事迹材料这一文本,首先要确保的就是它的真实性,以下是好文档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抗疫情英雄人物事迹5篇,供大家参考。
抗疫情英雄人物事迹篇1
新冠肺炎疫情以武汉为中心,肆虐全国。当得知疫情相关消息后,_市人民医院积极响应国家号令,做好充分准备,大家纷纷提出请战书,要求到疫情前线参与疫情阻击战。面对疫情,医院icu护士长_带头主动请缨,逆行而上,请战一线。
此次_第七批驰援武汉团队任务繁重,_护士长担任_分队护理团队组长、接管病区护士长。负责住宿酒店_及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共57人上下班的车辆安排联络;每天还要与护理总队随时保持沟通联系,对护士排班情况分配及护理质量及时反馈。
肩上的责任与使命让她随时保持在紧张状态,时常夜不能寐。作为一名护理组长及疫区病区护士长,她既要优化护理防护工作流程、制定工作职责,还要对住宿、生活流程等等全面负责。这些点点滴滴让她疲惫不堪,但她在队员面前仍然充满斗志,没有流露出丝毫艰辛。大家看在眼里,疼在心上,队员们说只要有她在,心里就稳稳的!。
我们接管的医院武钢二院,是一所临时改造的隔离医院。我们每天的任务是平时最熟悉不过的吸氧、打针、输液、血糖、血压、体温等日常监测护理,同时加上对患者心理问题的疏导。虽然事情看似简单,但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双层口罩、双层手套、护目镜在病房里来回穿梭,4个小时下来身上的汗水还是会直接把内层衣服全都打湿。但丁护士长经常对我们说,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大家一定要积极完成任务,为患者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医疗队护理人员来自不同地方,护士能级排版搭配难免会有诸多问题;为此,她重视对护士上岗能力观察,结合一周来护士对工作情况反馈,将队员以分组和男女搭配合理排班,并固定组长,使队员上班会感到相对轻松些。面对诸多的困难与问题,她还会找到个别护士进行搭班情况了解,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并对护士做好护理工作相关指导督导等
在医院期间,大家除了完成日常医疗、护理治疗外,其余工作也都由护士完成,包括患者一日三餐,病区清洁、消毒、医疗垃圾处理、氧气筒更换等等。总之,只要在隔离病房里,一刻也不会得空,有做不完的事情;丁护士长时刻紧盯各项工作要点,带领我们_队员和一起逆行的其他队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一致,尽最大努力为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在病房里接受救治的部分患者,不仅身体状况不佳,心理状况也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对于这一情况,丁护士长时常提醒大家:作为护理人员,我们要做的就是耐心安抚、开导他们,让他们能保持在一个积极乐观的状态,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他们身体的康复,才能让我们一起携手战胜病魔!
一天查房时,住院时长已超40多天的60岁患者徐大妈,因胰腺炎反复发热,情绪激动,就在医生护士无计可施的时候,作为病区护士长的_迎难而上,通过对几十分钟的近距离安抚疏导,让徐大妈情绪稳定下来。并从那天起让徐大妈对我们的工作逐渐肯定,由消极配合变为积极,并深深记下了她的名字——_队_。
丁护士长,就是这样,在工作中无微不至的关心着每一位病患。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不惧感染的风险,还时时刻刻在关注我们的个人生活问题。作为此次出征驰援武汉小队护理组的领头羊,让我们看见了她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她身上满满的正能量,此刻,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我们也将撤离这座英雄的城市。丁护士长的身影会烙印在我们每一位护理小组成员的心里,我们定会以她为榜样,砥砺前行!
抗疫情英雄人物事迹篇2
“国家之使命,不容辜负,我等你回来!”1月27日,正月初三,妻子白钰的这条微信朋友圈,让刚到武汉的邢正涛格外暖心。“定不负使命不负卿。”邢正涛说,“在这一刻,大家与小家,紧紧连在了一起。”
同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护士,1988年出生的邢正涛与1992年出生的白钰,因医结缘,因疫暂别。
“正月初二得知要组建医疗队支援武汉,大家都报了名,穿上这身白衣,就意味着使命与担当。”邢正涛说,“我爱人也报了名,但最后不在名单上,她为此还闹了脾气。”在第一批支援武汉的北京医疗队136名队员中,男性护士只有16人,邢正涛正是其中之一。
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是邢正涛新的战斗岗位。“医疗队分成11个组,每4小时一班。”邢正涛说,“大家都会提前半个小时到,穿好防护服,整理需要带进隔离病房的各种必需品。”
“正常的治疗和生活护理要胆大,敢于向前;病人的情绪变化和心理情况要心细,随时掌握。”邢正涛说,住进隔离病房的患者,经常会产生焦虑情绪,进行心理治疗同样非常重要,“比如通过聊天,给他们加油鼓劲,或者给他们比划加油手势,但都要因人而异,注意时机、方式,尽量不刻意。”
“一定要做好防护,千万别大意。”每天,身在北京的白钰都会叮嘱丈夫,“他刚到武汉的时候,我担心得很,整夜睡不着,后来看到各种防护措施都做到了位,便放心多了。”
“战胜疫情,挽救生命”,这是夫妻二人共同的心愿,也是所有医务工作者的职责与使命。
邢正涛出征武汉后,白钰轮岗到医院急诊大厅分诊台工作。测体温、量血压、了解病情、辅助分诊……丈夫邢正涛也是千叮万嘱,“急诊病人接触的第一位医护人员就是你,一定要做好防护。”
互相打气,共同抗疫。第一次进隔离病房前,邢正涛特意请同事将妻子与他的名字并排写在了防护服上,同时写上了大大的“我爱你”三个字。“这是我们最浪漫的战地情书。”邢正涛说,夫妻俩虽身处两地,但一直并肩战斗。
每当坐上班车,不论前往隔离病房,还是返回驻地,短短10分钟的车程,第一次来武汉的邢正涛,总是对着窗外看个不停。“我觉得武汉真的很美。”他说,“等胜利了,我一定带着白钰来看樱花,吃热干面。”
虽然因疫暂别,但白钰与丈夫心意相通,“等疫情散去,我们一起去武汉。”
抗疫情英雄人物事迹篇3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只有党员首先站出来、敢于冲上去,把群众带动起来、凝聚起来、组织起来,才能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在平舟镇董联村,有着32年党龄、刚从医院治疗结束回家的村主任__,在全县启动疫情防控工作后,第一时间返回工作岗位,和村里的党员、群众一起奋战在防疫一线,共同守护村寨的平安。
2019年12月,正是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期,董联村村主任__在一次为群众补短板的工作中,头部受伤,陷入昏迷,同事将其送医治疗二十多天后才苏醒,在医院治疗结束后,恰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得知这一情况后,__主动申请返回工作岗位。
只要没倒下就得上,农历新年初一我就来上班了,因为我家离这里近,村里面时时有群众找,不管怎样,我每天都坚持来这里上班、接待。董联村村主任__说道。回到工作岗位后,虽然身体不好,但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每天,__都坚持和村里的党员入户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引导群众积极支持配合防控工作,让群众学会自主防控。我们到各组去排查哪些人是从外面回来的,我们要安排人跟进管控,在家不允许出门,在这段时间,不准人集中,这两天都在做这些工作。董联村村主任__向介绍日常的工作。
在入户宣传工作中,除了大力引导群众学会自我防控外,针对疫情防控期间准备举办酒席的群众,__也积极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引导群众取消或者延后举办酒席。村民鲜永吉准备在最近几天为女儿举办婚礼,__在得知这一情况后,为他讲解了群众大量聚集带来的疫情防控危险,鲜永吉在充分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带来的危害后,第一时间通知亲戚,取消了酒席。为了大家的安全,我们也支持政府的工作,我们把酒席延期了,后面再办都行,疫情好了,政府准办,我们再办。董联村村民鲜永吉说道。
随着入户宣传工作的有序推进,在__的组织带领下,村里的党员和部分群众积极支持疫情防控工作,主动到重要路口设立疫情防控卡点,严密保护董联村的安全。外面来的车,我们看车牌号,我们要问清楚,一些外出务工的,我们也不允许去,现在疫情还不允许他们出去,这两天虽然忙点也好,也保护大家。董联村村主任__说道。
在董联村,通过__的带动以及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有序,__勇于担当,敢于奋战一线的精神也鼓舞着村里的年轻党员们。__同志为群众排忧解难,凡事亲力亲为,特别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上,带病上岗,投身一线,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年轻党员学习,是我们的模范和榜样。村里的年轻党员陆显莉向说道。
今年的这个鼠年过得太不平凡了,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迅速蔓延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全国人民都参与到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家家户户都响应国家的号召不出门,不聚餐。
我家所在的小区也为疫情防控做了充分的准备,小区门口停着一辆车,车顶有一个大喇叭,每天都循环播放防控疫情的注意事项。小区也被围得严严实实的,只有需要上班的人,可以步行出入,每个出入的人出示通行证,工作人员认真检查后才能放行。我很纳闷:天天大广播告知市民不要出门,这些工作人员就不怕感染吗?我带着疑问去问妈妈:妈妈,小区门口的人是哪里来的,他们不冷吗?他们不怕病毒吗?妈妈笑着说:儿子,除了白衣天使,除了警察和政府工作人员,还有许许多多的志愿者,他们不计报酬,不怕危险,自愿投身抗疫工作中,甚至会自掏腰包为人们买口罩,照顾孤寡老人,为他们买米买菜。
疫情来势汹汹,原来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穿梭在大街小巷,没有防护服,没有护目镜,一个简单的口罩,一个记录信息的本子,他们带着为人民服务的心,在大家对人群避之不及的时候,敲开了一扇扇门,确认居民个人信息满分作文网、查访外地返乡人员、询问家人身体状况、宣传防疫知识,为疫情防控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他们就是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
平凡的志愿者们,你们也有爸爸妈妈,你们也是爸爸妈妈的孩子,在新年之际,你们舍小家为大家,不辞辛劳奔波着,多么可亲可敬啊!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们在祖国和人民有难之时,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有的志愿者奔赴疫情重灾区,用血肉之躯为居民们筑起一道防护墙,疫情面前不惧风险,迎难而上。有的志愿者留在家乡,为家乡父老默默无闻地做着贡献,守护一方同胞平安,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这就是舍己为人、高风亮节的志愿者精神!
虽然这次抗疫行动是短暂的,但你们奉献的爱心是永恒的!爱心是志愿者最亮的标签,善举是志愿者耀眼的品牌,勇往直前是志愿者最美的语言!你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志愿者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大无畏精神,我要以你们为榜样,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和全国人民共抗疫情。相信我们万众一心,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我想对志愿者们说:你们辛苦了,我向你们致敬!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武汉胜利,中国胜利!
岁末年初,全国范围内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针对疫情传播情况,xx市委、市政府果断抉择,责令全市公职人员限时返岗,并做好防控疫情准备。我院及时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召集全体工作人员及时返岗。大年初三,“召集令”一发,24小时之内我部全体干警均到院上班,共同坚守岗位,携手抗击疫情。就在这抗击疫情的队伍中,就有这么一位,他坚守岗位,无私奉献,为防疫工作尽职尽责,他是一名共产党员,他就是检察官xx。
认真摸排,严防死守疫情扩散
疫情就是命令,抗疫就是责任。接到上级交办的入户摸排工作后,xx同志积极响应,充分发挥优秀党员作用,冲锋在前,扎实工作,越是重任在肩,方显英雄本色。xx月xx日xx同志一行4人负责xx街以北,xx局以西上百户群众的走访摸排工作,这是一片平房,胡同小巷多,天气寒冷,小巷子路面冰与泥混杂,非常难走,关键时刻他没有怨言,一家一户的敲门,不压其烦的向群众解释,宣传防疫注意事项,对每户发放《发热人员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排查登记表》,详细排查了家庭成员、性别、年龄、联系电话、有无发热症状等情况,对xx(xx)输入人员及密切接触者一人一档。共计摸排xx条胡同,xx户xxx人,排除出x名外来人口。xx月xx日,再次上街执行张贴宣传画,并向过往群众普及防疫知识的任务,从早上八点多一直到中午,他就一直走街串巷张贴宣传画,带队宣传冠状病毒肺炎的危害知识及防控知识,并积极劝返群众回家防疫,做到不出门,不串户。他真正将防控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守护群众安全。
以身作则,上街严查为人民执勤
鉴于疫情传播高发期,街头卡口执勤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岗位,而执勤检测能否严格执行,能否识破其中的疑似人员,又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命健康安全,关乎我市疫情防控工作顺利推进。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我院在育才路与xx街交叉口设立检测点,对重点地区车辆及人员进行严格检测,确保疫情不扩散。检测点24小时不断岗。所有进入检测点以内的人员都要在登记表上登记,并记录体温。驾驶机动车驶入,车牌号和所有乘车人员均进行登记。自路口设立以来,按照单位的统一安排xx同志带领三名干警负责值夜班,夜班是有前一天的晚上22:00上班,至次日早上6:00下班。其负责的路口紧邻防疫指挥部,晚上各乡镇和单位接连不断的要到指挥部会汇报情况,每日人流量和车流量较大,排查登记工作较重。加之凌晨时分,天寒地冻,寒风刺骨,xx总是带队站在排查一线,不厌其烦的对每一个过往行人,车辆进行登记、测温,确保没有高热疑似病例通过,为人民群众站好岗,值好勤。同志们困了他让同志们倒班休息下,他始终打起精神严防死守直至第二天的正常交接班。在岗期间他一直督促好本组人员,注意自我防护,加强消毒工作,保证工作严格进行的同时,保证自身和家人的安全。
深入市场,突击检查保障民生
在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的同时,xx同志时刻不忘发挥检察监督职能,为积极配合市新型冠状肺炎防控工作,保障市场经济平稳运行,在疫情期间“保民生、护稳定、促发展”,为打好防疫战贡献检察力量。在xx月xx日晚10时到xx月xx日早6时他在xx街卡口完成防疫执勤任务后,稍事休息,便于xx月xx日上午8:30,主动协调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公安局的有关同志,开展防疫期间的联合执法,对我市多个菜市场、超市、药店进行了抽查,一是查有无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损害群众利益的违法犯罪发生;二是查有无销售假冒伪劣和过期变质商品的情况;三是查防疫情工作是否落实到位。联合执法人员先后到xx市蔬菜批发市场、信和商厦、华康大药房等多个菜市场、超市、药店进行了抽查。查看销售的食品药品是否合格,有无销售过期产品或者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查看商店进出登记、消毒、测量体温工作是否落实到位;查看食品药品价格是否正常,有无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行为。
每到一处,xx都会不厌其烦的和商家负责人进行嘱咐,一定保障食品的安全,不能出现过期和变质食品,否则面临的处罚将得不偿失。药品是人民群众生活的必需品,必须保障药品的质量,杜绝假冒伪劣药品以及回购药等流入市场,要积极联系厂家,保障人民群众对口罩、消毒液的日常需求。简单的几句嘱托这是对人民群众的负责和保障,保证人民群众在这场防疫站中不受外力感染一心抗疫。
通过检查发现,商场均能严格落实测体温、消毒、通风等疫情防控措施。主要蔬菜和水果都能正常供应、价格平稳、保证新鲜。药店均严格落实消毒、登记、测量体温等疫情防控工作,销售退烧类型的药物时,均做到登记,及时上报,为疫情防控做贡献。
抗疫情英雄人物事迹篇4
疫情初期,武汉就诊发热病人突增,各大医院不断有医务人员感染,急诊科成为重灾区。然而武汉第三医院感染的医务人员相对较少,至今只有一位男护士感染。董芳的职业敏感,保护了许多同事。
1月初,董芳的丈夫陈伟工作的武汉市中心医院发现几例不明原因肺炎。他回家告诉了董芳。董芳同时参加了国家疾控中心专家的培训,培训时说不明原因肺炎是一个呼吸道的疾病,没有确定人传人。但董芳敏锐地感觉到,呼吸道疾病就很容易通过飞沫传播,类似于肺结核。于是她马上第一个向医院申请给icu配n95口罩、防护服和空气消毒机。icu病房原来是大通间,董芳又想办法改造成隔离病房,安装了56台移动灭菌站。她在全院第1个培训n95口罩和防护服的使用方法,全科找视频学习,严阵以待。
我感觉这就像打仗一样,得先把战壕挖好了,才能去打,不然的话就会暴露在流弹面前,如果自己倒了,就没有办法去战斗。董芳常对科室的同事们说。
董芳自己也几次踏上了生死线。
最危险的事发生在2月24日,天较闷热,董芳正在icu救治新冠肺炎病人,防护服穿了好几层,满头大汗,汗水流到她的n95口罩里。n95口罩防水性能好,把汗水兜住了,口罩内层全部打湿。她一吸气,汗水汗就吸到鼻子和嘴里,让她快要窒息,脑袋一阵晕眩。董芳赶快让其他医生接手,而她必须马上从10楼下到1楼清洁区才能脱防护服。她不敢跑快,因为呼吸一急促,吸的又是水。如果把口罩拉下来,便有被传染的危险,因为10楼和电梯里都是污染区。等电梯时感觉很漫长,电梯上到3楼停一下,在8楼又停。饱受煎熬的她感觉没法呼吸,终于等到电梯下去,短短的路程她走了15分钟,但她还是坚持按顺序脱防护服、鞋子、护目镜、外层口罩,每一个步骤完了都进行手消,最后摘下n95口罩时,董芳长吁了一口气,感觉自己像是起死回生。
新冠肺炎病人呼吸困难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种可怕的感觉?董芳又想到了病人。
抗疫情英雄人物事迹篇5
3月7日下午,山东省援助湖北护理专业医疗队护士长唐晓培在武汉市东西湖方舱医院挥手送别最后一批病人。随着这家方舱医院休舱,唐晓培和同事们开始原地休整待命。
从2月初接到支援方舱医院的命令起,39岁的唐晓培在东西湖方舱医院整整工作了一个月。
“每天都得绷着一根弦。”虽然唐晓培在急诊科和icu工作多年,但方舱医院的工作环境还是第一次碰到。“我们一个护士得照顾五六十个病人,测体温、发餐食、发药品,还得谈心,6小时的工作时间里就是不断走,不断说。”唐晓培说,“说实话,方舱医院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心理疏导,让病人有安全感。”
病人刚住进来,情绪都不太稳定,她是护士长,很多病人就会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找她解决。唐晓培还记得有一家人,丈夫在定点医院治疗,妻子在方舱医院,孩子在社区隔离点,音讯不通。“我也是孩子的妈妈,一听情况,心都软了。”唐晓培说。她赶紧联系了舱外的指挥部,辗转联系上了孩子。听到孩子的声音,病人心里就踏实了。
这些事情虽小,但唐晓培觉得很重要。“病人如果觉得你确实是真心帮他们解决问题,心情就会平静,会配合治疗。”她还记得一开始进舱的时候,温度低,一些病人提出要买秋衣秋裤,唐晓培和同事们就把自己带来的秋衣秋裤和保暖用品送给了他们。
她们的付出,病人们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有一次,唐晓培忙着工作,没意识到防护服的领子开了,露了脖子。一位病人立马提醒她赶紧去加戴一个口罩,他还特意去拿了一个牛奶盒子上的塑料提手,让唐晓培扣在后脑勺上,这样可以把口罩挂在防护服外边。
“当时他对我说,如果你们被感染了,我们会很难受的。”这句关心的话让唐晓培特别感动。
出舱时,很多病人依依不舍。一名大妈动情地对唐晓培说:姑娘,我看不到你的脸,让我好好看看你的眼睛。更多的病人会为医护人员写下祝福,医疗队队员们把心愿卡细心地贴在墙上,做成一株“许愿树”。
“我们进来的时候有个心愿,就是尽快让方舱医院关门!”唐晓培说,“现在方舱休舱,我如愿了。”
抗疫情英雄人物事迹5篇相关文章:
★ 英雄人物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