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恋桃花源记观后感8篇

时间:
Animai
分享
下载本文

如果写观后感的时候没有与影片内容做好结合,那它就是不合理的,不少人都习惯通过写观后感的方式来记录自己观看后的感受,好文档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暗恋桃花源记观后感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暗恋桃花源记观后感8篇

暗恋桃花源记观后感篇1

1992年的《暗恋桃花源》,明星不少,林青霞,金士杰,李立群,对于大陆观众来说,起码也不是陌生的面孔。这个是根据话剧改编的电影的版本。至于话剧,台湾,大陆,不知有多少个剧团排演过。

剧场的舞台上,有两个剧组,《暗恋》和《桃花源》。前者在拍一个大时代下的恋爱杯具,后者在恶搞《桃花源记》。因为场地的原因,只好交替排练,之后各在舞台一边。这样杯具喜剧就同台登演了。可是两者应当是有契合之处的,要不赖声川干吗把它们编到一部戏里。

?暗恋》是优雅的怀旧片,从男女主人公的名字就能够看出:江滨柳,云之凡。云之凡的一袭白衣,江滨柳的格子围巾,上海公园和台湾病房的场景以及老上海的音乐,都要渲染一种静的哀伤。《桃花源》却是闹剧。老陶(桃)、春花(花),袁(源)老板,翻滚跳挪,张牙舞爪。不管是四壁透风的武陵的家,还是落英缤纷芳草鲜美的桃花源,都充斥一种夸张的嘲讽。

我觉得,讲的还是现实与梦想的距离吧。

?暗恋》里第一场戏就是1949年,林之凡和江滨柳在上海公园的道别。他们以为只是匆匆一别,哪知一别就是四十年,一隔就是一生。第二个场景,就是台湾的病房了。江滨柳坐在轮椅上,呆呆地盼望看到报上声明的林之凡能来看他。他把所有的保险存折交给妻子,却不耐烦让她陪他。手表一向是当年与林之凡分别时刻的时间,录音机里一向是那时上海公园他唱的歌。林之凡来了,两个人却没有几句话。四十年的时间,能从哪里说起呢。仅有林之凡要走,拉开门的时候,江滨柳的一句:这些年,你还想着我吗让人心酸。这个故事,是一生的现实对于梦想的引颈期盼。

?桃花源》吵闹的多。老陶对家徒四壁的牢骚,跟老婆春花的战争;春花和袁老板的勾搭,他们关于未来的想象:延绵不绝的子孙,手拉着手,肩并着肩。。。。。。绝望的老陶架舟独行,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芳草鲜美。乃弃舟,缘溪行。经过狭方通人的小洞,来到桃花源。看到长相酷似老婆春花和袁老板的夫妇两个,却诗情画意,彬彬有礼。一住几年,暴躁吵闹的老陶最终也变得温文尔雅,诗情画意。其间三人整日莺歌燕舞,仿佛神仙。到老陶对于这个女的心有所动,有变为第三者的危险时,他就主动离开要求回家看看了,那里是桃花源,仅有完美。回到家里,看到的却是春花和袁老板的战争了。诗情画意的他最终又发出“啊——”的长叫。这个故事,是缥缈的梦想对于现实的无奈和讽刺吧。

不管怎样,现实总是这样让人不满意,苦闷或是苦恼。所以多少年以来,人们心中都有一个桃花源,暗恋桃花源。而剧中的桃花源,却显得那么的缥缈不真实。在剧中若有若无贯穿的,还有个疯女人,一向在找一个叫刘子骥的人。又一个执著的人,又一个杯具。人们把对梦想的执著转移一些来用作对现实的真正理解,会不会更好过一些呢可是,多少年来,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所有的人,都逃不了,暗恋桃花源吧。

暗恋桃花源记观后感篇2

武陵人渔夫陶总是捕不到大鱼,明明觉得妻子春花和有着远大理想又有点钱的房东袁老板有了私情,但也只能私下里自己发泄发泄。他的房租由袁老板“照顾着”、他打的小鱼还得由袁老板收购,他本来就表达不清楚,又打不到大鱼,深受春花袁老板的羞辱,又生不了孩子,整天受春花的气。后中了春花袁老板的激将法计策,他真的冒着生命危险、划着他的小船驶向有湍急水流和旋涡的上游去打大鱼了。大鱼没打到,但是却意外的闯进陶渊明描写的陶花源。桃花绚烂,落英缤纷。人们穿着白袍素衣,那里的一切纯净友好幸福和谐。陶还遇到酷似春花袁老板的一对夫妻,他们使他忘了烦恼、心灵平静。但他始终惦念着家里的春花。满怀希望的回到家里准备把春花接到桃花源过崭新的日子。他甚至想把袁老板也带过去。当他兴冲冲回到家中才发现在他离家的这些年,春花和袁老板早已做了夫妻。而且有了孩子。但是两人打打吵吵,日子过得还不如他们以前好。他们还把他当成鬼魂和精神病人。陶只能一声长叹潸然离开。热热闹闹的喜剧顷刻间变成了彻头彻尾的悲剧。情也好,爱也罢,只不过是行云流水,终究成灰。醉也好,梦也好,终归是一声长叹——无奈!

?暗恋》悲也喜,《桃花源》喜更悲!爱情是什么?婚姻是什么?是遥远的梦境?是美丽的桃花源?是不断的重复?

?暗恋桃花源》难道寓示着人生就是永远在暗恋着落英缤纷的桃花源?人生就是暗恋一个永远走不进的梦的世界?就像那个陌生女子痴痴傻傻的一直在追寻那个谁也不知道下落的刘子骥?现实如此絮乱,恋人的离别,婚姻的失落,挪来摆去的道具,张冠李戴的错位的布景,互相干扰的排练,走乱场的演员,说串了的台词,无奈的退让,愤怒的争吵.......这一切的一切就是现实,就是人生?

但最后还是在容忍中完成了排练,并且学会了理解、学会了相互欣赏。

是啊,和谐才能共存。

纵然生活有太多的无奈,也该珍惜今生的缘分。生活应该学会“放轻松、放轻松”!

暗恋桃花源记观后感篇3

从来没有看过话剧,但早就听过赖声川导演的大名以及他执导的《暗恋桃花源》,因此7月15日《暗恋桃花源》第四次来到广州,我便与好友雷童一起去看。雷童第二天便写出了一篇观后感,并问我为何观看演出后明明感触颇深却没有写些什么。其实我只是太忙,关于《暗恋桃花源》,尤其是其中的《暗恋》部分,我有太多的话要说,如今在这里补上。

云之凡和江滨柳的爱情,正如《暗恋桃花源》节目介绍册上所说,因为处在这样的纷争时代而注定不能有结果。而最后即使重逢,却因为双方都已有了各自的伴侣,只能用最含蓄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意。听着那一句句略带生涩的“你身体还好吗?”“你过得怎么样?”,心总会感觉到被这两人的悲剧一层一层剥开似的疼痛。云之凡临走时,江滨柳难以抑制自己的情绪,本以为他终于会一诉衷肠,他却只能惆怅地问了一句:“这些年你想过我吗?”实际上,他在最后和云之凡握手的那一刻也是压抑着的;他很明显地努力克制着自己,想把自己的悲伤控制在哽咽状态,避免哭泣。然而,就是这一连串的情绪上的压抑把《暗恋》的悲剧效果推上了高潮。江滨柳和云之凡没有释放出的泪水,绝大部分最后都挂在了观众的面颊上。

我必须承认,我也流下了眼泪,但我的流泪还有另外的原因:我被江太太的伟大感动了。江太太也是一个悲情的人物。按照剧情,她在江滨柳心目中的地位永远无法与云之凡相比。这一点,从江滨柳多年以来经常听他和云之凡曾经分享过的歌曲并陷入沉思可以看出。江太太凭着女性特有的敏感,不可能察觉不到江滨柳心中最爱的女性不是他。然而她对江滨柳的情感是真挚的。第一个证据就是她对小护士讲述和江滨柳初识时的事情那种如数家珍的语调和幸福略带羞涩的表情。第二个证据就是江太太急着帮江滨柳交住院费用的细节。中年妇女本来最让人厌烦的就是唠叨,啰嗦还有斤斤计较。然而在这一幕中,江太太对医院的抱怨恰好体现出了她对于江滨柳无微不至的关心,连缴费这类没有急迫时限的琐碎小事都挂在心上,要迫不及待地第一时间办好。她的唠叨确实是可爱的,甚至可以说每听一次都会感到温馨的,是百听不厌的!综上,江太太的伟大,在于她能不计较地位和待遇,全心全意地付出去爱江滨柳。用《士兵突击》里老马班长的话说,江太太的伟大就是因为她甘于平凡。她身上人性的光辉,是云之凡身上没有的,也是一个再完美的云之凡也掩盖不了的。

我理解江滨柳为什么在生命最后的时光开始寻找云之凡。他们有着美好纯真的情愫,但因为时世的动乱而无疾而终。他理应觉得遗憾,理应寻访云之凡的消息。不管云之凡是生是死,只有得到了确切的消息,也算是给了当年爱慕她的自己一个交代。但我不能够理解为什么那么多年以来,云之凡在江滨柳心目中的地位一直如此的高。江太太为了江滨柳付出如此的多,应该说对江滨柳是有恩的(爱也是恩赐的一种啊)。而云之凡即使再完美,再独一无二,也只是江滨柳未曾拥有的爱慕对象而已。或许是明白我的感受,江滨柳最后很好地安排了江太太今后的生活,可以算的上是一个合格的男人了。

也许下辈子他能够明白,假如命运不愿让他同时拥有他的所爱和爱他的人,那么他应该不再执着于自己的所爱,而用自己的一生去报答那个爱自己的人。

暗恋桃花源记观后感篇4

一个剧场两出戏,一出暗恋,一出桃花源,一悲一喜,一静一动,悲伤安静与诙谐夸张,看似毫无关系,却一语道破了感情的两种走向——一失一得的不同结局。

现代悲剧《暗恋》里,江滨柳与初恋情人云之凡,在最为浓情蜜意之时由于战乱而互相错过,几十年里来寻找未果,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偶然得知云之凡早已来台,而登报寻人启事。

古代喜剧《桃花源》中,老陶因妻子春花与袁老板私通,备受屈辱,借故外出打渔,却偶入桃花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被治愈后又想带妻子春花一起来桃花仙境,故返家,而春花与袁老板的生活已是另外一番光景。

江滨柳在错过云之凡后念念不忘,几乎穷尽一生的追寻,在几十年的岁月里时常静静的泡一杯茶怀念那个山茶花一般的女子,就连结发妻子与孩子都不敢上前打扰,可见思念之深沉之忘我,甚至于之冷漠。也许应了那句话,越深情的人也越薄情。在耄耋之年,终于得见日思夜想之人,也不过是寒暄几句人生境遇与境况。未见时思念浓烈,相见时却平淡疏离。寥寥数语中有错过的遗憾和未坚持等待的懊悔,然而我却无比庆幸,分离让他们留住了彼此心中最美好的模样和时光,他们的记忆永远定格在情感浓烈之时,而未经琐碎生活的磨灭,云之凡永远是江滨柳的白月光红玫瑰,而没有变成米饭粒蚊子血,从这个角度看这未尝不是喜剧的结尾,悲与喜永远都是一体两面,哪里有单纯的悲剧和喜剧呢?

而另一出戏里,含情脉脉甜蜜对视的春花与袁老板在经历了诸多心机之后得偿所愿的在一起了,然而过上的并不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岁月静好的生活,袁老板并不可靠有担当,而是滥赌成性,借酒消愁,春花也并不温柔体贴,善解人意,而在琐碎生活中披头散发歇斯底里,还是当时那个美貌风情的春花吗?《桃花源》也许就是《暗恋》的结局。而如果他们恪于人伦,发乎情,止于礼,他们不会是另一个江滨柳和云之凡吗?平淡的生活啊,就是这样的无情,它让有些人日久生情,也让有些人越走越远,忘记了当初为什么而在一起。

当我们迫切的渴望某样东西的时候,它遥不可及,挠的你心痒痒,得不到的最美好,拥有的却不懂珍惜,人性使然吧。

写到这里想起了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写的《失乐园》,一个有妇之夫和有夫之妇偶然相识,狂热相爱,但他们经历过婚姻,知道再浓烈的感情再炽热的爱都会因琐碎生活和朝夕相对而变得平淡乏味,而他们在深爱的那一刻无比坚信爱对方,他们想要让这份爱永恒,所以他们选择了让爱定格在最热烈的时刻,所以他们缠绕相拥自杀。摇头叹息,人生实苦,我还是平淡的活着好了。

也许就是这样吧,求而不得是遗憾,难以忘怀;求而得之是琐碎,不胜厌烦。

谁又能道得清说得明呢?

暗恋桃花源记观后感篇5

看完这个电影版话剧,我们跟随着镜头,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暗恋桃花源》。矛盾的冲突和协调,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从矛盾的冲突和协调方面来说。不论是作品本身的音乐与布景还是人物的性格。首先,从作品本身来看,暗恋与桃花源两个不一样的剧组,一个“杯具”,一个“喜剧”,两种截然不一样的舞台效果,但是作品本身将其音乐处理的很好,在两个剧组换场的衔接处,音乐的轻重缓急处理的十分好,既不会让人感觉突兀也不会太平淡而显得乏味。而且在开始的时候暗恋剧组的音乐节奏缓慢,桃花源剧组节奏则明显欢快,转而到后半场则恰恰相反,变成暗恋剧组节奏激进,而桃花源节奏趋缓。这也在剧情上给人一种带动。之后,在人物性格上,也有体现出矛盾的冲突与协调。作品的前半段,老陶是一个处于焦躁中的人物形象,而春花和袁老板则是爱意浓浓,人物表现力比较平缓。然而,老陶在经历了桃花源之后,像是受到了某种熏陶,或是被桃花源的气氛所感染,人物性格便变得舒缓,给人心平气和的感觉。而相比较下,春花和袁老板生活在一齐,经历了相处的磨合,不仅仅没有过上想象中的生活,反而是变得落魄潦倒,从而人物的性格爆发,十分具有表现力。这也是体现了矛盾的冲突与协调。

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方面来看《暗恋桃花源》。暗恋剧组,江滨柳和云之凡的感情。桃花源剧组,春花和袁老板的最初梦想,甚至是那个一向在寻找刘子骥的疯女人。

首先,从暗恋剧组来说,开头,江滨柳将一切都计划好了,那些信,那些爱意。在他的理想中,他和云之凡在一齐只是时光的问题。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云之凡没有回来,而他也没有联系上云之凡,过往的一切都成了过眼云烟。在他重病之时,最后,他见到了云之凡,但是,不仅仅是他,我们也都同样意识到了,一切都不一样了。他有了妻子,而云之凡也嫁人了,他们都有了各自的家庭,各自的孩子甚至子孙。我们都不是当事人,不明白江滨柳的心理,但是,设想一下自我在当时的情境中,那些感情或许我们也能体会一二。云之凡在江滨柳的心目中,可能不单纯只是年少时的爱恋那般简单,那是他的青春,是他的冲动,是他年少时的梦想与憧憬,那是一些比简单的感情更重要的东西。另外,我觉得江滨柳对于他此刻的妻子也不见得是没有感情的,或许那是比感情更让那个人割舍不断的,比如亲情,比如职责。之后,再看桃花源剧组,春花和袁老板之前对未来有着多么完美的向往,有孩子,有欢笑,只是现实让他们变得穷困,堕落,所有的所有都不是当初设想的那个样貌。而老陶去了桃花源,他才是最后真正的胜者,他经历了比现实完美的桃花源,被现实逼迫的看清了现实,这才是我们的社会想要让我们学会的。而疯女人,她一向在寻找刘子骥

,但是刘子骥却从没有出现过,刘子骥好像就是那理想一般,让人不断的寻找,而往往就是以找不到这个结局收场。导演在此处想要告诉我们的大概就是这样一种心境吧。

最后,我想要说,作品和现实还是不一样的,现实往往比作品表达的更复杂,更残酷,但是我们不得不应对。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更高于生活。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暗恋桃花源记观后感篇6

一直想要去看《暗恋桃花源》这个话剧,昨天终于如愿以偿,看完之后除了感叹之外,还有兴奋,借此写个观后感,表达下我心中的所想。

?暗恋桃花源》这本身是两部话剧结合在一起的,一个是喜剧桃花源,一个是悲剧暗恋;桃花源是在一个是在桃花盛开的地方,暗恋是在一个是在病房里回忆过往情事,本身是毫无关联的两个剧组结合在一起,但是却能碰撞出火花,造就经典,给观众带去欢乐。两个故事之间有共通性,有对比性,给观众带来笑声的同时,会产生思考,悲喜交错的舞台令人叫绝。

?暗恋桃花源》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是相关的,当时人们的生活很乱,作者通过用舞台的方式表现出来,道出了人们的心声,社会情绪得到了释放,《暗恋桃花源》与当时的社会现象相呼应着。但是一个好的剧本,当然也需要好的演员进行演绎。通过演员的表达可以更生动的传达作者的思想,让观众更直观的感受其中的魅力。

?暗恋》中虽没有什么高深的台词,都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对话,就是这种真实的源于生活的表达,才能让观众感受其中。

?桃花源》是喜剧,显然是要给人们带去欢乐的,简它以其夸张的语言和搞笑的表演形式,用古代的故事讲述现代生活,穿越古今,杂糅并取,其中有很多的笑料。

剧中的乱,不仅是两部剧之间的交错之乱,还有舞台上捣乱的女子、关门的看管员、突然冲上台指导的导演和幕后工作者的滑稽,正是因为这些人,带来了不一样的戏剧的效果。

虽然是喜剧和悲剧的结合,但其中所表达的爱情,都会引起观众的思考,不管是热烈数十载,还是为爱所累,这些在生活中也都是常有的事情,爱情本身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整部剧看下来没有轰轰烈烈的对白,没有华华丽丽的结尾,结尾情人之间虽然爱意浓厚,却只是简单的问候,给观众无限的遐想。

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带来的4篇《暗恋桃花源的观后感》,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暗恋桃花源记观后感篇7

一个舞台,两个剧组。说是一场闹剧,或是一次深深的感动。

身穿白色旗袍的云之凡坐在秋千上,缓缓说着全剧第一句台词:“好安静啊,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安静的上海。”声音在响起的那一瞬间,突然觉得舞台好空旷,仿佛就这样走入了那个年代,那个有关上海的泛黄的记忆。

秋千,好像是古典世界的一个符号,带着浪漫主义色彩。那个坐在秋千上的女孩,也成为了江滨柳一次次回眸时凝望的焦点。在舞台上,一个秋千,就营造了那个回忆里无比清新的场景,提示了故事发生的依靠的物质空间。秋千,象征着一种古典浪漫的感情,带着青涩的暧昧,和未知的憧憬。年老,江滨柳和云之凡之间的情书,好像是遥远却难以舍下的梦。江滨柳在病房中一次次回想着在上海那梦一样的回忆,可现实中的那个云之凡已老去。那个在秋千上摇曳的梦远去了。

但是,嬉闹之间,又含深意。在舞台上的那个井是一个神秘的符号。老陶一进入桃花源便遇见桃花源中的那对白衣夫妇。如果说能够把水井看成桃花源的象征,那么,寻访桃花源在另一种层面上讲,能够理解成人类想回归最原始那最初的自然状态。因为从现实来看,井象征着一种简单安然的世俗生活。不是当下杂乱无序的生活,那是我们想象中古代的日常生活,是一种平凡却幸福的日子。我们理想中的古典式日常生活,就应像白衣夫妇那样,悠然和睦,岁月静好,在风景如画的地方安然地生育后代。然而现实却是活在古代却毫无古典浪漫的老陶春花袁老板,或是苦苦守望着早已破灭的古典感情的江滨柳和云之凡,或许还有江太太。在本剧的高潮部分,即两部戏同台演出的段落,“井”成为了两个剧团现实场地的分隔物。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分隔物何尝不是联系物呢,联系着《暗恋》和《桃花源》,杯具和喜剧,戏剧和真实,古典和现代。这种强烈的比较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好像哪里缺了一块,就像那一块尴尬留白的空白幕布。剧中,“桃花源”导演“袁老板”发现布景上的一棵桃树只剩下??

片空白,而舞台上又莫名其妙地多了一棵桃树时,十分恼火。他叫来美工小林。小林说,这叫“留白”。“留白?”导演立刻挠头。小林说:“这留白很有意境的啊!”“意境?”这两个本是表示中国传统艺术与美学理论的最高境界的概念,可导演的疑问句式的“重读”,就表达了他对这样的古典概念的怀疑态度与不理解,或者是对现实的一种质疑。最后,百思不得其解的他,苦闷地大声喝问:“这棵桃树为什么要逃出来?”与其说这是对“留白”“意境”的询问,不如说这是对老陶离家出走之行为缘由的询问,对老陶离家出走的最根本的缘由的质问。缺了一块的幕布,仿佛在说这才是舞台上故事背后琐碎的混乱的生活。

但是,活在纠结不堪的现实里的人,心里总有一个梦。就像老陶误闯的桃花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没有那纷纷落下的花瓣,或许我们想象不出那种场景。那随风飘落的花瓣,或是是生的梦幻,或是死的绚烂。在那漫天的飞舞中,谁会分清这是现实还是梦境,是欢乐还是忧伤。那个似痴似狂的陌生女人至始至终高一向喊着刘子骥这个代表着“寻找”的名字,发出了痴狂绝望的哀叹和呐喊。那个看似疯狂的女人,就像离开桃花源后再也回不去的老陶,就像苦苦守望着回忆的江滨柳,努力寻找着却再也见不到。寻寻觅觅之中,落花,迷了谁的眼,又落在谁的梦里。

在我看来,舞美的设计就像一件外衣,不是越华丽越美,而是恰如其分的细节美所展现出的优雅。《暗恋桃花源》的舞美设计,就如上方的文字所叙述的,每一个设计都凸显出匠心独具,贴合话剧所要呈现的物质空间和氛围。那么,话剧的语言就应是其灵魂,精雕细琢,从内散发出独特的美感。

相对《暗恋》,我觉得《桃花源》的语言更有爆发力,或者说给我更多更强烈的共鸣。在《桃花源》的第一幕中,老陶在喝不了酒,吃不了饼后发出的感慨。夸张的语言活灵活现的体现出老陶的性格特征和对生活境况的强烈不满。在老陶的生活中,家不再是幸福的港湾,酒不能喝,刀失去控制,饼硬的不能吃,甚至老婆偷人。按老陶的说法,这一切都已经不能再这样称呼了。这几句台词里体现出一种感觉,所有的一切仿佛失去了其本身存在的好处。生活,不像是生活,更像是一种只为存在而存在。另外,在“桃花源”第一幕,老陶家中三人的对话也很有有意思。刚开始,他们说了一些关于老陶打鱼的事儿。之后的对话中,大家都拒绝使用看来较为精确清晰的具体词语,代之以中国人口语中的“这个”、“那个”、“哪个”、“什么”等等。这种台词的模糊化在后面一幕老陶即将归来时春花和袁老板的对话中也有体现。从表面听起来这些话意思很模糊很迂回,但是我们都听的懂,都明白“那个”“这个”中所含的意思,不比具体的词语缺少任何一种应有的蕴含。这种模糊的语言,具有象征性,仿佛能无限扩大,到达另一种深度,比具体的语言更有张力和爆发力。最让我有震撼的是老陶说的“最当初,我们都不是什么。”这好像回到了对人类起源,

人类本质的询问。这句话有着巨大的力量,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还有一点是语言的白话化。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文字作为台词中的一部分,经过改写,加上了一些感叹词和生活化的字词,完全有一种全新的生活气息,脱离了一种文绉绉的感觉。在老陶回到武陵的那一幕时,在桃花源度过了一段纯真烂漫到近乎梦幻的时光的他回到武陵,发现原本如胶似漆,男欢女爱的春花与袁老板已陷入了现实的纠葛和相互的怨怼之中,并没有从此过着想象中幸福美满的快乐生活。从老陶,和春花与袁老板的对话中,我们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出这仿佛是两个世界的人。很喜欢记得老陶说的一句:“这些年来,我发现很多事情,都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看起来好像走投无路了,但是,只要换一个观点,就能够立刻获得一个新的方向。”袁老板回应他的却是:“我觉得很累。”两种风格的台词,强烈的比较,令人哭笑不得之时,也发人深思。有一句话说话剧是语言的艺术。透过语言就能塑造了不一样的人物形象。语言真是奇妙。

记得其中有一句台词:人世间所有飘落的花瓣,每一片都是你的故事。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一个自我的故事。我们在努力生活,我们都在盲乱和期冀中寻找着永恒而真实的生活,谁会最终找到呢?

暗恋桃花源记观后感篇8

劳动节,我驱车前往南京,观看期待已久并错过数次的话剧《暗恋桃花源》,这部话剧是世界华语剧坛的当代经典,自1986年首演以来,倍受观众、戏剧界及媒体的好评。根据舞台剧《暗恋桃花源》改编的同名电影由林青霞、李立群、金士杰等领衔主演,在第43界柏林电影节和第5界东京电影节获奖。

剧情内容大致:一座空旷的剧场里,一个剧团在排练一台叫《暗恋》的舞台剧——抗战胜利后,江滨柳在上海与云之凡结识,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但这对情侣因内失散。江滨柳到了台湾,十年后结婚,日子也过得平安,但几十年来心中一直无法忘怀年轻时那段最美丽的日子。一直等到两岸交流开放,江滨柳正式托友人到大陆打听云之凡的下落,才发现当年云之凡也离开大陆到了台湾,而他却一直不知道。现年已老、住在医院的他使出了年轻时的大胆精神,在报纸上刊出一则寻人启事、寻找云之凡、寻找他早已失去的梦想....

这段故事是《暗恋》剧团导演自己的爱情故事。他好象在潜意识里让自己失去的梦想再现舞台,他随时陷入自己的回忆,随时对男女主演表示不满,而他们虽然努力也不能完全体会导演的意境。

当戏正排得起劲时,另外一个剧团也来到剧场,打断了《暗恋》的彩排。他们说场地是他们订的用来排练古装戏剧《桃花源》。这个戏很大胆的改变了晋代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无能渔夫老陶之妻春花与房东袁老板私通,老陶一气之下往上游打鱼去,不小心进了“芳草凄美、落英缤纷”的“桃化源”。这地方的百姓是古代避战住进去的,对当时发生的事一无所知。在这仙境中老陶遇见了一对与春花、袁老板长得一模一样的夫妻。他起先痛苦万分,后来慢慢学会如何与他们相处,过着快乐的日子。可是他仍然不能忘记春花,最后他决定回去带春花一起去美丽而遥远的“桃花源”...

两个剧团在同一个舞台上相撞,混乱一片,又找不到剧场管理员,只有你争我夺,一会儿是《暗恋》演出,一会儿是《桃花源》的演员在对白。渐渐地,冲突与矛盾开始融合,两出戏同在一个舞台上演出

其中一名不知哪里来的白衣神秘女子在剧场中游荡,四处寻找一名叫“刘子骥”的人....

这台剧目,严肃中不段闹出笑话,打闹中又引出许多严肃的主题,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起哀乐,生活中谁没有几件伤心的事,谁不是常以笑面示人。

在看到这出戏的最后一幕,我流泪了,江滨柳和云之凡苦恋了40年之后才相见,数十年的思念,一世的情愫,满腹的话语,只在两行热泪中对视彼此,一切尽在不言中......

暗恋桃花源记观后感8篇相关文章:

桃花烧读后感精选7篇

世有桃花读后感参考6篇

桃花水的读后感优秀7篇

桃花水的读后感推荐7篇

桃花与蟹读后感模板5篇

桃花与蟹读后感优秀7篇

桃花作文优秀5篇

桃花的作文精选5篇

桃花的作文5篇

桃花的作文模板5篇

暗恋桃花源记观后感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