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残奥会观后感优质5篇

时间:
dopmitopy
分享
下载本文

优质的观后感是需要结合影片的相关情节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每次我们观看完一部影片后,应该有很多感受,可以书写一篇观后感,下面是好文档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北京残奥会观后感优质5篇,感谢您的参阅。

北京残奥会观后感优质5篇

北京残奥会观后感篇1

来到北京后,李亚亚首先被派到以雪上项目为主的张家口赛区,参与运动员器材的调整和修复服务。据他介绍,目前张家口赛区的器材处每天9点开始服务,一直延续到下午比赛结束,“这几天比赛密度不大,基本到(下午)2点半或者3点就结束了。”

这几个比赛日工作下来,李亚亚最大的感触,除了选手的拼搏精神,还有器材维修中细节的重要性。“上周日,刚刚夺得冬残奥会越野滑雪女子长距离(坐姿)金牌的杨洪琼来调整器材,她希望我们将她的冰椅调宽一些。”李亚亚回忆,他和几个同事很快量出了器材的尺寸,并就不同方向的使用感觉,乃至固定螺丝所在的位置,与新科冬残奥冠军进行了细致地探讨。“到了赛场上,真正和器材为伴的,还是运动员,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尽量把每一个与器材有关的细节都做到最好。他们站上这片赛场,已经非常不易,我们作为服务人员,也要将心比心,争取让所有选手带着希望来,带着笑容离开,真正享受奥运会的旅程。”李亚亚说。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不仅让运动员有了参与奥运、享受奥运、感知奥运的机会,也让全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对于这一点,李亚亚有着最深的感受。

“来北京的飞机上,我旁边坐的是一位来自芬兰的同事。”李亚亚回忆,飞机落地时,这位同事被北京的景致震撼了,“受制于媒体报道和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其实有不少外国朋友对中国的情况并不了解,这次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李亚亚说,从国内航空公司的服务,到机场冬奥会专属通道的设置;从宽敞方便的接送巴士,到良好的住宿和餐饮条件,都将这些年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和不俗的大赛承办能力,展现给了更多朋友。

“这次我们的团队里有30多个外国同事,他们回去之后会把看到、感受到的一切告诉身边的亲友,这背后至少有30多个家庭,再经过辐射,影响的面可能更大,”李亚亚说,他相信2022年冬残奥会后,会让更多人刷新对中国的印象。

北京残奥会观后感篇2

激光刻印在舞台,清晰勾勒出冬残奥项目的形象轮廓。这一刻,残奥运动员赛场上的精彩瞬间,在“留声机”上不断重现——

42岁的加拿大选手布赖恩·麦基弗连摘三金,以16块金牌追平冬残奥男子金牌纪录,用卓越的表现诠释着拼搏与热爱;中国队选手纪立家、王鹏耀、朱永钢、张义琦包揽残奥单板滑雪男子障碍追逐ul级比赛前四名,一举创造历史;57岁的比利时运动员琳达·勒邦和女儿搭档完成比赛,追梦的道路上温情流淌……

一次次奋力跳跃、一次次全力冲刺、一张张真挚笑脸,来自全球的.近600名残疾人运动员在赛场上不断挑战极限,用行动表明身体残疾并不阻碍前行的脚步、无法阻挡奋进的征途,谱写出一曲生命赞歌。

“两个奥运、同样精彩”。体育弥补人生缺憾,铺就圆梦之路。世界各地的残疾人运动员在这里共享体育运动带来的激情与欢乐,他们展现出来的竞技之美、精神之美,鼓舞着在生活中勇毅前行的每一个人。

国家体育场内,雄壮的国歌声响起,五星红旗缓缓升起。中国观众齐声高唱,激荡着自信与自豪。

北京残奥会观后感篇3

今年的二月对于一些“体迷”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作为一个小体迷的我,还不到10点钟,就守在电视机前了。我把节目调到cctv—5,看着主持人对前几届冬奥会的介绍,看着回顾中的杨扬在长野冬奥会中为中国打破奖牌“0”的突破,看着申雪与赵宏博为中国在一次次大赛中取得金牌……我不禁对此次冬奥会充满了希望。

午夜到了,体育场内的开幕式开始了,而我却注意到了体育场外面也很热闹,没有办法参与开幕式本身,并不等于不能分享那份喜悦。在围聚在隔离栏前的人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统一着装的团队,他们来自波兰!

这群波兰人每看到有运动员的车经过就会高喊“波兰、波兰”并唱起旋律感极强的歌曲,配上整齐划一的口哨声,的确是声势夺人。如果看到搭城演员的大巴车,他们又会友好地喊起东道主的名字来。

团队的负责人亚当是个英俊热情的青年,他说他们这个团队有将近50人,都是来自波兰的冰雪运动者,他们要在都灵待到冬奥会结束,好好过一次“冰雪瘾”。

我看着场外新闻,又想想体育馆内,我轻轻吁了一口气,真希望中国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北京残奥会观后感篇4

在主火炬熄灭前,象征13届冬残奥会的13套定音鼓,呈圆形向心排列,极富力量感的鼓声就像残疾人自强不息的脉搏。而在定音鼓构成的表盘上,奔流不息的时间形象越发清晰,一帧帧饱含深情的赛事瞬间呈现在“留声机”中。

定音鼓是交响乐队中的基石,但通常用于背景效果和加强节奏。沈晨说,单由定音鼓演奏的音乐作品少之又少,而由13套定音鼓写就的作品,还要有旋律,则是难上加难。“这次年轻的作曲家历时三个月完成,在音乐领域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准。定音鼓的声音与秒针的‘滴答滴答’声完全吻合,在不断推进、延展的过程中,希望大家记住主火炬即将熄灭的这一刻。”

在盲人少女用小提琴演奏的《雪花》旋律中,空中的“大雪花”主火炬缓缓熄灭。这时,表演停歇,“唱针”缓缓推出,“留声机”上的唱片也停止转动。“有几秒钟的完全静止,我们希望传递出曲终人未散、余音绕梁犹不绝的感觉,让大家停留在这个记忆中。”沈晨说。

浪漫的氛围里,盲童合唱团延续着《雪花》的旋律,一位盲人小女孩在纯洁的冰雪世界里捧起明亮的雪花“火种”,这时“留声机”浮现雪花绽放的倒影和“北京20xx”的字样。“这张唱片就成为了整个冬残奥会闭幕式的经典瞬间,也成为了‘双奥之城’最终落幕的经典瞬间。”

北京残奥会观后感篇5

伴随着唱片的转动,唱片上逐渐显现出运动的人物造型。随后,一个个赛场瞬间呈现了出来。北京冬残奥会的精彩,就是由这样的一个个难忘的瞬间组成,北京冬残奥会的记忆,就是由这样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生动的故事构成。

在赛场,所有人都是胜利者!“我们延续了冬日暖阳的设计主题,用胭脂粉与冰雪蓝两种色彩营造温暖氛围。”冰雪蓝呈现冰雪运动的空灵与清澈,胭脂粉象征温柔、希望、包容与乐观。此外,云水蓝、丹紫红、宝石蓝、柠檬黄等明亮色彩作为辅色加入,让暖意更加浓郁、饱满和明媚。

“这也代表了在色彩斑斓的世界里,残疾群体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拥有不息的生命力,也怀揣着对更美好生活、

更包容世界的不懈追求。”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科技美学的融合,用“简约而不简单”的表现形式,成为手册的亮点。在各代表团旗帜入场与向志愿者致谢环节的页面中,放射性的线条构成了千姿百态的、绽放的花。“观众可能看不出花朵的品种,这正是我们想达到的效果。”夏小奇解释,花朵的图形既是残奥运动员奋勇拼搏的身姿,也是志愿者默守岗位的身影。

在爱的感召环节的页面设计中,橄榄枝的枝蔓顽强地向前伸展,寓意爱和和平。中国式的浪漫带给世界以震惊,随着冬奥的圆满结束,北京冬奥产生的影响将持续扩大,愿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的温暖时刻,留存为永恒的记忆。到了和雪容融说再见的时候了,你是否会不舍?是否会留恋?

北京残奥会观后感优质5篇相关文章:

北京观后感通用7篇

北京观后感模板7篇

唱给北京读后感7篇

《北京的春节》书读后感6篇

去北京的读后感8篇

冬奥会作文600字5篇

冬奥会冬残奥会心得体会7篇

冬残奥心得体会精选5篇

东残奥心得体会推荐5篇

小学生观看冬奥会心得体会5篇

北京残奥会观后感优质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43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