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观后感着重表达的是自己观看后的感受和感悟,写观后感是为了记录下我们从作品中得到的感悟,以下是好文档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诗词观后感作文6篇,供大家参考。
诗词观后感作文篇1
中国是诗词的国度,五千年的历史沉淀让诗词愈加美好。古人云:“诗言志。”用诗可以表达出伟大的志向(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无尽的思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鼓励的自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翻开一页页中国诗词,我们可以从中欣赏到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黄昏雄奇壮观的美景;可以感受到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可以领略到苏轼的“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超脱的胸襟和“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的.豪迈的乐观主义精神;可以汲取到“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的催人奋进;可以体会到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缠绵悱恻和凄婉动人……中华诗词,以其独特的魅力,传诵千年,流芳万古!
人生自有诗意,生活不止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让我们与春天为伴,与青春为伴,与诗词为伴,闲遐之余,坐下来好好欣赏我国星汉般灿烂的诗词歌赋,一定会让我们的内心有所催发,唤起我们对生活的无比信念、感恩和热爱!让我们在中华诗词的浩瀚知识海洋中,遇见最美好的自己!
?中国诗词大会》共十场对决。从百人团到选手,从嘉宾到主持人,所有人都深刻地展现出了什么叫真正的“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就是中国诗词的强大魅力!大家都是由衷地热爱诗词,是在交流中华文化,而非仅在比赛,这也正是节目叫“大会”而不是“大赛”的原因。许多网友也感叹,看了《中国诗词大会》,才知道原来诗词那么有趣,中国诗词歌赋真是让所有语言都默然失色的存在!
孟浩然说:“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既然仰慕“诗仙李白”,就让我们追赶他;既然向往“诗圣杜甫”,就让我们追赶他;既然崇拜“诗鬼李贺”,就让我们追赶他。赵翼说得好:“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生于水而寒于水。”诗词是美妙的,让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领悟出人生的美妙!
诗词观后感作文篇2
这天,我们一家人早早地洗漱完毕,围坐在电视机前,等着看晚上八点开始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等啊,等啊,终于等来了!首先上场的是主持人董卿老师,她首先介绍了节目现场的两位点评老师、百人团及场外的预备团,并介绍了节目的基本规则,接下来就是正式比赛了。
比赛的第一个环节是个人追逐赛,由四名选手依次上场答6道题,击败百人团成员数量最多的选手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的比拼。在四名选手中,我最看好的是来自少儿团的陈滢,因为他比我大不了几岁就能站在这个舞台,实在是厉害,我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第一题是从九个字里识别一句五言唐诗,陈滢的答案是“小时不识月”,虽然答对了,但百人团成员也都答对了,这意味着一个人都没有击败,我为他担忧起来,甚至我心里都开始有点紧张了。这时,董卿老师为他加油鼓劲道:“没关系,剩下还有5道题目呢!不到最后,一切皆有可能!”陈滢的心态则明显比我要好,他说:“百人团答得这么好,我也为他们高兴和自豪,因为我也曾经是百人团的一员!”引起现场一片热烈的掌声。幸运的是,在接下来的5道题目中,陈滢的答题效果非常好,最终从四名选手中脱颖而出。
第二个环节是攻擂资格赛,陈滢的对手是百人团里答题准确率最高的那位选手。双方在飞花令、超级飞花令和诗词接龙中比拼。虽然陈滢的对手已经两次登台,经验更为丰富,但陈滢也沉着冷静、不甘示弱,最终赢得了攻擂资格。
最后一个环节是擂主争霸赛,擂主靳舒馨一上来就对陈滢赞不绝口:“他是首个成为攻擂选手的少儿团成员”。不过,正如后来主持人所说的一样,陈滢毕竟是首次进入擂主争霸赛,经验相对缺乏。比如,在一道图画线索题中,陈滢虽然抢到了答题机会,但却搞错了“日”字的位置,错把“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说成了“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最终陈滢还是没能击败靳舒馨,没能成为“首个成为擂主的少儿团成员”。就这样,一场精彩的诗词大会就结束了。
陈滢真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以后也要多读诗词,也希望更多的小朋友们多读诗词。希望经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产生一位“首个成为擂主的少儿团成员”!
诗词观后感作文篇3
今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了诗词大会。
随着主持人董卿的一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欢迎来到诗词大会。”
比赛开始了。经过了激烈的个人追逐赛,《诗刊》编辑彭敏从选手团中脱颖而出。站到了和上一期的擂主——外卖小哥雷海为对决的位置上。他们将争夺本届诗词大会的冠亚军。
在比赛还没有开始之前,我们都认为这场比赛应该没有任何悬念,赢的一定是彭敏,因为他不仅经验丰富,而且还是《诗刊》的编辑,曾经三次登上了擂主的宝座,实力不容小觑。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我们大吃一惊,在图片线索题中,彭敏求胜心切,导致了两次抢答错误,把两分拱手送给了对方。更值得称赞的是雷海为,当绘画老师康震刚画出一扇窗户、一座山和一个人时,他果断地按下了抢答器,脸上虽然还有一丝紧张,但落落大方地说出了自己的答案——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他的话音刚落,台下立刻传来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主持人董卿大声宣布:“回答正确!”雷海为出色的回答令绘画老师康震十分惊讶,他便问雷海为:“我只画了扇窗户,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呢?”雷海为沉着地回答道:“我看到了窗户是朝西开的,因此联想到了这句诗。”听了这句话,点评老师都赞叹不已,我也不禁对雷海为肃然起敬。在接下来的比赛中,雷海为大显神威,最后以5:1的对绝对优势赢得了比赛,夺得了诗词大会的总冠军。
随后我们从主持人那里了解了外卖小哥雷海为的一些事迹,这让我对他更加敬佩。雷海为是杭州的一位送外卖的小哥,他家里很贫穷,每天住在一个不足80平米的小屋子里,因为没钱买书,所以他每天会去书店里翻阅诗词,并加以背诵,然后回家默写下来。每时每刻,他的身上总会带着一本书——唐诗300首。这样他在业余时间里进行了大量的诗词背诵,将时间一点一点利用起来,终于13年后迎来了生命的春天,在中央电视台的舞台上大放异彩。虽然他在物质上是贫穷的,但他的灵魂是富有的。诗词可以滋养他的心灵,陶冶他的情操,这是多少金钱也买不来的。
雷海为用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有恒心,有毅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失败的理由。
诗词观后感作文篇4
正月里,我爱上了一档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人生自有诗意。”这是主持人董卿老师常说的话,也是我喜欢这个电视节目的原因。当选手答题开始,宁静幽远的古风音乐便响了起来,配上绚丽的水舞台,可谓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感觉身心都被陶醉了。不一样的心态,不一样的诗情,不一样的人生!
?中国诗词大会》中可谓是人才济济。上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下到稚气未脱的孩童,高手如云。有满足了大家“对古代才女所有想象”的高一女孩武亦姝;擅长用文言文写作的初一学生叶飞;满腹文采的北大工科博士生陈更;还有伶牙俐齿的王若西。
其中,第九场的二号选手白茹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白茹云是一个朴实、乐观、坚强的人。她的一生,充满了坎坷。
白茹云和诗词的最初结缘,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她的弟弟小时候脑子上长了一个瘤,发作的时候,就使劲打自己的头,打得头都破了。白茹云这个长姐就在这个时间给她的弟弟背诗,弟弟听了,便安静下来。弟弟再哭再打头,她便再背。她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积累古诗词的。
白茹云在六年前也生病了,得了淋巴癌。为了做化疗,为了省24元车费,她放弃直达的车,早晨5点起床,辗转5小时,转车来到医院治疗。更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她竟然坚持把一本《诗词鉴赏》看完了。做完化疗,她五官都有些退化,可她依旧自信地站在舞台上讲完了这么催人泪下的故事。大家都忍不住落泪了,而我们可敬的白茹云却笑着说:“我现在已经不觉得有什么了,每个人都要经历一些波折,这都不算什么。”我对她敬佩得五体投地。我想,此时,只有一句话能形容她了,“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我又想起了董卿老师看见在温暖的会场,白茹云还穿着那件厚厚的羽绒服时的表现。而对于董卿老师的疑问,白茹云并没有十分惊讶,反而很淡然地说:“还是保险一点吧,身体重要,我已经不在乎美丑了。”
喔,可爱可敬的白茹云又怎么会丑呢?就如董卿老师说的那样:所有能看到的美,都是暂时的,表面的。而这种表面上能看到的美对白茹云来说,根本无所谓,也不重要。她经历了这么多别人难以想象的事但还是和其他选手一样阳光,一样优秀。她轻轻松松答出了题目,这是大美啊!
?中国诗词大会》中这样的人还有许多:为了照顾母亲回乡的王铁隆,在自行车摊前与大家探讨故事的王海军……他们是平凡的人,却做着不平凡的事。他们很美,他们是我们的榜样!
?中国诗词大会》不仅让我遨游诗海,驾驭知识的航船,更让我感受到人间大美。“腹有诗书气自华”,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去努力,胜利之神就会向你招手。正如那句诗所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诗词观后感作文篇5
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数不清的成语,各式各样的字词和从古至今人们都喜爱的诗、词,都是我们中国人智慧的结晶。我国为了将这些智慧传承下去,举办了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谜语大会、诗词大会等。这次,我就观看了诗词大会。
周五晚8点,诗词大会准时开始了,我拿着本子,准备跟着选手们一起答题。我跃跃欲试,看我能答对几道题。
这次参赛的选手有单计环、吴空、李四维、顾世宝。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李四维。
李四维非常厉害,他能背一万首诗,自己还创建了一个诗社,非常牛。他答的是4号题,对于他来说,简直轻松到不行。我却答出不了多少,总是“摔跤”,跟不上他的节奏。最终,他以答对8题就一百八十多高分夺得了和上期擂主李子琳挑战的机会。
激动的擂主争夺赛开始了,首先是根据图来猜出诗句。第一题开始,图慢慢地显现了出来,是一个人,举着一杯酒在月亮底下……我正想了《月下独酌》。却紧张到蒙了,忘了是其中的哪一诗句。李四维却从容按下抢答键,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一拍脑袋,这才想起来,慢了半拍。
但是了李四维在第三题失误了。原本答案是“自称臣是酒中仙”,李四维却说:“自言臣是酒中仙”,一字之差,将分数拱手让给了李子琳。
李子琳收到了“意外礼物”后,愈战愈勇,连续答对3题,反超李四维。李四维也不甘落后,最后反超,夺擂成功!
看完了这个节目,我感慨万千,在几十道题中,我只答对了十七道。我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必须不断学习,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诗词观后感作文篇6
“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自从前年,我着迷上收看《中国诗词大会》。因为“诗词”是中国文化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人的精神礼赞。几乎每期,我都会准时收看,偶尔错过,我也会想方设法地回看。
前几天,激动人心的《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总决赛在观众的期盼中落下帷幕。赛场上从百人团到选手,从主持人到嘉宾,都展现出“腹有诗书气自华”。参赛的选手身份不尽相同,从少年学童到花甲老翁,都是饱读诗书、充分展示各自的丰采。
决赛中,选手们更是大显神通,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宋词、元曲到现代诗词,选手们个个妙语连珠,从容应对;而嘉宾大学士的精彩点评更是引经据典、满腹经纶,令人钦佩。北大工科博士陈更连续四年14次登台,她希望享受过程,遇见更好的自己。在总决赛当晚,第一轮个人追逐赛陈更就拿下全场最高分;在随后上演的最难“飞花令”中乘胜追击,还在“成语飞花令”比拼中一次性说出了“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样带有两个成语的诗句。最终一轮比拼,陈更一度出现了抢答时过于心急的毛病,但很快沉住气,稳扎稳打拿下比赛。最终,以5:2的成绩证明了自己,稳夺桂冠。天道酬勤,无论何时,人生真正的对手的确是自己。
竞赛中的诗词有难有易、有雅有俗,有填空引句,有挑战对诀。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飞花令”还节,因为它可以考验选手的日常积累和随机应变能力。业余时间,我也经常和妈妈练习“飞花令”对诀,尽管妈妈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可用不了几个回合,妈妈就拱手投降,成了我的手下败将,那时,我的得意之情不禁溢于言表。
我问妈妈:学诗词有什么用?妈妈告诉我诗词可以让你的眼中有更多的风景。同一个世界,每个人看到的是不一样的颜色。诗,用来装扮你的世界。诗,让你在塞北看到“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在江东看到“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去农舍“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上船家“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另一个好处,不在当下,在独自渐行渐远的路上,诗词陪着你,就像夜空里的星星,微弱但让人不再那么孤单。独自前行,得意时“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落寞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思念时“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分别时“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杨花起时,看“春色三分,两分尘土,一分流水。”;桂花落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中国诗词大会》每一场都是文化盛宴,它深深地吸引着我跟随它的脚步去体验欣赏。每场比赛结束的时候,我都会依依不舍地沉浸在比赛的气氛中,真是“意犹未尽,回味无穷”,迫不及待地期待着下一场的比赛。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参予其中,把这些博大精深的国学文化传承下去,唤醒人们对“诗词”的热爱。
诗词观后感作文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