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为了记录下个人在读书后的感受而书写的,为了更好地记录自己的阅读感悟,读后感的写作是不能忘记的,下面是好文档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中华老故事读后感7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华老故事读后感篇1
?中华美德故事》这本书是我喜欢的书之一。因为书里告诉了我们很多美德,而这些我都没有。所以,我从里面学到了很多,比如节约、尊老爱幼等等。但让我深受感动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人,家里很穷。除了妻子儿女需要照顾,还有一位老母亲。但是,他却把老母亲伺候得非常好,什么好东西都留给母亲,同时还教育孩子们事事都不能让奶奶生气。所以,奶奶身体非常健康,和他们生活了许多年,而他们的也非常幸福,让邻居们非常羡慕。
读了这个故事后,我感到非常惭愧。因为有一次,妈妈买了一双新鞋,我见自己没有,便不高兴。可没想到,妈妈的鞋子早已坏了,而自己还有好几双好鞋呢!当我知道真—相后,心里非常后悔,想到妈妈起早贪黑,而自己却一点都不为她着想,更不要说孝顺了,与书里的那个人相比,自己是多么的渺小啊!
从那以后,我就开始懂得尊敬老人,孝顺父母了。弟弟在我的带领下,也越来越懂事了。
当我看见穷孩子被人欺负,有一个青年挺身而出保护穷孩子,自己却被打得遍体鳞伤时,我是多么崇敬那位青年人呀,我想对他说:“谢谢你,你是一位伟大的人!”
当我看见有人对待花草非常认真,把它们照顾得像自己的亲人,真诚的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时,我多么像对他说:“谢谢你,因你的真情付出,花草会开得更加灿烂。你是大自然的使者。”
当……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只是我没一一介绍。其实我们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德,也不缺少具有美德的人,只是我们缺少的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颗信任别人的心灵。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有许多许多,现在就要靠我们来发扬光大。
同学们,行动起来吧,用我们的行动来践行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吧。
中华老故事读后感篇2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本好书可以给人聪明才智,也可以给人心灵上的震撼。《中华美德故事》无疑就是这样的书。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个礼仪之邦,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数不胜数,源远流长。在道德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值得推崇的历史人物层出不穷,他们的道德品质深深影响了中华儿女。书中启迪人生的经典故事,令我读后颇感触深。它似一面镜子,时时对照自己的行为,对我们以后的道德观的树立、有很大的影响。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要算毛主席的故事。毛主席从小就胸有大志,11岁便远走他乡求学,走之前他给父亲留了一首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向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求学的时候,毛主席夜以继日的学习着课本知识,而且能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样使得毛主席见多识广,知识面不断拓宽。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时,他立下的志向又激励他一步步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带领中华民族抵抗日本的侵略,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读了毛主席的故事让我知道,我们从小就要胸有大志,不能被一些蝇头小利所收买,还要从小努力学习知识,要像钉子一样不断钻研。“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最近中国和日本为了钓鱼岛的主权问题紧张的对峙,中国就是没有强大的海军作为后盾,所以才遭到日本人的欺负。我们要青少年现在正是读书的大好时光,就应该努力学习,练好本领,长大后就像毛主席那样为保卫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华老故事读后感篇3
大家一定都非常爱自己的祖国吧,我也一样。在我家中有一本《中华美德故事》,其中爱国篇里的《屈原投江》令我印象尤为深刻。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屈原的国家将要灭亡了,于是爱国的屈原便向皇上提请了改革的建议,可皇上不但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反而听信了馋言,将屈原流放。后来,屈原的国家灭亡了,他悲愤不已,不愿做亡国奴,最后投江自尽。这其中屈原的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就是他在投江时说的:“我宁可葬身鱼腹,也不让低俗的尘垢来沾染我洁白的操行!”
正是屈原的这种精神令我感动。他因为爱国,才向皇上一次次地提请改革,他因为爱国,才牺牲了自己的生命。难道他这种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是祖国培育了我们,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虽然我们现在不用像屈原那样为国牺牲,但我们一样要好好学习,用自己的双手与智慧去创造祖国美好的明天,让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中华老故事读后感篇4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好书,书名是《中华美德故事》。这本书讲了许多中国古代杰出人物的美德故事。如陆绩怀橘、温席侍母、曹操自勉、苗岭女杰等,每一个故事都能让人深受启迪。
这本书里的每一个人物都都有自己的美德:在闵骞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父亲为了照顾小闵骞,就又娶了一个妻子,谁知后母很坏,冬天不让他穿暖,还经常打骂他。这事被他父亲知道了,他父亲要把后母赶走,闵骞还为她求情;王祥的后母对他很不好,但他却不记恨后母,还非常孝敬她。有一次,后母生病了,想吃鲜鱼,但那时候是冬天,已经没有鲜鱼卖了,于是,王祥就到了河边,脱掉衣服,用自己的体温使冰融化,终于捉到了两条鲤鱼。后母终于被王祥的孝心感动了。
读了这一个个故事,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想想自己平时在学校里,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跟同学斤斤计较,过意不去,甚至闹别扭、吵嘴;在家里,我和弟弟一起玩耍,又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发生不愉快。和书里的闵骞、王祥比起来,我想,我的心胸真是太狭窄了!
有一句俗语说得好: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那时候我知道退让一下,我和同学、好朋友之间就不会发生那些不愉快了。的确,待人要宽容,同学能在一个班级里学习是一种缘分,人与人能成为好朋友,更是一种缘分。
和善待人、宽容待人,是我们从小就要学会的。这是做人的根本。
中华老故事读后感篇5
前不久,我看了《中华美德故事》中的爱国篇。其中,《大禹治水》这篇历史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主要内容是这样的:很久以前,天下发了大洪水。大禹的父亲鲧被派去治水。但由于鲧治水不利,大禹继承了父业。在治水过程中,大禹遇到了种种困难,但都一一克服了。三次路过家门,他都没有进去一次。经过十三年的努力,大禹治水成功,老百姓又过上了安宁的日子。
大禹坚持不懈,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令我们敬佩,更值得我们学习!我想:我们作为小学生,应该学习大禹坚持不懈的精神。在学习上,我们遇到了难题,不应该退缩,而是要迎刃而上,以问同学、问老师、上网查等办法解决。在培养兴趣爱好时,也要坚持下去,要不然肯定是一事无成。在舍小家、顾大家方面,一部分干部做得很好,一部分则有愧“人民公仆”的称号。比如,在512大地震时,有些干部在不知家人死活的情况下仍然在全力救援受灾群众。可还有些当地干部,为了中饱私囊,在灾后居然贪污救灾物资,搜刮当地人民财产,难道他们就不愧疚?难道他们就不脸红?我真替他们害臊!
我暗暗立志,一定要以大禹为榜样,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发扬坚持不懈的精神;长大后,时刻牢记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为祖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华老故事读后感篇6
今天,我读完了《中华美德故事》这本书,觉得其中《孔子好学不倦的故事》,对我的启发特别深。
这个故事介绍了孔子的好学精神。孔子60岁了,还要拜师学琴。他学琴与别人不同,别人总是迫不及待地要求学新曲子,往往一首曲子只学两三天。可是孔子学一首曲子埋头一练就是十天,明明已经弹熟了,还是不肯换新曲。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孔子不但要把曲子练熟,而且还要通过曲子的旋律来揣摩出曲子的精髓和作品的人品、个性、精神甚至风貌。孔子的好学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他的老师。
看到这里,想想自己,我感到非常惭愧。有一次,我碰到了一道难题,怎么也想不出该怎么做?这时,我突然想起一本参考书上有这道题的答案,就不懂装懂地把答案抄下来交给了老师。第二天,作业发下来了,我得了优秀,老师表扬了我,夸我聪明。可是,现在翻开本子一看,好像多了一个小黑点。这个小黑点仿佛在问我:“你懂了吗?”我越想越难过。今天我读了孔子的故事,让我又想起了这件事,它提醒我,作为一名学生,在对待学习时不能不懂装懂,碰到困难,应虚心向老师请教。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学习是进步的阶梯,成功的基石,只有勤奋好学,实事求是,才能取得成功。我们现在正是读书的大好时光,就更应该努力学习,长大才能为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华老故事读后感篇7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无数炎黄子孙世代相传,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传统美德。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天才的十分之一是灵感,十分之九是血汗。”综观古今中外,哪一位名人不是通过刻苦努力而成功的?海伦·凯勒,这位致力于文化与教育事业的伟人,一岁半就失去了视觉与听觉,她面对厄运,没有向困难低头,刻苦学习,先后掌握了五种语言。24岁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春秋时期的孔子曾在晚年得到一本少见的《易经》,他一遍又一遍地认真阅读和体会,以至于串联竹筒的牛皮带子都磨断了多次……中华民族的强大就是因为无数勤奋刻苦的人成就了自我,进而成就了国家,年轻的学生也一定要重视学习,打好基础,为中华民族的昌盛而努力学习。家里人对我们唯一的期望就是好好学习。这样我们更不应该辜负家里人和社会对我们的期望。《中华美德故事》真是让我受益匪浅,让我的精神世界得到鼓舞。诚实守信、孝敬父母、为国献身、坚持不懈、知恩图报等等美德,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和发扬。我决心学习这些美德,在以后的日子里以这些美德为准则,不断努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发扬这些美德。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使它成为新中国的精髓和精神财富。
中华老故事读后感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