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界读后感优质8篇

时间:
Surplus
分享
下载本文

读完一本好书后,起草一篇读后感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书上人物的理解,很多人都知道我们在读书之后都是需要写读后感的,好文档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平凡的界读后感优质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平凡的界读后感优质8篇

平凡的界读后感篇1

读完《平凡的世界》,心中涌起一股热辣辣的感觉,有时竟禁不住热泪盈眶。我没有资格对它评述,只有被它感动。纵观全书,我觉得可以用四个词来概括,苦难和奋斗,平凡和伟大,而贯穿其中的是亲情、友情、爱情。讲述了一个平凡人的奋斗历程,一个平凡家庭的奋斗历程。一个农民的生命同伟人的生命具有同样的价值,普通人的劳动同伟人的业绩一样伟大,我能够认识到平凡的人的平凡的生活是最伟大的,能够让我在努力奋斗的同时提醒自己保持一颗平凡的心。

全书字里行间流淌的全是浓浓的爱意,对土地,对父老乡亲的亲情、友情、爱情。特别是孙少平,也是我最佩服的角色。一个出身卑微,家境极端恶劣的农村少年,一个忍辱奋进,不卑不亢的学子,又或者说,农村的孩子,因自卑而上进,以上进求尊严。少平平凡的一生,分化于农田、城市工地,还有煤烟四起的地下坑道中。田晓霞的出现,给了少平的生活更加丰富的内容。关于她的章节,我都会一遍又一遍的通读因为有她出现的时候,总会让人觉得生活充满了阳光,有了她,少平就算生活再苦也还是幸福的。田晓霞是少平的一个梦,她的牺牲,让人认识到这就是生活……总之,世间所有的真情都在这里得到了体现。我想起冰心曾说:“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路长径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凄凉。”这爱情,这友情,再加上一份亲情,便一定可以使你的生命之树翠绿茂盛。

因为有爱,有了温情,有了力量,世界变得如此美丽!生活在平凡的世界中的人们应该感到生活是美好的!

平凡的界读后感篇2

过记过难眠之夜不倦努力,如痴如醉,读完了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最后一页,古人说开卷有益,合上书卷闭起眼睛已发生的故事好像就在昨天,梦幻中,绊缠绕,头脑中难舍难弃,在我那平静如水的心境中激起无数涟漪,荡起层层波澜。

书中主人公孙少安带领一家人,从贫穷“饿着肚子劳动”过日子,一年一年长大,与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田润叶“忍泪分手”,同爱人秀莲相亲相爱成为眷属,艰难过日子,并肩携手,为脱贫致富,不畏艰苦辛勤劳动的经过,深感生活的艰难人生坎坷。

以其弟少平为中心所牵扯的周围一群人和场景,耐人寻味百读不厌。和蔼可亲的曹书记一家人,充满田园风格的信天游,活泼热情的金波一家人,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和回忆。活泼潇洒,温柔体贴的田晓霞的不幸早逝,遗留下的古塔山杜梨树下的盟约,几经海誓山盟梦幻亲爱的人就在身边。“一串银铃似的笑声,笑声远去,消失。”令人心碎,茫然之余,深感人生短暂,生命可贵爱情伟大。最后放弃了多情贤惠的美丽姑娘金秀的爱恋,同师傅遗孀惠英嫂的结合,高尚的人品令人佩服。

合上书卷轻轻思考,虽然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些不顺心,饱受世俗偏见不公平冷遇,与书中人物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在那茫然的心灵深处“一洗尘泥飘飘欲仙了”。勇敢投入生活,潇洒看尘世平平常常过一生。

平凡的界读后感篇3

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以一个不为人知的不平凡的世界,每个平静背后都有激情澎湃,无声有时胜似有声。经过几个难眠之夜,如痴如醉,读完了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最后一页,合上书卷闭起眼睛已发生的故事好像就在眼前,梦幻中,绊缠绕,头脑中难舍难弃,在我那平静如水的心境中激起无数涟漪,荡起层层波澜。

初读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内心就被黄土高原的苍凉与厚重所深深震撼。路遥先生笔下的黄土大地,是与喧嚣的繁华闹市截然不同的一个世界。那里充满了粗犷与豪迈的气息。养育着一代又一代朴素而又勤劳的炎黄儿女。书中主要讲述了双水村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劳耕作的情景,虽贫穷落后,他们却不卑不亢,辛苦且快乐着,给人一种头顶青天,脚踏黄土的踏实感。这种朴素与纯真深深地感染了我。

全书主要围绕主人公孙少平一家生活的变化,双水村的变迁,以及孙少平孙少安兄弟为理想不断奋斗的历程来展开。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孙少平,这个默默承受人生苦难却从不放弃的铁骨铮铮的有志青年。虽贫苦,却不自卑,虽潦倒,却从没停止追逐梦想的步伐。因为他不甘沦为命运的玩偶,他的青春理想也激励着他到外面闯荡世界。典型的西北好汉,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塑造了一个在平凡的世界里却不平凡的形象。

他的家是贫困的,却是温馨的,他的爱情是遗憾的,却是甜蜜的。即使最后为了救人而毁容,也不能动摇他那颗年轻的,与命运抗争的心。另一位重要人物孙少安,从小就背负着家庭重任的他,用肩膀为家庭撑起了一片天,并且带领双水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其中的艰辛与困苦难以想象,但他以勇气与勤劳渡过了难关,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实在可敬。

品读这本书,我对生活与苦难有了更深的认识,很敬佩孙少平兄弟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那个平凡的世界却孕育出了这样不平凡的人,这让我想到了一句话,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即不平凡,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即不简单。

反思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实在是惭愧。一些人遇到一点困难就自暴自弃,轻视生命,丝毫经不起生活的小小考验,对于种种现象实在心痛。因此我们应该学习那种自立自强,奋斗进取的精神,做一个有价值的人。最后,以路遥先生的一句话来结束: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无休止的奋斗,只有认定了目标,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度光阴,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

平凡的界读后感篇4

“不幸,是天才进步的阶梯,信徒的洗礼之水,弱者的无底深渊。”巴尔扎特如是说。

路遥先生笔下的《平凡的世界》,写出了平平淡淡、普普通通的陕北农村世故,还有改革更迭之时的沧桑狼狈,以及一览无遗的喜悦惊喜。

孙少安、少平一家,起初同那时中国千千万万农村家庭一样,被贫困的枷锁压得举步维艰。不幸,仿佛已在孙家生根开花,似乎穷一辈子早已注定。少安、少平不是天才,但至少不是弱者。不管选择致富追求扬眉吐气的方式为何种,他们都打开了枷锁,走进了新天地,走出了一番自己的人生。不幸,不是束缚,反而是一种动力。

我们都活在这般红尘十丈,都是为自己的七彩梦想而奔波的芸芸众生。同时,也是普通的,平凡的世界之人。我们在一次次的奋斗和努力中,收获喜悦与满足,在一次次不幸中选择接受。这便是我们的生活,平凡而又令人感动。在这等平凡的世界做着平凡之事,活出自己的平凡人生。

有人似乎总是想在人海中脱颖而出,似乎总是在标榜着一份孤傲,想做不一样的,不同于众生之人。殊不知,在平淡之中开出七彩之花,这才是精彩的人生。像少平一样,时刻不忘学习,读书,对人对物怀揣一颗感恩之心,不随世俗漂流;像少安一样,时刻不忘本,致富不仅为了自己,更为了同时处于在水深火热之中的贫苦人民,恪守农民之心。我觉得这才是人生,这才是平凡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绝非平庸。

“我们原是自由飞翔的鸟儿,飞去吧,飞到那乌云背后的山峦,飞到那里,到那蓝色的海洋,只有风在飞舞,还有我作伴。”

我们原是鸟儿,自由的鸟儿,贫困并不能束缚住向往大山大海的心。我佩服少平,同时我也想像少平一样,不执于苦,不执于乐。在任何悲欢离散之中,记住自己的梦想,从不动摇,从不被不幸所压倒。老天从不会眷顾不努力之人,就像东拉河两岸的农民一样,不出门闯荡,怎会尝到生活百味瓶的`苦与甜。

一马平川的大道上,平凡的事如四季般轮回继续着。东拉河时而奔腾,时而缓慢,黄土高原上突来的大雨滋润了农民世代相依的土地……

平凡的界读后感篇5

在那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上,生活着那一群黄土般朴实的人啊。平凡的故事同样演绎着经彩,平凡的双水村也有精彩绝伦的篇章。每当月光洗尽铅华,悬挂在用不退色的深蓝天幕,轻轻泻入千家万户。我总想站在山头眺望那一束束黄晕的光从每一个窗口射出,凝思着那每一个窗口下是否都聚着一家人,每一家人是否又都上演着一个个不一样的故事。

“劳动就是幸福”每当我看到这句话就会想起孙少平,想起他在煤矿工作时干的那些又苦又累的活。想起大风大浪过去后这最朴实的充实自己的方法。或许看到这句话也会想起孙少安,那个13岁就辍学中的帮家里中四维持生计的少年。农民的想法是多么的简单,他们不求天不求地。只求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一辈子的辛勤劳作,几亩薄田能在血汗的浇灌下长出些养家糊口的粮食。

一段历史能给一个社会烙下深深的烙印,生活又只不过是漫漫长路上无数瞬间的拼合。“情”是那永远不会脱落的粘合剂。是少安和少平的手足情深?是少安润叶的两小无猜?是润叶向前的苦苦真情?是少安红梅的情窦初开?还是少平喝晓霞的生死两个的海誓山盟?可那又是为什么,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在现实面前屈服了,所有的爱所有的情都在世俗封建里脱胶了。把生活摔的七零八碎,一片片跌落尘埃。

好在没有永远的幸福,也就没有永恒的痛苦。生活就像双水村的流水一样不紧不慢的哗啦啦的流,失落顺水流走了,幸福也随波飘远了。闭上眼,就似乎能看到那一年一度的热闹如春节的打枣节。那红火劲竟压过中秋端午。那一天里,所有双水村的人们似乎忘掉了一年的烦恼和忧虑。人们在山林间随意吼着两声信天游,打下一粒粒肉厚核小的大枣子,笑着唱着闹着。这时的双水村,似乎连空气都弥漫着甜甜的枣香,还弥漫着幸福的味道。

“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路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路长径点缀额花香弥漫”一直记得冰心的这句话。总觉得它美好又梦幻,就像保险箱里的光芒四射钻石,当伸出手指时,触碰的只有一片冰凉。一切美好的可望却不可及!都祝有情人终成眷属,可那历史的烙印就是牢不可催的保险柜,是打不穿的思想封建。少安与润叶,那一对双水村里青梅竹马玩大的童真少年,就因为身份的不等生生把思念埋葬;少平晓霞这对抱负远大的知识青年,在一起谈理想论希望,还有那充实着精神生活的信物书籍,和一本本精致的参考消息,无不寄托着浓浓深情;茫茫大草原上,金波一定还在唱着那首熟悉的曲子“在那遥远的地方,尤为耗姑娘。”天苍苍,野茫茫,哪里有他梦里的姑娘?

茫茫天地,云云众生,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

平凡的界读后感篇6

深秋的午后,暖暖的阳光下,泡上一杯清茶、捧起一本书、抛开城市的喧嚣、忘记工作的忙碌,无非是人生最惬意的事了。在电子产品盛行的时代,能静下心来融进一本书里,品闻着书墨的香气,吮吸着书中的精华,才能真正的体验到读书的快乐。已进入而立之年的我再次翻开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让我读出另一种感悟:它是对命运的抗争、对生活压力的不屈、对世道不公的不服,凭借自己的努力、奋斗为自己和家庭的生存、生活赢得了空间。

故事以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的人生、爱情、事业为主线,反应了中国70年代末80年代初农村的变化,进而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前后的社会巨大的变化,以及人们思想、生活的改变。

孙少安一个地道的农民子弟,为了能填饱肚子不再挨饿,不得不想方设法的去拼搏。他大胆有魄力,18岁就被选为生产队队长,带领着全队人员在只听说要实行生产责任制时,等不及正式下文就在队里私下开展了包产到户,责任到人。大大的调动了社员的积极性,他们一改之前的磨洋工、干慢活的状态,天不明就下地去自己的责任田干活,天擦黑还不愿回来,加班加点全身使不完的劲。等到来年粮食的产量远超出人们的预估,人们尝到了甜头。其它生产队眼红的不得了,就在此时中央下文,改革开放正式拉开帷幕。孙少安也正是迎着改革的春风逐步办起来砖厂,成为致富的典范。为了能帮村里人,只要愿意都可以到他的砖厂去干活挣钱。因为此事他的温柔善良的婆姨(老婆)秀莲和他大吵一架,但是为了支持她心爱的少安的事业,最后还是妥协了。

少安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甩掉了贫穷的“帽子”,从黑面馍到黄面馍再到白面馍,从快塌了的土窑到箍起来全村最漂亮的砖窑,从穷光蛋到万元户并且被县里表彰、带着红花骑着高头大马走在大街上,这一路走来有多少辛酸苦辣、有多少忍辱负重、有多少委屈无奈,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只能让眼泪在眼中打转无法流下,因为他还要看路向前,背负家庭的重任继续前行,进一步证明自己能行。

都有过青春年华,都曾是热血儿郎,也为爱情撕心裂肺,我们的热血汉子少安也是如此。他是如此的深爱着润叶,而润叶也是如此的深爱着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少安哥。但身为村支书的润叶父亲是不可能把女儿嫁到那样一个烂包光景的家庭中,让她跟着穷小子少安困苦一生。虽然这位支书父亲不知道贫困夫妻百事哀的说法,但他自己吃着白面馍,怎么能忍心看着女儿去吃黑面馍呢?更何况他还有一个在省城当大官的弟弟能为润叶找到更好的婆家。于是田支书找到少安说:“少安娃,你如果真为润叶好,就不要再来麻缠她,更不应该让她和你一起去背负那样一个烂包光景的家庭……”。忍着放弃自己最心爱的人的痛苦,少安决定去山西迎娶一个从没见过面并要和他共度一生的陌生姑娘。临行前他站在山梁上痛苦的大喊一声“润叶”,那回声传遍整个山谷,久久不能散去……。这一声撕心裂肺的呼唤,是对青春爱情的诀别、是对人生不公的怒吼、是对命运的抗争。多年后秀莲得病了,把润叶和少安叫在一起,而此时润叶的丈夫也因为车祸失去一条腿,秀莲让他们再选一回,少安说:“感情就像牙齿,掉了就没了,即使再装上也是假的”。

是的,人生没有彩排、没有重新再选择、没有回头路。所以我们要把握好人生,失去了就让它随风而去,不气馁,不放弃,要咬紧牙关顶着风雨大步向前,拼着全身力气翻开人生的新篇章。

孙少平高中毕业后就回到农村,他的梦想就是哪天突然爬上火车把他带到陌生的地方,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所以自从回到家后,他就像被关进笼子的鸟,无所适从。他一心想着外面的世界,可又不忍心扔下那个穷的连白面馍都吃不上的家,现在这个家还需要他,内心纠结着。田晓霞一直与他通信鼓励他,让他不要忘记读书、让他不要忘记自己的梦想、让他时刻记住不能成为每天只知道吃饭、干活的农民。可怜的少平在现实和梦想之间痛苦的挣扎着。

正如王沪宁先生在影评的日记中所说:生活中有很多矛盾,不是来自恨,而是来自爱,有时候来自爱的矛盾虽然不如来自恨的矛盾厉害,可怜的是来自爱的矛盾大部分人都没有办法,只好在无穷的矛盾中消磨人性。少平正是如此,虽然家很穷可是他深爱着他们每一个人,所以他不愿太自私的只想着自己的梦想。

当他的好友润生当兵回来后、当他哥哥的砖厂办起来以后,他终于提出要自己出去闯闯,因为家里不再像之前那样的烂包光景了,并且润生也鼓励他出去走走看看。在说服家里人后独自背着铺盖卷踏上去城里的路。

少平揽工不问价钱,只要管吃管住就可以了,并且干活还非常卖力,从不偷懒耍滑。休息时就把书拿出来赶紧读一点,这种勤奋、正直、努力的精神让我从心里油然敬佩。他的第一份工作的主家,正式看中了他的人品厚道又肯吃苦才给他介绍一个挖煤活,从此他从农民变成了工人,这在当时对这样一个农民子弟来说绝对是人生质的飞跃。少平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干活非常卖力,一个月下来挣得钱不仅能给自己添置很多生活用品还能给家里汇去不少,以致后来他宿舍的“官宦子弟”的同事都把值钱的东西卖给他,因为只有他能买的起,因为只有他出勤最高挣得最多。他把钱汇给家里的时候想象着老父亲接到汇单的那一刻应该是什么样的心情。

看到这一页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我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虽然在大城市有房有车有一份薪水可观的工作,但我依然清晰记得当我把第一笔工资给父母时,尽管不多可是他们那种喜悦和满足的神态,那是因为自己的儿子已长大成人,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了。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少平的心上人恰是田支书的侄女、当时地委书记的女儿田晓霞。长期的通信和思想的交流,让晓霞同样迷恋着她的少平。就像她在日记中写得:我日夜思念我那在矿下没日没夜掏碳的男人,现在应该变得黝黑健壮了,我期待着下次重逢……。仅管她是省城的记者,仅管有高干的子弟追求,可是她依然执着的追求着她的爱情。当她一袭白裙站在黑色王国的矿井边,真让那些每天与黑炭打交道的工人感觉仙女下凡,个个目瞪口呆,也让少平手足无措。他们相约一年后要一起回到老家,并且晓霞是以孙家未来的二儿媳妇的身份回去。可是就在距相约日期还有几天的时间,远方传来晓霞因救洪水中的女孩自己被大水冲走了的噩耗……。这对热恋中的少平无非是晴天霹雳,犹如一记重拳打在胸口让他喘不过气来,他始终不相信这是真的……

我的内心有点埋怨路遥先生为何如此安排这样情节落差,让我无法接受。孙少安和润叶没能在一起,是因为世俗的偏见,可是少平和晓霞已经冲破世俗的束缚,眼看就要修成正果了,而老天却硬生生的把他们撕开,这让我耿耿于怀,不能释然。真是应了那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

合上书本,我还没有从书中走出来,各种人物还在我眼前浮现,故事的情节让我回味不尽,久久不愿站起身来。我似乎明白了,路遥先生为何给这本书取名《平凡的世界》,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平凡的,只要我们自身充满正能量,积极向上,不畏风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就一定会在平凡的世界里走出不平庸的人生。

平凡的界读后感篇7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这个浩缈的世界来说,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这个世界也是平凡的,悲与欢、生与死、穷与富、世事的变更,于历史的长河来说,无非是些平凡事。对于平凡,我素来都是这样认为的,直到读了一本书——《平凡的世界》,这才恍然大悟。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文集中份量最重的一部长篇,全景式地描写了中国现代城乡生活,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平等人位代表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纷繁地交织,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我很喜欢路遥的出发点——平凡的世界。他的世界是平凡的,这只是黄土高原上几千几万座村落中的一座。从小处着眼,作者刻画出一个个普通人物平凡的人生旅程,衬托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反映人们的思想,给人以亲近,给人以启迪。但路遥却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说孙少平,我认为孙少平这个人物是全篇文字的主线,通过他的成长和成熟的经历,展现给大家面前的是那个时代整整一代人对生活的憧憬与无奈。

他受过了高中教育,他经过自学达到可与大学生进行思想探讨的程度。作者赋予了这个人物各种优良的品质,包括并不好高骛远。贫穷曾让许多有理想的人们意志消亡,可在逆境中人们的自卑与懦弱我们没有理由去嘲笑它,相反我们要用另外一种眼光去学会欣赏。那种战胜自我,重塑信心的渴望中所表现出自卑里的坚强让我敬畏,因为那也是一种精神。战胜困难,摆脱束缚,让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的体会生活中间的亲情、友情、爱情,学会生活,懂得珍惜,对于我们这一代人,也是一种警醒。在路遥的世界中出现的都是平凡的人物,正是在这些平凡的人物里他描写着人性中的善与美,丑与恶。在他的世界里,人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这点从孙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体现。他认识到了平凡,也选择了平凡。

当我费力的打开第一页的时候,就被一个雨雪描写的场面给吸引住了:“…系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雪花,正纷纷玲玲的飘洒着…”我喜欢景物描写,给人美的享受,这可能是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受,春天到夏天,夏天到秋天,秋天到冬天,冬天又到春天,过度的非常自然,跨越了近10年的季节变化,相同的季节不同的手法描写,让我大览宏图。

最让我赏识的是,从这些平凡人的故事中,作者给我们引发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我们怎么去生活,和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和思考,书中多次提到对人生的赣台,这可能是这本书的深邃所在,也是这本书的精华。

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有位了不起的人说过:痛苦难道会是白受的吗?它应该使我们伟大!什么是平凡?那种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眼中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甘于平庸,生活上安于现状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

平凡的界读后感篇8

路遥所著《平凡的世界》相信很多人是看过的,第一次便被这么朴素的书名所吸引了,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

少安、少平两人平凡的的一生,却是充满了奋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尽管他们一直处在生活的压迫中,被生活驱使,但就像少平一样,为了生活,放下学业,忍痛放下爱情,但他没有被生活奴役,至少精神上还是自由的,他还懂得思考,懂得反思自己的生活,考虑自己的前途,并不像大哥少安那样为了生活而生活,少安开砖厂,无非是为了养活一家人,当然对于少安,我并没有贬低之意,在那种时代背景之下,在那种生活条件下,人们当然先是为了生存下来,都吃不饱还谈什么追求精神世界?再看现在,现在人们的条件相比较过去已经好了不知道多少了,但是看看,还是有很多的人注重于对物质生活的追求,现在社会上各种贪污腐败的事情层出不穷,明明都已经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了,为什么还是禁不起物质的诱惑,任由自己的灵魂如此脆弱?还是与整个社会环境是有关系的,那个时代的人们虽然生活条件可能很艰苦,吃了上顿没下顿,但是朴素是那个时代的特征,特别是广大的老百姓,尽管当时的政治斗争激烈,但也正是那种压迫的环境下才更让人们明白生活的不容易,让人们更加懂得生活的珍贵。

少平对于前途的不懈奋斗也是那代人的闪光点,是留给后代的珍贵财富,贯穿他的思想的主线就是奋斗不息、坚韧不拔,无论面对何种挫折,他都能平静接受,对生活充满了希望。虽然他和田晓霞的爱情以悲剧结束了,但是他仍然能承受所有的一切,勇敢真诚地面对生活。再看田晓霞,虽然出身比少平好很多,但作为那个时代的先进女性的代表,她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看问题往往和社会一般的看法不一样,甚至完全相反,以及最后她的牺牲,可以说即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虽然他们两人最后是以悲剧的结尾收场,但在小说最后,还是让少平顿悟生命与生活的真谛,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现实中也是如此,在逆境中才能更好的成长,才能磨练自己,才能让以后的路更加通畅。

平凡的界读后感优质8篇相关文章:

平凡的心读后感参考8篇

平凡的世界卷一读后感优秀8篇

平凡的世界卷一读后感模板8篇

平凡的世界的小说读后感8篇

平凡的世界2读后感推荐8篇

平凡的路路遥读后感优秀8篇

平凡的世界孙少平读后感8篇

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心得体会推荐8篇

平凡路遥平凡的世界读后感6篇

平凡路遥平凡的世界读后感精选5篇

平凡的界读后感优质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22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