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结尾可以用一个反问句来加强,作文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文采的有效途径,下面是好文档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迎端午节作文最新6篇,感谢您的参阅。

迎端午节作文篇1
今天是端午节,爸爸和妈妈带着我去表姐家玩。
一路上,我怀着高兴的心情,来到表姐家。到了表姐家,表姐说要给我讲一个端午节由来的故事,表姐说:“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表姐说的头头是道,我听的津津有味。现在,我终于知道了端午节的来历了。
今天是国际儿童节,而明天呢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今天妈妈在家里包粽子,我说:我也想学学。妈妈说:好呀!
我们包的是肉馅的,妈妈先把粽叶洗好,放在边上备用。妈妈在把米洗好,放在边沥干,然后妈妈开始切肉,把肉切好后开始加调料有料酒、姜末、味精、酱油等搅拌。上述准备工作做好后,我们开始最重要的工作了——包粽子。
妈妈教我先取两片粽叶,毛面相贴,在靠近3分之2的地方对折成60度的三角形,先放一小半米,在放些肉馅,然后在继续加米至加满为止。将粽叶的往下折,并干紧用力压住,包紧。然后用棉线把粽叶扎紧。一个粽叶终于大功告成了,把我忙的满头大汗。
午饭吃着自己包的粽叶,感觉味道美极了!同学有机会也可以自己试试哦!
迎端午节作文篇2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节日前一天,老师通知我们第二天班里要举行撞蛋比赛,大家听了都非常兴奋。
第二天,我挂上奶奶给我准备的五色蛋袋子,带了两个鸡蛋,一个鸭蛋来到学校。教室里热闹极了,同学们带了各种各样的蛋,有青色的咸鸭蛋,胖胖的鹅蛋,甚至还有巨大的鸵鸟蛋呢!我看了一眼自己渺小的鸡蛋,有点担忧了。我们先开始小组比赛,胜出的人代表本组跟别的组再进行角逐。
我原本还有一点信心的,奶奶说,要把鸡蛋都包进手里,漏出一点点头,这样既让蛋更有力气,又能保护自己的蛋不轻易被别人击破。我尽量照着做了,可是只听到“砰”的一声,我的蛋一下子就被撞破了。哎,好失望。接着,我的另一个鸡蛋和鸭蛋也败下阵来。既然被淘汰了,我就干脆化伤心为食欲,吃起了咸鸭蛋,好美味啊,哈哈。
每个小组都选出代表后,开始了最终的决赛。我的同桌也闪亮登场了。老师规定,鸡蛋和鸡蛋撞,鸭蛋和鸭蛋撞。总共八个人开始比赛。我的目光就一直盯着我的同桌。只见他双手握住蛋的肚子,双脚前后站立,摆好架势,然后开始迎接一轮轮挑战。哇,他真的'很有经验,对手来一个,撞一个破,像一个机器人似的,重复着相同的动作。同学们奋力地分别为自己组加油助威。最后不出我所料,我的同桌全赢,成为今年的蛋王!
大家都玩得很开心,撞蛋比赛在大家的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
迎端午节作文篇3
“五月端阳节,家家粽子香。”历代诗人对粽子情有独钟,在端午这天,饮酒品粽之余,还以粽子为题材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清代查慎行笔下的“灵符旧系千丝缕,玉粒新颂五彩筒。青箬香分菖叶绿,银盘光射石榴红。”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用高丽贡米做粽子的情景。粽叶要用新鲜的的芦苇叶,碧绿碧绿的,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端午节的前一天下午一切原材料准备到位,洁白的糯米浸泡在清水里,饱满的蜜枣、花生仁、葡萄干都早已泡好。勤劳的女主人用她灵巧的双手左折右叠,再用丝线层层缠绕,一个精致的粽子便诞生了。“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唐 元稹)煮粽子时不能心急,得先把水烧开了后换小火慢慢煮,爷爷奶奶们习惯用土灶,把粽子煮好后就放锅里焖一个晚上,等第二天一早孩子们一起床,揭开锅,就是可以吃到热腾腾的粽子了,屋子里、院子里顿时都弥漫着芦苇叶和粽子的香气。
大文豪苏轼喜食粽子,品味了以蜜饯为馅的粽子,留下了“时于粽里得杨梅”的诗句,清代林苏门的“细箬轻轻裹,浓香粒粒融。兰江腌酺贵,知味易牙同。”写尽了火腿肉粽的妙处。粽子不是相思物,两字相思写不成。唐代殷尧藩诗云:“鹤发垂肩展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儿童见说深惊讶,欲问何方是故乡。”表达了背井离乡的游子,重返故里时的激动之情。清代儒学大家谢墉笔下的粽子另有一种情调,在京城做官时,他念念不忘家乡的粽子:“年年令节春徂夏,丙舍南瞻念母劳。”诗人借粽子倾吐对远方老母的思念之情。
“白白糍粽美,青青米果新。”粽子,千百年来盛行不衰,不仅是一种节日美食,而且成为文化传承的符号,至今在人们的心中仍有无穷的魅力。
迎端午节作文篇4
每年五月初五,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我家也不例外。
端午节前几天,爷爷在菜场买来了几片粽叶,泡在水里。终于等到端午节这天了,爷爷把水倒掉,洗了一遍糯米,于是我们就开始包粽子了。粽子的形状很特别,它是一个立体的三角形。只见大人们把粽叶编成一个漏斗形,再用碗盛些糯米放进去。接下来可以放又甜又香的红枣、鼓鼓的肉团……再用红线裹紧,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就做好了。爷爷在煮的时候,厨房里总是飘来阵阵枣香和糯米香。我已迫不及待地在厨房门口,一次又一次地询问爷爷是不是快要熟了。
过了好久,终于听到爷爷说:“小炎,好了,可以吃了!”“啊!太好了!”我兴奋地叫起来。爷爷用筷子挑起一只,我焦急地去用手拿,还没等爷爷说当心烫,我就真的被烫到了,唉,还真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啊!终于等到凉了,咬上一口,嘴里的糯米黏黏的、香香的,红枣的甜味从口中一直甜到心里,真好吃呀!我津津有味地吃着,爷爷笑眯眯地问:“你知道吃粽子的由来吗?”我边吃边好奇地说:“我不知道,爷爷你给我讲讲吧。”爷爷有声有色地讲起来:“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他戎马一生,写过许多著名的诗篇,提出过许多爱国的政治主张,但是君王不采纳。后来,君王沦丧,他就韩怀忧愤跳江自尽。人们为了怀念他、崇敬他,两千多年来,每年的'端午节,人们就把粽子投进江中,作为敬献给他的祭品。这就是粽子的由来。”
听完后,我想:中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我要做个有心人,多去了解一下祖国的传统与文化。
迎端午节作文篇5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不是成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
我晕!感情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迎端午节作文篇6
我国有个起源于春秋战国的节日,叫端午;我国有个防疾病的节日,叫端午;我国有个运动的节日,叫端午!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历史十分悠久,传承了几千年!
关于端午的来源,人们有许多说法,但其中流传最远、史书也有明确记载的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相传,屈原本来是楚国的三闾大夫,因为当时的国君十分昏庸无能,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秦国又蠢蠢欲动,准备攻打楚国。屈原向国君进谏,却被罢了官,放逐到了乡村。后来秦军攻破了楚国国都,楚国灭亡了。屈原听到消息后,悲痛欲绝,在自己生活下的茅屋里写下《怀沙》后,望着楚国国都,向滚滚的汩罗江中跳去。大家见了,有的拼命打捞,有的用粽叶包着糯米往河里扔,还有的'在用雄黄驱赶蛟龙。为了纪念他,人们把这天叫端午节。
端午节是春夏交际之时,蚊虫众多,疾病易发。所以,每到端午,人们都要驱五毒、吃五黄、插艾草、菖蒲。大家还会从街上买来蛋,把它放进锅里和艾叶一起煮,把蛋吃掉后,再用煮蛋的水洗脸,传说一年也不会被蚊虫叮咬。小孩儿还会把自家煮的蛋拿出来,和邻居玩“碰蛋”,看谁的蛋结实。赢家据说一年都不会被病魔困扰!
端午节这天,人们都会组织去划龙舟。江边聚满了人,他们瞪着眼珠子,不停地喊着“加油加油”,为龙舟上的人呐喊助威。而龙舟上也挤满了人,他们双手拿着浆,使劲地划啊划。当有一只龙舟最先划到终点时,观众就会热烈地鼓起掌来,有的甚至跳了起来。整个场面热闹非凡,充满了喜悦!
这就是端午节,这就是我国的端午节!我爱端午!
迎端午节作文最新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