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致的读后感分析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通过读后感的反思,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与困惑,以下是好文档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数学课读后感模板5篇,供大家参考。

数学课读后感篇1
自从我看了马小跳玩数学,我觉得十分好看,想一看到底。于是又开始了奇幻之旅。
没想到的是一开始就遇上了个大块头,不过仔细一看,原来是一道无解题:5元钱买一千克哈密瓜,共有五千克,我们有三十元。又买了包两块钱的香瓜子,三个竟然把算式变成了三十减二五减二乘二了。原来的`算式是三十减二五减二减三的。这题已经屡见不鲜了。
刚刚度过了难关,又出来了一个恶魔有三十八张纸币,共有一百七十八元。全是十元,五元和两元。已知十元和五元一样多,请问十元,五元与两元各有多少张?这题可把我给难得不得了了。我眼看这位叔叔的阴谋要得逞了,马小跳终于赢了:“十元有十张,五元有十张,两元有十四张。”叔叔数了以后,只好把钱一五一十的交给了马小跳。
马小跳不但是数学之王,还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数学家。马小跳万岁!
数学课读后感篇2
暑假期间,我认真阅读了《趣味数学》这本书,感到对我启发很大,使我脑子好像开了窍。
过去,总觉得数学很抽象,各种问题拐弯抹角的,今天背这,明天背那,烦得不得了。阅读使我开阔了眼界,使我知道了世界有多大。数学真是无处不在,一不留神,它就会给你出难题。然而,数学你却又不能远离它,否则,它会让你寸步难行。但是,只要你勤动脑,爱思考,数学又会赐予你神奇的力量,让你把这些看似头大的问题轻而易举地攻破。
举个有趣的例子吧。一个同学给另一个同学说,我的生日是某年六月份的第一个星期六,而且把这一年六月份的所有星期六的日子相加,结果正好是80,生日是六月几号呢?如果不动脑子去分析,那肯定懵了。但用学的方程去解,就简单了。这个同学把同学的生日设为6月x日,x既然是六月份的'第一个星期六,x必然小于或等于7。假设六月份有四个星期六,那么列出的方程式为:x+(x+7)+(x+14)+(x+21)=80。经化简并计算,4x-42=80,x不能得出整数。那么,这个月份应该有五个星期六。因此这个式子就变成了:x+(x+7)+(x+14)+(x+21)+(x+28)=80。经化简并计算为,5x+70=80,x=2。哈哈,你的生日是6月2号。当然,书中还有许多和生活密切相关的题,很有意思。
课外阅读启发了我,使思路宽了。小学学习已剩最后一年,我一定努力,力争在这一学年,学习有大的起色。
数学课读后感篇3
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在两三年前,当时看的是电子书,虽然没太仔细看,但是第一次近距离了解到这些互联网应用背后的数学原理。
前段时间,我在同学的桌上看到了《数学之美》的纸质书,就向他借来读。虽说"书非借不能读也",但实际上借了书也没能好好读,断断续续读了有一个月才读完。
由于工作背景的缘故,吴军博士的这本书主要内容集中在语言识别和搜索领域,但这丝毫不妨碍它确实反映了很多共同的道理。我总结了几点供大家探讨。
1. 简单就是美
欧拉公式,最美的数据公式之一。
虽然在大家的眼里,数学是一门深奥的学科,但是很多数学规律却能用非常简单的公式表示出来。我想"简单却非常有用"或许就是数学之美的内涵吧。
书中作者给了很多"简单却非常有用"的例子,比如简单的布尔代数就是搜索引擎的数学基础;比如助google一举逆袭成为搜索老大pagerank算法就是矩阵乘法迭代结合tf-idf公式;地图导航搜索就是简单的动态规划;统计语言模型可以轻松解决看似难度、复杂度超高机器翻译、语音识别。
数学的精彩之处就在于简单的模型可以干大事。从本质上讲,数学的思维方法就是抽象与简化。简单的模型怎么来?靠的是先抽象,后简化。对于复杂的问题,往往可以通过抽象,然后用数学模型来描述它。选择了合理的模型就成功了一半。但是有了模型,往往模型看着简单,但求解比较困难。这就需要合理假设继续简化,或者说通过增加合理的假设条件来简化计算。以书上提到的马尔科夫链为例,虽然公式的求解非常困难,但是一旦加上适当的假设,问题就一下子简化了非常多。
所以,针对纷繁芜杂的现实情况,我们一定要能时刻准备着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一定要做到大胆合理假设,尽可能的简化问题,抓住其主要矛盾,先用很小的代价解决大部分的问题,剩下的部分再分步解决。
2. 透过现象看本质
作者说到,技术分为术和道两种,具体的做事方法是术,做事的原理和原则是道。技术容易学,但也容易落伍,所以追求术的人一辈子工作很辛苦,只有掌握了道的本质和精髓才能永远游刃有余。真正做好一件事没有捷径,需要一万小时的专业训练和努力。
道是什么?道实际上就是方向,就是判断。
我想有些领导之所以成为优秀的领导,是因为他们掌握了道,反而对具体的术不那么关注。
举个书上的两个例子,都是关于搜索的:一个例子是搜索的本质是什么?自动下载尽可能多的网页;建立快速有效的索引;根据相关性对网页进行公平准确的排序。另一个例子是搜索引擎作弊的本质是什么?是在网页排名信号中加入了噪声,因此反作弊的关键是去除噪声。
所以,我们在工作的时候,要善于理解事物的原理与本质。要先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最后才是怎么做。再比如,在学习某个软件或某项技术时,就需要先掌握它的工作原理与工作机制,以便于我们判断其适用的场景和不适用的场景,而不是先去熟悉怎么用它。
3. 循序渐进、逐步演化
书上对自然语言处理着墨很多。最初的自然语言处理是基于规则的句法分析,但是一段时间过后,人们发现句法分析的准确率很难提升。正当句法分析派走投无路的时候,统计语言模型出现了,而且越走越顺,很快就把句法分析派远远抛在了后面。问题就来了,那为什么最开始科学家们不直接研究统计语言模型?答案当然是不能,原因是时机还不成熟,因为统计语言模型所需要基于的大数据量的语言库还没有,大规模并行计算的能力还不够。同样的,统计语言模型就是最好的吗?当然是不尽然,科学家们现在开始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自然语言处理,相信不久的将来,语言识别、机器翻译会有另外一个质的飞跃。
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一步到位,想毕其功于一役的往往最后的结局都是失败的。
对我们而言,不管是架构规划也好、系统建设也好、管理工作也好,更是需要找准突破口,循序渐进,逐步演化。当然,我们也不能固步自封、墨守成规。
数学课读后感篇4
“妈妈,今天我们玩几个游戏吧?”写完作业的儿子,一边收拾书包,一边快活地说。
“那我们就玩小卖部和数字炸弹游戏吧!”
从一年级入学开始,为了让儿子轻松掌握百位以内的加减法、元(角、分)运用等知识点,我鼓励他开立了兔乖乖商店,他做店长,负责进货、标价、卖货、盘点,我模拟家里的毛绒玩具登门买货,儿子把每次卖到的钱记录下来,还可以享用到提取销售额1%的零花钱支配权。
儿子坐在转椅上,手拿铅笔,面前一张草纸,一幅等待顾客登门的模样。小狗熊噔噔地走来了:“我的铅笔用完了,我要买3根铅笔。”
“一根铅笔2元钱,3 根6元。”儿子一边说着,一边用铅笔在草纸上记录:2x3=6。小狗熊探头一看:“哎呀,店长哥哥,你怎么不用2+2+2=6呢?”儿子略带得意地说:“这是乘法算式,这样算简单!”
小雪人跑来了:“店长哥哥,天凉了,我想买条秋裤。”
“我这有保暖型的,1条10元。”
“我要3条,给你50元。”
“恩,3条是30元,找你20元。”
兔乖乖、玉米娃娃、茄子娃娃一个个买完了自己需要的东西,儿子认真地盘点计算,今天一共卖出了237元的货物。回顾以前的小卖部游戏,通过定价,儿子明白了元、角、分的概念,对小数点有了初步认识(比如有些东西他定价3.6元);通过卖货,简单地他心算,复杂地他用草纸,锻炼了他的计算能力;通过盘点,他进行过百元、千元以上的计算,介入了复杂运算的范围;通过1%提成销售额的`奖励实施,他知道卖了1000元,自己就可以得到10元钱的零花钱。
数字炸弹是我学习借鉴雷夫老师的一个数字接龙游戏,事先任意规定一个数字为炸弹,所有与这个数字有关系的数都要说:no,而不能把这个数字说出来,说错的一方要挨罚,比如刮鼻子、弹脑门之类,今天我们规定的炸弹数字为“3”。
游戏开始了,我喊1,儿子顺着往下,3、6、9、12甚至13这些炸弹都顺利“no”过去了,轮到21了,儿子脆生生地喊出来”21”,被我结结实实地弹了个脑门,三七二十一呀!这是个炸弹,要“no”掉!儿子摸着脑袋,一下子明白过来了。接着再玩,最过瘾地莫过于数到了30,接下来的10个数字都要用“no”回答,我和儿子都过关了,到了42,本以为儿子会被弹脑门,毕竟他才只学到了“1—5”的乘法口诀,没想到他笑嘻嘻地回答了“no”,接下来的43,也要“no”掉,因为43含数字3,在45、48的时候,儿子顺利过关了。看着他专心思考,想象着他在默默运用计算规律,我就会感到一种快乐,为他的正确回答欢呼。
这个游戏,可以随意制定某个数字为炸弹,也可以从任何一个数字开头,最好是多人来玩,会比较热闹有趣,既可以让孩子们熟练掌握乘法、加法运算,也可以培养孩子们做事专注的习惯。随着孩子的成长,还可以加入新的条件来挑战他们,比如,引入分数、或者是不说质数等。
和孩子多玩玩数学小游戏吧,让孩子在玩乐中理解数字概念,让看似单调枯燥的数学学习充满乐趣。
“我们要教孩子了解数字的威力,明白数字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趣味无穷。”---雷夫老师
数学课读后感篇5
最近,我读了一套《幻想数学大战》的书,这套书文是由韩国著名的工作室图画树编写的,著名翻译家李学权翻译的,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的。据说他们编写这套书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通过漫画和故事让孩子们理解数学原理。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个故事吧……
这是个已渐渐遗失在人们记忆中的美丽大陆—亚特兰蒂斯,至今还流传着无数的传说。亚特兰蒂斯的正北方,有一个神秘的数学世界,这里的万数皆由数值组成。在一千年前的数学大战中,勇敢的高级精灵和人类,联合善战的杜沃夫勇士们,击败了无限魔王,并用七个封印囚禁了这个大魔头和他的军队,从而拯救了数学世界。
千年之后,封印被破坏,亚特兰蒂斯再度陷入魔王复活的危机中。魔法师美娜受命前往人类世界,寻找一位热血少年,他的身上流淌着千年前拯救过数学世界的x骑士之血。当美娜费尽周折利用神符找到了x骑士的.继承人—知修,可他偏偏是个到了三年级还不会背九九表的淘气小学生。
知修来到数学世界后,他接到了一条命令,必须彻底弄明白数字“1”的含义。通过一番努力,顽皮的知修终于明白了“1”就是“一个”的意思。大家可别小看了这个“1”呀,它可是数学世界里最基础的一个数字呢。想学好其他知识就得从这个“1”开始。因为弄明白为什么“1+1=2”要比死记“1+1=2”的公式好多啦。我们的主人公知修也是在弄懂了数字“1”的含义之后,才慢慢从一个数学成绩超级糟糕的顽皮学生,成长为一名真正的x骑士的。在与魔王军的战斗中,他勇敢地面对敌人,解决了许多难题,还学到了许多数学知识。
同学们,《幻想数学大战》这套书,不但教会我们很多数学知识,还教会我们团结的力量是最强大的。在幻想数学世界里,既没有枯燥的数学计算,也不用死记硬背各种数学公式。同学们,你们可以尽情体会数学带来的独特乐趣。让我们马上出发去畅游数学世界的海洋吧!
数学课读后感模板5篇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