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2的作文8篇

时间:
Trick
分享
下载本文

引人入胜的作文不仅传递信息,还能通过叙事让读者感受到不同的人生体验,写作文不仅能释放内心的压力,还能让我们在文字中找到心灵慰藉,以下是好文档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数字2的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

数字2的作文8篇

数字2的作文篇1

从前,在遥远的数字王国里,有许许多多的“居民”。他们和睦相处,齐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其中,1和0最为友好,是一对形影不离的铁哥们。他们的出行给人类带来了不少得便利。

可是好景不长,1和0为了一点儿小事而吵了起来。他们都固执已见,互不相让。1首先发难,得意扬扬地说:“小不点儿,你能有什么用?要不是借我的那点威风你就连芝麻点儿大都不如,真是狐假虎威!”0也不甘示弱,说:“谁愿意跟在你后面呀!真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1听了之后,便负气离开了数字王国。

0知道后,气愤地说:“走就走!从此我与你一刀两段!”于是,他招集所有的兄弟为人类服务,可结果还是不精确。9大哥哀声叹气地说:“要是有1在的话就好了。”0听说了之后就忆起与1在一起的点点滴滴,越想越伤心。眼泪吧答吧答地往下流。

在说1离开了数字王国之后,刚开始也过的挺逍遥自在的。可是有一天,他来到一棵桃树下,想统计一下桃子的数量。可桃子有一百个,他却只能组成11、111……此时,他也想起了0。觉得对0太过分。于是,1匆匆地跑了回去。

0看到1回来了,便迎了上去。他们相拥而泣,化干戈为玉帛。又做回了朋友。1也给0腾了一个位置。0对1也感激不尽。从此,他俩的关系就更加密切了。数字王国又恢复往日的欢声笑语。

数字2的作文篇2

今天,老师不按顺序在黑板上写了10个阿拉伯数字。从“1”到“10”。老师要干什么呢?原来,她要让我们玩扔沙包投数字的游戏。老师把我们分成甲乙两队让我们用沙包投数字,投中的数字就是我们的分数,每队各选五人,哪组分数多,哪一组就获胜。

我是乙组的队员。游戏开始了,甲组的女军“出场”了,可惜,她们的战利品是一个个大“鸭蛋”,每当她们没投中时,我们就欢呼起来,而且越来越大声,因为我们太高兴了!到我们上场了,远硕先投了,只见他手拿着沙包,一脚在前,一脚在后,身体微微地向后倾斜,猛地一扔,中了!打中了四号,我欢呼着,跳跃着。到李竞了,他学着远硕的样子,用力地一投,又中了,我们是越战越勇,仅仅第一场我们就以“14”比“0”战胜了甲队,我们像发现了什么宝贝一样得意,对方有些失落啊!

第二场比赛又开始了,甲方覆没,我们更加高兴了。轮到我方上场了,陈澍看起来十分有把握,可是,他那技术还差一点火候,差一点就中了,我们觉得十分可惜。到我了,我心里既紧张又高兴,高兴是因为我可以来尝试一下扔沙包;紧张是因为我怕我投不中数字。我的心“怦怦”直跳,就是无法平静下来。我拿着沙包,一前一后,又开始身体微微向后倾,是为了双脚把力气集中在手上,我看准了数字“4”,只听“砰”的一声,我的沙包撞向数字“4”,中了!哈哈,真没想到自己会投得这么准。到俊哲了,他的`野心太大了,竟然想投中躲在角落里的“10”,“10”可是没有一个人向它挑战的,他有信心吗?我怕他投空。只见他双脚张开,手里拿着沙包,不轻不重地扔向“10”,沙包在空中划出一条美丽的弧线,中了!俊哲脸上笑开了花,全班都惊呆了,最后,我们以“28”比“0”战胜甲方,我们高兴地手舞足蹈,甲组的组员个个像泄了气的球一样,无精打采。

数字2的作文篇3

“沾沾自喜,意气风发,渴望变得强大……”这是一款大家都喜欢的成语接龙游戏。其实数学上也有孤家寡人。请看:几个连续的自然数可以组成一个规则排列的方程,比如:

1 2=3,

4 5 6=7 8,

9 10 11 12=13 14 15

粗略看了一下这个题目,我首先想到的是每个方程的特点是什么?首先,每个方程中的数都是递增的,都是连续的自然数;其次,每个方程的左右两边都比前一个多了一个项,右边比左边少了一个项。但是方程之间的规律是什么呢?这让我很疑惑。是随机的吗?答案是唯一的?还是倍数?

带着这些问题,我试着凑了几个不同的数字,结果让我很失望。我的方法好像有问题。我只好求助孙小姐,她告诉我:“其实这个问题答案很多,也不是什么难题。它有一个内在的规律,这个规律不难发现,但你没有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它。”我还是一脸茫然。看到孙先生,我又问我:“请你找找这组数字的规律,填入下一个数字:1,4,9,”。我很快就成功了。这是一个系列。数列中每个数字都是1平方,2平方,3平方……,所以最后两项应该是16和25。我们之前接触过这样的话题,不难。孙老师笑着说:“那你试试把这些公式垂直列,把第一项对齐,然后看规律。”按照老师的话,我从左到右垂直列出了几个方程,奇迹出现了。在这样的专栏里,规则一目了然。原来每一个第一项都是有规律的数字,第一项是做出来的,所以后面的几项只需要按顺序记下来,项目数只需要相应增加即可。我兴奋地试着写两组方程:

16 17 18 19 20=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31 32 33 34 35

然后再检查,果然方程两边完全相等。而在这个基础上,我也发现原来的问题可以更简单。其实每个方程都是前一个方程的延续,只是项数增加了一。按照这个规律,写几个类似的方程根本不是问题。数学真的有很多奥秘,是全方位的,越想越有意思。

通过这个题目,我充分感受到了数学的乐趣,深刻体会到老师要求我们反复看题,适当思考的必要性。其实每一道数学题都有一定的规律,但是如果我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挖掘这些规律,那么所有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数字2的作文篇4

哇哦!老师想干什么?竟然在黑板上写了三道算——术——题!我皱了皱眉头,疑惑地看,仔细地想:明明是一堂作文课,咋写了三道数学题?

沈老师请了一位同学上来做算术题。小菜一碟,每个人都知道呀!同学写好答案,走了下去。下面,老师的举动让我们大惊失色——在明明对的答案后面重重地打上了三个差差!我心想:怎么回事?老师的葫芦里卖得是什么药?

呃……我们是越看越糊涂了,老师又在差差后面写了三个“1”

!1,1能代表什么呢?1是个普通的数字呀!“他”有什么“魔法”吗?老师看着我们,都苦着一张脸,终于——公布了正确答案:“1年”365天;“1年”12个月;“1年”4个季度……我恍然大悟,这就是所谓“1”的“魔法”呀!

老师的“魔法”还没有完!要我们自己来出题。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在黑板上写上自己的题目。可是,沈老师的“魔法”再次升级,要不是关于时间的题目。这下我们犯难了,这可怎么办?沈老师先出了道题,我们再次恍然大悟,上去写题目……

数字真的有魔法吗?不,它们没有,只是从另一个角度去看问题,就会有不一样的答案,也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数字2的作文篇5

今天语文课上,高老师说要玩一个游戏。我们一个个张大了嘴巴,有的惊愕,有的欢喜,还有的人甚至掐自己的脸,看看是不是在做梦。我们纷纷猜测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高老师看透了我们的心思,就赶紧公布游戏规则:“这个游戏叫‘数字陷阱’,当我的手伸展指向一个人时,他就竖着以蛇形的方式说数字;当我的手弯曲指向一个人时,他就横着以蛇形的方式说数字。

三的倍数不能说,要拍手。若说不上或说错数字,就要掉入陷阱——讲台”。游戏开始了,可怜的侍帆还没回过神来就已触犯了禁忌,只好极不情愿地走上讲台。他那皱得像苦瓜的脸上透露出伤心,又仿佛在哀叹命运,定睛一看,他的眉宇间分明写着痛苦二字。他的心中也许会忐忑不安,或者有些紧张,等待着属于他的惩罚。过了一会儿,他变得平静起来,身子不再乱晃了。就在侍帆庆幸自己凯旋归来时,却听见又有人在唉声叹气,不用问,也知道他们说错数字了。这下台上可热闹了:杨莎刚一抬头看见同学们的目光就羞涩地低下了头;许俊仪东瞅瞅西看看,好像这件事与他无关;陈旺的手不停地揉衣角,仿佛能从里面找到锦囊妙计……最有趣的要数武阿民了。他一会儿像落了霜的茄子一样歪着,一会儿像吹了气的气球一样绷着,一会儿愁眉苦脸,一会儿嬉皮笑脸,他的脸像一张晴雨表,一下子多云,一下子又变成了晴天。通过玩这个游戏,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处处有陷阱,稍有不慎就会失足,就算你不幸坠入,也要记住:在哪儿摔倒就在哪儿爬起,明天的太阳会等着你!

数字2的作文篇6

起数学中的10个阿拉伯数字,使我感触最深的便是那第十个数字“0”,看到他,我就会想到很多,很多……数字“0”,是开端,是人生的起跑线,每个人的生命的降临,就是奇迹的开始,而据需书写这个奇迹的,就是他们自己,用知识书写生命的旅程。一个人,从会哭,到会笑,从咿呀学语到活蹦乱跳,无时无刻不在学习,人的本性就是学习,因为学习,人类成为了动物界,哺乳纲,灵长目中最高等的生物。而“0正是一个开始。一切从“0”开始,踏着祖辈的身躯,继续努力。不断地追求进步,努力创造美好的明天。

“0”又是什么,是虚度,是浪费,是消耗。一个人的一生,是漫长的,但却又是短暂的,弹指一挥间,我们就会从一位冰心少年转变成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短短几十载,有些人珍惜,有些人挥霍,有些人把握着今天,有些人幻想着明天。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在茫茫人海中如同行尸走肉一般,虚度自己的年华,浪费自己的青春,带到青丝变白发,悔之晚矣,终身庸碌无能。待到最后走到头时,留给他的只有空白的回忆。就如同“0”画到一个圆时,中间留下了空白的一片。“勿以时长而不惜,待到匮时悔晚矣!”同学们,我们要从“0”开始,奋进创新,但我们的人生,绝对不能被画成一个“0”。

数字2的作文篇7

昨天晚上做完作业后,爷爷给我出了几道数学题,要我去思考,要我作出合理的回答,说要考验我的智力。具体的内容如下:

1+1=1

2+1=1

3+4=1

4+26=1

5+7=1

6+18=1

7+53=1

8+992=1

面对这样的怪题,我看了好几遍都模不着头脑,从数字和运算法则根本无法回答,几次想开囗问爷爷,知道爷爷不会轻易告诉答案的,我不能在困难面前轻易说不,因此只好硬着头皮、耐着性子从其它方面来考虑,经过左思左想、反复推算,终于从爷爷的.“合理回答”得到思路,真是一语道破天机,说明只要给这些数字加上适当的单位名称,其结果就可以成立,我最初想到3+4=7,这就是一个星期的天数,以此类推便好快就作出合理回答了:

1(斤)+1(斤)=1(公斤)

2(尺)+1(尺)=1(米)

3(天)+4(天)=1(周)

4(天)+26(天)=1(月)

5(月)+7(月)=1(年)

6(小时)+18(小时)=1(天)

7(分钟)+53(分钟)=1(小时)

8(克)+992(克)=1(公斤)

这个数字游戏很有意思,解谜不但给了我乐趣,而且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思考问题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对生活里那些看似不可思议的东西,要注意调整思维方式,换一个思考角度,结合生活中的现象去分析研究,就会得到异乎寻常的答案,使不可能变为有可能。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会发生,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人或事,特别在困难的时候不要轻易说不可能,只要用心去思考、去应对就会不断进取!

数字2的作文篇8

今天,老师带我们玩了一个《猜数字》的小游戏。

老师介绍玩猜数字的规定:在30秒钟内猜一个100以内的数字,其他同学只能说:“高了”或“低了”。

老师说:“谁来做猜数字的人呢?”同学们都高高地举着手。但幸运只会落在一个人的头上,是谁呢?这时老师请沈益炜的同学做猜数字的人,他被老师暂时请出了教室。

接着老师在黑板上写了“23”这个数字,又迅速地擦掉,并把沈益炜请回了教室。沈益炜面带微笑,大摇大摆走了进来,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但细心的同学却发现他双手不停捏着裤子,有些不知所措,我们知道他也非常紧张。老师问他,有没有信心时,他伸出右手斩钉截铁地说“有”。

“吹牛也不打草稿?”蓝鸿博大声喊道,“吹牛也吹爆了吧!”另一个同学说。

不知怎么的,我心里希望他能成功,但觉得不大可能,毕竟猜数字的范围大了些。

沈益炜想了三四秒钟,大声说道:“50”,同学们齐声喊:“高了”。“25”同学们又大喊:“高了!”这时我的心又再次紧张起来,因为他猜的“25”离正确答案“23”只差2了。他有百分之五十可能会猜对,“20”,“低了!”同学们又大叫起来,这下容易猜了,因为“25”和“20”之间之差“5”了。

这场游戏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气氛已经越来越紧张了,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

“23”沈益炜的口中吐了出来,“嗡”我真的不敢相信我自己的耳朵,教室里沸腾了,有的拍打着桌子,还有的跺着脚,为沈益炜的成功而祝福。

沈益炜一蹦三尺高,举起右手大喊:“我赢了”!

猜数字游戏真好玩。

数字2的作文8篇相关文章:

数字12教学反思8篇

数字歌中班语言教案8篇

写数字8教案5篇

数字歌中班数学教案8篇

写数字8教案模板7篇

读海底2万里的读后感优质8篇

认识数字16,17教案8篇

发展数字经济心得8篇

写数字8教案最新6篇

认识数字6~10教案模板8篇

数字2的作文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92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