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说中国2023年读后感精选6篇

时间:
Fallinlove
分享
下载本文

书籍中有很多值得我们记录的地方,撰写一篇读后感有助于强化人们对名著知识的了解,优秀的读后感可以使我们更加了解书中的内容,下面是好文档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诗说中国2023年读后感精选6篇,感谢您的参阅。

诗说中国2023年读后感精选6篇

诗说中国2023年读后感篇1

中国,china.一个有着十三亿人口的国家,一个有着辽阔土地的国家,一个有着辉煌历史的国家;一个正在发展中走向繁荣,走向昌盛,走向和平的国家。我是一个中国人,我因此而感到骄傲,感到自豪!当然,做人不能忘本,一个国家更不能能忘记过去的耻辱!不能忘!不能忘!

国家发展不容小视!几年前,城市里矮小丑陋的小平房,现在都成了高耸入云的大厦。乡下,这个词在我的印象中,是:苍蝇、塑料袋、尘土在羊肠小路上"翩翩起舞"。一个个土房子倾斜着,似乎马上就要到下来如今,你去乡下逛逛,绿树成阴、鸟语花香,一望无际的田野、清澈见底的小河、宽阔整洁的道路、湛蓝的天空让人心旷神怡!瞧,那儿还有一个小别墅!

可如今,中国的生态环境很差,天空没那么蓝了,因为汽车数量太多都快达到每家一辆车了,现在上班的人,如果是8点钟上班,可能6点就要从家出发了!可想而知交通状况唉,大地没那么绿了,大量天然林被砍伐。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无数的生灵濒临灭绝!还好现在人们的良心终于有了发现。

人们每天每时每分每秒都给地球带来大量的垃圾,虽然大家常说:"不要乱扔垃圾。"我也常自醒:别乱扔垃圾。可是,有很多次我吃完零食就随手一扔,扔完就后悔了,可是,最终我没能战胜自我,去主动把扔出去的垃圾捡起来,总想着,不是还有环卫工人打扫嘛。哎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让我们携手共进,给子子孙孙留下一方净土,一片湛蓝的天空,一片生机勃勃的大地。把这美丽的中国永远留下!

诗说中国2023年读后感篇2

幸福是什么?以前,我认为幸福是在家中看电视,是在饭店大吃一顿,是在晚上,睡在床上,做自己的美梦。现在,读了这本书,我才明白“幸福”不是享受而来的。而是靠创造、奋斗赢来人民的利益。

?建设幸福中国》字里行间都透漏着人民的幸福感,如:家境贫困的学生,正常上学、困难家庭住上新房等等。为人民解决了多少烦心事啊!“幸福中国”真是为人民谋幸福啊!作为读者的我,胸怀远大理想,懂得了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确定了自己的使命。

现在,我们的学费也不用交了,一切都是国家提供的,“十一五”期间,人民都感受到了受教育的幸福,人民也渐渐过上了好日子。我不禁问妈妈,:“妈妈,你小的时候,对生活有那些期望啊?”妈妈听了,唉声叹气的:”唉!我们小的时候,哪儿像你们一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啊!那时,我还挨过饿呢!想上学,可是没钱啊!看看你们,连学费都不用交,生了病,去医院也方便,而且家家都有车,你们现在的生活,就是我小时,对生活的期望,你们现在对生活的期望已经不同了,你们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听了妈妈的一番话,我才明白,我们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啊!现在,“建设幸福中国”真的成为了全国人民最殷切的希望。

身为少先队员,我们应当肩负中国人民的期望,做“建设幸福中国”的建设者。我们要从学习开始,奋发向上,加强思想品德的修养,陶冶情操,为建设幸福中国而奋斗!!

“幸福中国”飞翔在中国的大地,“幸福中国”飞翔在中国人民的心里。

为“建设幸福中国”而奋斗,我相信,“幸福中国”将在以后,不会再是虚影,不再是人民的期望,而是事实。

诗说中国2023年读后感篇3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品读《红楼梦》,内心总会缭绕着感动和遗憾的情愫。虽然早已把结局背得滚瓜烂熟稿,也知道留下的是一片泣血的残阳,但依旧禁不住去翻阅。 曾几何时,我并不欣赏《红楼梦》。贾宝玉的哭哭啼啼,林黛玉的弱不禁风,王熙凤的见风使舵都成为了我讨厌的原因。只翻几页便已在月色下酣睡。 再回首,有一段时光的缩影浮现于脑海。那时我爱读书,四大名著、《史记》、《资治通鉴》、《昆虫记》……等各种中外名著我都“略知皮毛”——实际上都是囫囵吞枣。无奈,那时我只看《红楼梦》中的好词好句,根本谈不上“品读”。偶尔认真地看上几句,便主观地认为只有黛玉和宝玉在一起才是最好的结局。 如今,再一次拿起《红楼梦》。

记不清这是第几次看了,可至少只有这一次我走进了《红楼梦》,走进了大观园中形形色色的人物的内心。我欣赏黛玉,她诗一般的性格,诗一般的生活,可我并不想成为她;我同情宝钗,同情她成为了家族联姻中的牺牲品。一次次刻骨铭心的伤痛,一次次笑逐颜开的喜悦……我的思绪也跟随着他们的经历飞过一片朦胧的月色,来到了那个好似瑶池仙境却又犹如地狱的贾府。可《红楼梦》中的人物最终还是逃不过曹雪芹为他们设计的悲惨命运。因为《红楼梦》终究只是一场飘逸在红尘中华丽而凄楚的梦…… 《红楼梦》只是中华文学艺术中的墙边一隅,中华文化就如大海一般,倾尽一生也未必能了解透彻。不过这让我更坚信,我们是被诗化的民族,我们尊崇人性中美好的元素。我们的灵魂——这个拥有千年历史的民族的灵魂,在如此灿烂的文化的支撑下,定会崛起!我坚信!

诗说中国2023年读后感篇4

在这个月,我读了《中国梦》这本书。在书中,我了解到中国梦的相关事项,中国梦的.由来,实现中国梦的步骤,中国梦的未来。

国家强大,从那时起就是中国人的梦想。只因为以前的中国实在太强大,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还是整个社会,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引领世界潮流。试问一声,谁不喜欢一向领先,谁喜欢落后挨打,谁喜欢只有完美的回忆而没有完美的将来呢?要想使得中国梦不是梦,需要现代人的多番努力。透过阅读《中国梦》,看到了中英战争以来,历代中国人为振兴中华民族而作出的努力,激动的心难以平复。而那时候的探索历程几经波澜,最后找到了一条新道路,直到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才真正有底气为自己那个梦想而奋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重振中华民族雄风,这是一个持久的梦想,这是一个现实的梦想。《中国梦》使我寻找梦的轨迹,跟随梦的脚步,踏上梦的征程,奔向梦的未来。重温旧梦,找寻梦的由来,放眼未来,实现梦的要求。今年是建党九十周年,人民群众选取了中国共产党,这是历史的选取。人民群众相信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实现那个伟大而神圣的中国梦,引领中国走向新的辉煌。这是一种完美的期望,这是一个完美的愿景,更多的是这是一种现实。就像奥运梦,百年奥运梦,中国人民共同努力实现了这个百年之梦。既然人民群众选取了中国共产党,就就应相信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实现梦想,使得中华民族走向强

盛。而我们都明白的是,现今中国遇到的很多困难,国内外的矛盾依然存在,我相信有些困难是国人以前没有想过的。而在众多矛盾中,食品安全隐患一向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这但是关系民生的大问题,连吃饭都有问题,身体吸收的营养都难以解决,如果使得自己革命的本钱更加厚重呢?而国外的环境并不算稳定,这会进一步影响中国的发展。这对于中国人实现中国梦又加大了难度,因为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多了,更复杂了。俗话说得好,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中国共产党要带领十几亿人口的中国走向完美的未来并不容易,但是中国共产党勇敢地承担了历史赋予党的职责。党也有自身的不足,也有自身的难处,但是,要想真正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务必认真解决党内的问题,这样才能够使得人民群众心服口服,对党的办事潜力更充满自信。

我相信在党的坚强带领下,中国梦不是梦。或者要实现这个梦要十几代或者几十代人的付出,但是只要我们的梦想还在,我们梦想之火一向在燃烧,而这团火在中国人的心中永不熄灭,这就是坚强的中国人。我们依然走在路上,走在梦想的路上。

诗说中国2023年读后感篇5

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民主的道路上,曾经有很多国际友人对中国给予过各种形式的帮助,比如埃德加斯诺。

毛主席曾经说过,斯诺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作为一个美国记者,斯诺是第一个把中国共产党、红军介绍给全世界的人,让更多的人知道,在东方的大国有着这样一个政党,这样一只队伍。

?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不只是向外界介绍了中国的革命情况,它还是一部详尽的历史资料。

一九二七年之后,由于国民党的突然反目,血腥清洗,导致大批共产党人的牺牲,蒋介石撕碎了伪装合作的面具,意欲致年轻的共产党于死地。全国各地都在搜捕共产党,甚至敢于同情共产党的行为也会导致死刑的惩罚,但是,仍然有更多人冒着掉脑袋的危险,义无反顾的追随在共产党的红旗下,这些人的目的是什么、理想是什么、斗争的方向是什么,并不为当时的大多数人所了解,在国民党的宣传机器的恶意诋毁下,共产党被说成一小撮反动的暴民,而红军则是为数不多的、衣衫褴褛的土匪罢了。

但是国民党无法解释的是,如果真如他们所说,共产党是暴民土匪且人数少得可怜,为什么一直无法被消灭?相反还继续扩大着根据地?共产党真的是反帝的么?或者如国民党支持者所说的,他们激烈的抗日口号只不过是争取公众的同情和绝望的挣扎,是亡命的汉奸和土匪最后的呼号?

总有些人愿意追求真相,即使冒着失去生命的危险。斯诺无疑是这种人。

尽管心中忐忑,斯诺还是在张学良将军的东北军帮助之下,毅然决然的踏入了这个被蒋介石政府描绘成是充满血腥、野蛮、土匪当道的红色根据地,而他所能依靠的,只是一封写给毛泽东的介绍信。

然而怀着冒险心情的斯诺很快就知道了自己的担心毫无必要,这些红色区域绝不是国民党政府所说的那样恐怖,正相反,在这里,有着人民真正支持、信任的政府。

由于外界的封锁和造谣,共产党领导人的情况一直不为外界所熟知,国民党不停地在炮制他们的“恶行”,并且讽刺的是,在多次报道毛泽东、朱德等共产党领袖死亡的消息同时,他们又悬赏对这些人进行缉拿。

按斯诺自己所说,他只不过是一个好奇心强、敢于冒险的洋鬼子,但是在红色政权的所在地,他不但受到了贵宾的待遇,而共产党的领导人们也对其坦诚相见,为其的采访报道提供一切便利条件,这和国民党的遮遮掩掩、欲盖弥彰、颠倒黑白是截然不同的。

通过和共产党、红军的接触,斯诺终于明白,为什么会有成千上万的人不惜牺牲生命而依然加入共产党,为什么红军在人数、装备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能够转战南北,为什么人民群众会如此的支持着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才有希望,因为红军是真正的人民。

诗说中国2023年读后感篇6

费孝通先生曾在序言中说道,它写《乡土中国》的目的就是介绍“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并且他从实际出发,介绍了乡土社会人们的生活、人情、礼俗血缘、道德等特点,让读者从实际中理解人们的内心世界。

我怀着对社会学极大的热情读了费老先生的《乡土中国》,感触颇深。这本书是种尝试,尝试回答了“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什么样的社会”。这里讲的乡土中国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生动全面地展现了乡土中国的面貌,每一章都有很多感触,在阅读《乡土中国》的时候,我会体会到一种反璞归真的踏实和厚重,我很佩服书中的说理,作者通过将城里教授的孩子和乡下的孩子清楚对比就能让人清晰理解:城里人只熟悉城里的事物,正如乡下人熟悉乡间一样,乡下人会在城里因无知而被嘲笑,城里人同样也会在乡下遇到不认识的事物。由此可见,乡下人无知确实没有是根据。然而城里人习惯用理论,土头土脑来藐视乡下人。确不知只有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泥土是乡下人的命根子,是一种高贵的象征,是一种质朴的感觉,我们的民族是和泥土分不开的,土在我们的文化中占有特殊位置,我们又何尝不该尊重乡土、尊重农民、尊重自己的文化呢?

时间的流逝总是在不停记录历史的进程,越过世纪的门槛,回首总结上个百年的中国社会发展,总会有许多名字让人铭刻在心。费孝通作为一代学人的典范,在几十年中的学术生涯中孜孜以求,为建立中国化的社会学倾其一生心力,可谓著作等身,学问深厚,其《乡土中国》更是影响深远,堪称经典,至今仍引领后人,发掘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

诗说中国2023年读后感精选6篇相关文章:

2024年感动中国观后感优质6篇

2024年感动中国观后感优秀6篇

2023年销售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精选6篇

2023年迎新年活动总结精选6篇

诗说读后感500字最新8篇

诗说读后感400字优秀7篇

诗说读后感400字优质8篇

诗说读后感500字参考5篇

诗说读后感500字优秀8篇

诗说读后感400字推荐8篇

诗说中国2023年读后感精选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