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体读后感500字最新6篇

时间:
pUssy
分享
下载本文

优秀的读后感让我对作品的情感蕴含和情感表达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读后感要具有独特的见解和观点,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以下是好文档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3体读后感500字最新6篇,供大家参考。

3体读后感500字最新6篇

3体读后感500字篇1

这几天,我在读《男生日记》,这本书的作者是杨红樱。《男生日记》是在《女生日记》发表过一年以后,作者做了一个阅读调查,发现100%的女生喜欢书中的男生吴缅;吴缅并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好学生,但他身上有所有女生心动的原因,那就是他的身上具有作为一个男子汉的品质:有见解,有个性,有责任心,还有他的敢作敢为。我喜欢他的`敢作敢为,还要向他学习做事有责任心。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吴缅从一个小男生成长为男子汉的心路历程。这本书沿用了《女生日记》的日记形式,以轻松幽默的笔调,真实地记述了六年级男生吴缅小学毕业后,他的精彩难忘的暑假生活。我最喜欢的是《999颗幸运星》的那一篇日记。因为吴缅要去西藏旅游,妈妈又要去外地开会,只好把家里的小狗和小猫交给同学冉冬阳家寄养,虽然小狗和小猫在她家相处过几天,但由于冉冬阳的精心照料,小狗和小猫对她产生了感情,让吴缅更加明白对小狗和小猫要有责任心。

冉冬阳用一个暑假的时间,给吴缅折了999颗幸运星,象征着祝福“永远永远”伴随着他。他们之间的友谊真的非常深,我到毕业的时候,我也会折幸运星送给我最好的同学和老师,让祝福永远伴随着他们。读了这本书后,我收获了一个做人的道理,做任何事都要有责任心,敢作敢为。我希望我们班的同学一起来看这本《男生日记》,让他们学习吴缅的有见解,有个性,有责任心,还有敢作敢为的品质。

让我们作为男子汉一起努力吧!

3体读后感500字篇2

梵高情感状态的自然单纯。情感的单纯,并非情感的单一或冷漠,而是指情感的无杂念和自然状态。梵高的爱情经历,充满坎坷,几乎一无所获,但其爱情的状态,却饱满而高洁。青春懵懂时的梵高,爱上了房东的女儿乌苏拉,却被草地出门;在迷人的乡村作画,爱上了失去丈夫的美丽表姐,情感热烈不可自抑,却换来“不、决不、决不”的绝情回答,及强烈谴责;在海牙,贫困交加的梵高,认识了叫克里斯汀的妓女,在相濡以沫中许以婚期,成为梵高第一个名义上的妻子,但妓女恶习难改,终与梵高决裂而去,并留下浪荡的坏名;在同父母居住的纽恩南,梵高第一次被女性狂热的爱慕,这是一个39岁的叫玛高特的女人,“要紧的是爱,而不是被爱”,她说,梵高第一次感受到了爱情的温情,遂决定娶她,但世俗的婚姻观及女性家族的强烈反对,玛高特以服毒自尽而定格了她的爱情;在阳光强烈的阿尔,梵高被一个叫玛雅的女人追慕而至,那是在博里那日擦肩而过的女孩子,在一棵阴凉的树下,这女孩子将自己给予了梵高,两人缠绵而激烈,梵高醒后,玛雅不见了踪影,这种类似《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中爱的表达方式,叫人顿感伤怀;也是在阿尔,梵高为了亲近一位叫拉舍尔的妓女,割下自己的右耳以抵偿五个法郎的代价…这就是梵高的全部爱情经历,显得简单、纯粹、随性、热切、痴癫。爱情之于梵高,已不仅是一种情感需求了,他这种自然癫狂式的爱情,就像他喜欢画的狂热的太阳,炽热地燃烧着他的激情,释放着他内在的生命力,激发着他无限的创造力。这是一个只有赤子才能有的爱情状态,因为人人不可能成为赤子,甚至厌恶赤子,因此梵高的爱情经历势必是为某些人唾弃和不齿,但这又何妨其艺术上的伟大?

梵高的艺术作品显得朴拙、粗糙,但具有伟大的生命力。梵高很早就具有对艺术的敏锐感和独特的见解,但他将绘画作为毕生唯一的追求,很大程度上是偶然的际遇。梵高的绘画起始于博里那日当神父的日子,那是一个煤矿区,村民生活极度困苦,他因为参与工人的罢工而被免除神职,在穷困潦倒中,简单描摹一些静物则带给了他些许的精神慰藉。因此他一生绘画的对象和风格,都深受那些低下层百姓简单、粗糙、原始、真实的生活方式的濡染,但这也赋予了他的画极强的生命力,有一种令人无法抑制的张力和情绪。后来梵高到了巴黎,渐从印象派画风中汲取自己的新的表现形式,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梵高一生清贫如洗,经常饥寒交迫,一直处于极端贫困的生活状态。在中国文学史上,梵高让我想起曹雪芹公的一生,难道这是艺术家普遍的生活状态?这并不能简单归结为上帝的不公。伏尔泰乃一代文豪、思想巨擘,也被驱逐甚至蹲过监狱,但他一生过着贵族式的奢华生活,温柔富贵乡也并未腐蚀他的才华和思想。可见,艺术家个人与环境的互动,是产生伟大作品的前提,但关键还在于艺术家个人的感悟能力和才华,而不可只归因于模式化的环境造就了艺术家。因此梵高的个人生活环境,某种程度的确强化着他的创造力,但他个人对绘画的热爱和独特的理解力,才使得他没有放弃他之所爱,最终取得极大的艺术成就。

回归梵高真实的生活,濮存昕说他“在生活中像个智弱的残者”,难道他就真的没有过一个正常人、拥有体面生活、进入上流社会的能力吗?我认为这话说得有几分道理,我宁愿相信人的能力生来是恒定的等同的,某方面长于别人势必某些方面有所欠缺,而梵高绘画突出的才华,是否正抵消和抑制了他其它某些能力的发展!他因为失去乌苏拉而放弃了原本有机会继承他叔叔的画商事业,他因为内心正义感的驱使而被免黜了薪水丰厚的神职,后来一直靠着他弟弟每月寄给他的钱来生活,而这一寄就是整整十年,每月150法郎,已算不少,正是他弟弟提奥的资助,才使他一直“活着”!写到这儿,鼻孔酸楚,眼眶湿润,提奥是一个颇具慧眼、内心细腻温柔、情感丰富之人,他就像梵高的一个妻子,关心支持着他哥哥的绘画事业,我自己在想,这部传记的主角,应该是两个人:一个是梵高,另一个是提奥!梵高就像马克思,而提奥就像恩格斯!没有提奥,就没有梵高!

3体读后感500字篇3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写的一本流传千古的佳作。书中讲述了东汉末年三国鼎立的场面。在这三国的英雄豪杰中,我最喜欢的是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是琅玡阳都人,人称“卧龙先生”,在刘备三顾茅庐后为他效力。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赤壁之战时,周瑜故意为难他,要他三天造十万支箭。诸葛亮不慌不乱算到了第三天会有大雾,可以前去曹营施展“草船借箭”的妙计,而且返回时还一路顺风顺水,就算曹操看破他的计策也能快速撤退。三天后诸葛亮果然满载而归,当他交出十万支箭时,周瑜被惊得目瞪口呆。

诸葛亮不仅智计百出还临危不乱,在司马懿率领十万大军兵临城下时,迅速制定好了计策——打开城门,大摆空城计!让敌方军队摸不清虚实,不敢来攻。最后,竟然以二百多名老弱残兵吓退敌方的千军万马,实在是太厉害了!

不仅如此,诸葛亮更是一个顾全大局,为国着想的人。在草船借箭一事中,他虽知周瑜故意刁难,却还是看破不说破,顺利完成了任务,保证了两国间的和谐关系。

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习诸葛亮顾全大局,临危不乱,在遇到困难时不低头,会随机应变。我们还要努力学习,掌握丰富的知识,只有这样,才可以成为像诸葛亮那样的睿智英雄。

3体读后感500字篇4

?飘》中记述了美国地南北战争,描写了19世纪中叶美国南方由奴隶制向资本主义进化地痛苦蜕变过程。但其主题并不是战争,作者无意做历史地论道者。其主题是爱,关于青春。

战争时期消磨了女主思嘉地青春,他曾是一个任性直爽,充满活力与幻想,像一个绿色精灵地女孩。但在这些美丽活泼地外表下,她也同样倔强而虚伪,以受人追逐为荣却不加珍惜,高傲地她错过了英俊倜傥她深爱着地艾希礼,并遭到了其拒绝以及后来瑞德地嘲笑。然后她带着自暴自弃地心理把自己嫁给了查尔斯,终结了其美好地少女时代。之后查尔斯不幸阵亡,她十七岁就成了寡妇。其接下来地生活都可谓是不幸地,最后她不得不以尖酸刻薄地形象来维护一个混乱破败地家庭。

其实她本来可以过得上幸福美满地生活,但是她地虚荣傲慢伤到了那些爱她地男人地心,就像文中他们所说地:“愿上帝保佑那个爱过你地人,你把他地心都揉碎了。”,“我从来不是那样地人,不能耐心地拾起一片片碎片,把它们合在一起,然后对自己说这个修补好了地东西跟新地完全一样。一件东西破碎了就是破碎了,我宁愿记住它最好地样子,而不是把它修补好,然后终生看着那些破碎了地地方。”,“我爱你,可我不想让你知道,你对那些爱你地人太残忍了,你抓住他们地爱,像鞭子一样在他们头上挥舞。”

事实上,作者是在思嘉身上寄喻了浓厚地对青春逝去地依恋和伤感,与其说这部小说是展现战争地残酷,不如说是告诫人们要珍惜青春,抓住眼前人。

3体读后感500字篇5

在假期中,我读了《三国演义》一书,真是受益匪浅啊!《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

正文第一句话这样写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不无道理。从周朝末年七国纷争,并入于秦统一天下开始,楚汉相争,又并于汉……书中有上百个人物,来阐述忠、教、仁、义、爱的道理,更是深入人心。罗贯中笔下的庸主献帝刘禅,无能之辈吕布、董卓,心胸狭窄的周瑜、长厚的鲁肃、机智的孔明……这些鲜明的人物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虽有这些人物,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关羽,文中描述对他外貌直接描写的文字极其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骑一匹“赤兔马”,他降汉不降曹、秉烛夜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来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刮骨疗毒,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他的这些英勇事迹让我叹服。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其所描绘人物所用的笔法令我敬佩,抓住人物个性,突出人物的特点,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非常生动形象。还巧妙的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手法。故事中“赤壁之战”描述的尤为生动,让我有身临其境之感,真为作者高超的笔法折服!

?三国演义》--四大名著之一,真的值得我们去好好学习!

3体读后感500字篇6

很早便听说了费孝通先生的社会学著作《乡土中国》,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中国农村的主要特征,涵盖了人文环境、社会结构、权力结构等内容。为何要讨论中国的基层社会呢?值得注意的是,这本书初次出版于1948年,正处在我国从乡土社会转向现代化都市社会的过程中,同时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并进行对比和解读。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也许我们现在生活在城市,但上一辈或上几辈定在农村生活过,因此乡土社会是我国的基层社会。正如书中所说,“因为只有直接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像植物一般在一个地方生下根,这些生了根在一个小地方的人,才能在悠长的时间中,从容地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像母亲对于她的儿女一般”。简单来说就是乡土社会人口流动性较小,村子里的人祖辈都生活在一处,彼此间很熟悉,甚至是亲戚。就连我这个生在城里的孩子,每次回老家见到任何一个人总能发现我们之间存在着某种亲戚关系。先辈的经验以及礼俗也得以通过语言流传下来,并不需要依附于文字。由此可见,乡土社会的特性决定了文字在乡下的非必要性,我们若是因为多识得几个字而沾沾自喜,那便是肤浅了。

其实一直以来有个问题困扰着我,为何我们的文化与西方文化相差如此之大?不敢说我从《乡土中国》中找到了确切答案,但确是汲取了一些想法。我们的乡土社会是依赖于农耕的,所以世世代代居住在同一片土地上,祖辈的礼仪文化通过一代代的言传身教得以延续。因为周围都是熟悉的人甚至亲戚,所以“面子”就显得很重要,也由此衍生出了礼俗。例如向别人借了钱,不仅要及时归还,还要再多送对方些东西以示感谢,否则便是失了礼数。这些礼俗也好,亦或是道德准则也好,可以说都是模糊的共识。并不需要法律的要求,每个人自出生就会从长辈那里了解到这些共识。所以我们可以说,社会格局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文化差异。

3体读后感500字最新6篇相关文章:

3体读后感600字作文精选6篇

3体读后感1500字优质6篇

3体读后感400字7篇

3体读后感400字推荐8篇

3体读后感1500字8篇

3体读后感300字精选8篇

3体读后感300字8篇

3体读后感400字8篇

3体读后感300字7篇

3体读后感800字参考7篇

3体读后感500字最新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47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