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残先进事迹5篇

时间:
Mute
分享
下载本文

伟大的事迹是人类文明的珍宝,它们激励着后代不断追求卓越,事迹材料中的感人故事和成功经历可以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下面是好文档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助残先进事迹5篇,感谢您的参阅。

助残先进事迹5篇

助残先进事迹篇1

小刘自2014年调入承德县特殊教育学校后,面对全新领域,投以满腔热情,坚持先进教育理念,着力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专业管理水平,给予残疾人学生和家庭最切实的帮助。

注重课程建设、编写校本教材。参与省、市级课题的研究,总结出“让每一个生命体都能得到发展”等独特办学思路。强调“生活教学”“融合教学”等理念,拓展学前康复教育,探索医教结合之路,发展职业技能教育。培养学校骨干力量,帮助多名老师获得国家省市级荣誉。学校连续多年被县教体局评为综合考核先进单位、市教育局教学先进单位。争取外援救助残儿及家庭,为重度残儿及家庭送去温暖。

2010年被县政府授予教育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2年被市政府授予二等功奖励;2014后多年被县教育局授予优秀校长荣誉称号;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嘉奖。2018年被评为省级骨干校长。

助残先进事迹篇2

小鲍,女,满族,45岁,出生于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的一个小山村。她在家里排行老大,健康阳光的她是家里的掌上明珠,一家人其乐融融。然而生命的历程中有阳光陪伴,也有阴云密布,谁料天有不测风云,在她10岁的一天,一场车祸夺取了她的整个右手,留下了残疾。身体上的变化让幼小的她哭过,闹过,绝望过,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并没有向命运低头,没有因自己身体的残疾而沉沦下去,而是凭借顽强的毅力勇敢的向命运挑战,靠着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人生态度,走出了一条精彩而美丽的人生之路。

1998年小鲍组建了自己幸福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可是生活并不富裕,但是她一直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切都会好起来。2009年的夏天在政府的帮助下她来到了丰宁满族自治县残疾人联合会工作,面对这来之不易的工作,小鲍坚定了努力学习的信念,白天给单位打扫卫生,帮助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晚上利用休息时间学习电脑打字,用右手练习硬笔字,看各种残疾人政策书籍。凭借着自己的不断努力,她学会了单手电脑打字,单手硬笔字,还掌握了更多的为残疾人服务的政策和知识。一段时间的努力,她胜任了更多的残疾人工作。

“人身体上的残疾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人心灵上的残疾”这是从事多年基层残疾人工作的小鲍同志,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她常用这句话激励身边的残疾人,同时她也用自己坚强勇敢,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诠释着这句话的真正含义。面对着来残疾人联合会寻求帮助的残疾人,她总是悉心讲解国家政策,耐心的了解残疾人情况。对待还在襁褓中的残疾孩子她就像孩子妈妈一样把孩子抱在怀中,满眼的心疼。面对哭诉自己艰难命运的残疾人她也总是语重心长的为他们排忧解难,让残疾人树立起:要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的勇气,要有坚强的信念,做一个身残志坚的人。正像她爱说的'那句话:“人身体上的残疾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人心灵上的残疾”她这样对别人说,也努力的按照这句话做自己。通过自己和家人的努力,以及国家政策的帮助现在小鲍住上了楼房,供孩子上了大学,过上了人人羡慕的好日子。

努力工作的同时她还不忘了自己身体的锻炼。每天都坚持慢跑,她说跑步让她更加的健康自信,不断的突破自我。小鲍先后多次参加国家、省残运会,多次争金夺银。特别在2018年第九届省残运会上,年近45岁的她又一次站在赛会的起跑线上,荣获“两金一银”的好成绩。决胜千里需要韧性,人生的辉煌需要坚持,历史像流淌的河水,滋养着每一寸热土的同时也在消失着印记,但鲍姐却用自己青春谱写了自己辉煌的人生,用自己的激情刻下了永不磨灭的轨迹。

作为母亲,她是孩子心中坚强勇敢、温柔善良的妈妈;作为残疾人,她是阳光的开心果;作为残疾人工作者,她是残疾人眼中乐观向上的知心大姐,她用温馨的微笑汇成一股暖流、她用向上的信念铸成一道精神的铜墙铁壁,她用永不服输的斗志谱写了一首生命的赞歌!展现了新时代最美残疾人的形象。

助残先进事迹篇3

武进区残联始终以“为残疾人服务”为中心,大力加强残疾人保障和服务两大体系建设,切实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全面加强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文体、维权等工程的推进工作,多项惠残举措被纳入我区“为民办实事”工程,惠及全区残疾群众数万人,累计投入金额超过2.5亿元。

一、抓实社会保障工程,加速实现残疾人“幸福满意”的目标

近年来残工委、区残联先后制定下发了《武进区精准康复服务方案》、《武进区残疾人创业扶助租金管理办法》、《武进区“残疾人之家”实施细则》等十多个维护残疾人各项权益的政策文件,残疾人保障体系逐渐趋于完善。区残联每年根据全区残疾人入户调查及信息动态更新数据,按需持续做好各项兜底保障工作。为全区持证残疾人购买三十种重大疾病险和意外伤害险,不断提高残疾人家庭应对风险的能力;对全区贫困残疾家庭学生和残疾学生发放助学金,保障其受教育的权利;积极配合民政部门做好低保残疾人家庭、一户多残、无固定收入重度残疾人补贴的审核发放工作,促进困难残疾人家庭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改善。截止到目前,全区持证人数达1.7万人,持证残疾人享受兜底保障率达到100%。

二、抓实就业创业工程,加速实现残疾人“全面小康”的目标

“残疾人就业圆梦工程”多次被纳入全区“为民办实事”工程,得到了全区各部门的大力支持。武进区残联根据入户调查结果,摸排有就业、创业意向的残疾人,精心设计就业培训方案和提升计划,组织免费培训及技能竞赛,不断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劳动技能、提升职业荣誉感,增强我区残疾人就业热情和竞争能力。截止到目前,共组织盲人按摩、花木种植、丝网花编织、毛衣编织、电商运营、家电维修、电子配件加工等培训班30余期,扶持自主创业54人,指导创建省级残疾人扶贫创业基地2个,市级残疾人扶贫创业基地1个,区级“残疾人之家”1家,镇级“残疾人之家”11家,村级“残疾人之家”4家,形成了以“区级残疾人之家”带动全区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由村(社区)向残疾人家庭延伸的立体格局,累积促进就业人数达2365人。

三、抓实精准康复工程,加速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的目标

持续开展“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全覆盖、“三助一免”全覆盖、“白内障复明”全覆盖和无障碍环境改造工程,免费为全区贫困残疾人发放轮椅、拐杖、盲杖、助听器、助视器和假肢等残疾人康复辅助用具,实施白内障免费复明手术约1万余例,享免费服药的贫困精神病人约3000人,办理入院治疗的贫困及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约2000人,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环境改造约1000家,全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享康复服务率达100%。切实开展0-14周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大力鼓励公办学校及民办机构投身康复事业,截止到目前全区共有儿童康复机构6家、设立资源教室公立学校4所、特殊儿童家长学校1所,残疾儿童康复需求与融合需求得到了较好的满足。

四、抓实权益保障工程,加速实现残疾人“公平共享”的目标

近年来区司法、民政、残联等部门共同建立协作机制,将重度残疾人列为法律援助受援对象,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武进区残联常年聘请专门律师事务所开展残疾人普法及援助工作,切实维护了残疾人合法权益。区残疾人事业发展中心规划建设了残疾人体育活动室、文艺排练室、有声读物阅览室、盲人影院(多功能演艺厅)、残疾人事业成果展示厅等,进一步丰富了残疾人活动场地及设备,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区残疾人艺术团持续做好残疾人“文化周”活动,深度活跃在农村、社区、企业,感染了更多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截止到目前我区持证残疾人享免费乘公交车(地铁)、免费进入旅游景点、心理疏导、送教上门等惠残福利,各镇也开展了公共环境无障碍改造试点工作,为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创造了有利条件。

五、抓实强基育人工程,进一步提高“阳光服务”的标准

武进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区残联为主导,镇残联为骨干,村(社区)残协为基础,助残公益组织和助残志愿者队伍为延伸的残疾人组织机构和服务网络。加大助残公益组织的培育力度,通过扶持指导、政府购买、宣传推广等举措提高公益助残组织的生命力、发展力和影响力。近年来,助残社会组织、爱心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数量持续呈上涨趋势,遍布武进城乡,为武进区残疾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扶。五大协会和社会助残组织每年开展公益活动约30场次,并充分利用新旧媒体大力宣传残疾人自强典型、创业典型、社会助残典型,进一步引导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营造扶残助残的浓厚社会氛围,其中同心助残驿站连续五年在助残日期间举办“同心助残与爱同行”大型拍卖会,募集善款100余万元,全部用于我区重度贫困残疾人家庭帮扶活动,有力地改善了残疾人的精神、生活环境。各残工委成员单位也积极参与推动全区残障儿童享有义务教育、无障碍环境的建设、残疾人危房改造、慈善救助等惠残工程,推进我区残疾人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下一步,武进区残联仍将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坚持不懈的精神,向上研学政策方针、向外学习先进典型、向内加固战斗堡垒、向下贴近基层群众,带领全区残疾人工作者和残疾人家庭紧密地围绕在党的周围,为实现我区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进。

助残先进事迹篇4

xxx今年45岁,出生在齐齐哈尔市龙江县白山乡八村一个农民家庭,患小儿麻痹致残,只能以轮椅代步或用双手握住双脚弓背蜗行。

xxx在求医问药中度过了童年,用双手做脚爬过“十年寒窗”,作为全乡中考状元,在那个年代,却因残疾被拒在高中校门外。县民办教师队伍整顿时,xxx离开了工作四年的教师岗位,开始了赶着毛驴车赶大集,刻手戳、卖挂钱儿赚钱的生活。

20xx年,xxx的第一部剪纸作品《中华世纪百龙图》在中国(南京)全国剪纸艺术展一举斩获“跨世纪特别创作奖”。从此,“剪纸”和“xxx”的名字开始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他被哈尔滨商业大学、齐齐哈尔职业学院聘请为客座讲师。

20xx年秋,为更好地继承和弘扬剪纸艺术,在各级政府、残联等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帮助下,xxx创办了龙江县玉玺剪纸书画培训学校和玉玺艺术品装潢社,形成“校企合一,以培带营”的基地管理模式。基地先后被授予“中国书画等级考试考级培训基地”、县市省三级残联“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扶贫就业示范基地”、县文化馆“群众文化传承培训基地”。

从那时起,白天打理生活,晚上潜心创作,便是xxx的日常生活,十几年来,累计创作剪纸10余部5000余幅。20xx年,xxx探索剪纸传承、技能培训、主题研创、市场运营及残疾人专项培训、精准扶贫、创业推广等业务,拓展以个人喜好、企业文化为主题的“私人定制”创作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民间剪纸纯手工产业化生产初具规模,实现年产值80余万元。

作为一名残疾人创业者,一名共产党员,xxx始终不忘初心,感恩党和国家、社会各界的培养与支持。他要用手中的剪刀,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志用剪纸艺术打造鹤城文化名片,让龙江剪纸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助残先进事迹篇5

xxx,听力一级残疾人,区残联专职残干。20xx年被派到葛家镇任职。基层工作繁琐又辛苦,尤其是镇村级残疾人工作最容易被忽视,葛家镇是个大镇,全镇5万多人接近1500多名残疾人,需要深深扎根到群众中。10年来,xxx时刻把残疾、贫困群众挂在心里,克服自身听力残疾带来的不便,忘我、认真、负责,兢兢业业服务残疾人,每村、每户残疾人的情况都了然于心,被全镇残疾人视为“贴心人”、“暖心人”。

为人民服务,无怨也无悔

庆丰最崇拜的是毛主席,他不但时刻把主席“为人民服务”的话儿记心上且付诸行动。有次入户走访,了解到镇中学一个女孩学习特别好,但是家境贫寒,没有妈妈,与脊椎变形的爸爸和80岁的爷爷借住在别人家,他立即向区红十字会反映了这个情况,红十字会联系爱心企业向女孩一家伸出援手,xxx也尽己所能,把个人过节的福利都送给了这个女孩。后来每逢他下乡,遇到小女孩的爷爷或者爸爸表达感激之情时,庆丰总谦虚地说:是党的政策好,我就是跑个腿而已。

有十分劲儿绝不只出九分力

有十分劲儿绝不只出九分力,这是庆丰工作的原则。每当看到那些残疾人行动不便,他早忘了自己也是个听力残疾人,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20xx年,他了解到有一个60多岁的老光棍,肢体残疾,走路只能坐着板凳挪。为了帮老人解决生活困难,他积极帮老人申请低保,但申请过程中发现系统显示已婚。庆丰在实际走访中,并不了解这一情况。为此,他再次来到老人家了解情况。当得知老人残疾后失去劳动能力且贫穷,妻子走了,但没办离婚手续。为证明老人单身以申请到低保解决其基本生活保障,庆丰坐客车来来回回跑了好几趟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查档案、开证明,帮老人办好单身证明,最终解决了老人的现实困难。

服从组织安排,哪里需要去哪里

xxx说:我不是一个党员,可是我愿意服从组织安排,哪里工作有需要,我就到哪里去。20xx年春节,突如其来的疫情,他服从安排,不计较个人得失,从大年初一到3月14日,在抗疫一线整整奋战了50天;接续而来的森林防火任务,他也冲锋在前,尽职尽责,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己的承诺。

他的付出赢得了大家的尊重,考虑他个人的情况,领导曾提出把他调回城里,但他却表示:自己工作的动力就是能切实帮助到残疾人。在基层干了这么多年,对基层工作的这份深厚感情已很难割舍,就这样踏踏实实为残疾人服好务,虽然辛苦却充实快乐。

这,就是朴实的专职残干——xxx。

助残先进事迹5篇相关文章:

助残志愿工作总结6篇

2023全国助残日活动总结7篇

2024助残日活动总结7篇

2024助残日活动总结参考8篇

2023年全国助残日活动总结7篇

2023全国助残日讲话稿7篇

2024助残日活动总结优秀6篇

市领导助残日讲话稿6篇

2023全国助残日活动总结最新8篇

社区助残日活动总结参考7篇

助残先进事迹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43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