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苏轼作文精选7篇

时间:
Lonesome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经验,从而激发彼此之间的学习动力,作文的内容应该具有深度思考和广泛知识的支撑,能够给读者带来新的认知和启发,以下是好文档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说苏轼作文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

说苏轼作文精选7篇

说苏轼作文篇1

相信在许多人的印象中,苏轼是豪放的,就如《江城子密州出猎》里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擒苍”一样。他诗词虽豪放,命运却坎坷,但又是幸运的。

苏轼,字子瞻,又名和仲,世称苏东坡。这个看似平淡的名字,却在中国文化史上成为一座永恒的丰碑。

苏轼于嘉祐二年进士及第,曾在凤翔、杭州、密州等地任职。相比于平民老百姓,他已是幸运。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晚年又因新党执政被贬,大赦北还是病逝途中。

观苏轼大起大落的一生,年少时当官,后又连连被贬,为何因。在苏轼的中年,他终于醒悟:他的坎坷,皆因他自己的嘴。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他即不得旧党眷顾,又不得新党接纳,只因他的咄咄逼人,口无遮拦。

虽然苏轼被贬,居住条件艰苦简陋,但仍乐观幽默,豪放旷达。根据曹臣所编《舌华录》载,苏轼一日饭后散步,拍着肚皮,问左右侍婢:“你们说说看,此中所装何物。”婢女应声道:“都是文章。”苏轼不以为然。另一婢女答道:“满腹智慧。”苏轼也以为不够恰当,苏轼的爱妾朝云答道:“学士一肚皮的不合时宜。”苏轼即刻捧腹大笑。

苏轼被贬,却在这大仙大落中变得沉稳。在这坎坷的命运中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圆滑。这,便是我印象中的苏东坡。

说苏轼作文篇2

他豁达乐观,为国为民,但最终落得一贬再贬;他是北宋的文坛领袖,诗词书画无不独领风骚;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是一段不能被忘记的文化传奇。他就是天才加全才,人见人爱的苏轼——苏东坡。

我眼中的苏东坡,是忧国忧民,敢于直言的人。王安石变法对百姓来说是祸害,苏东坡敢于上书责问王安石,反对王安石。欧阳修上台后,没有真正地为百姓谋福利,他依然反对欧阳修,正因为他的直言直语,才有了“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被贬期间,还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如西湖上有名的'景点“苏堤”“三潭映月”,都是他主持并监督修筑的。

我眼中的苏东坡,是豁达乐观,积极为百姓的人。有一日,东坡与友人外出游玩,醉归遇雨,随行人慌忙找地方躲雨,唯有东坡一人,挑着竹杖,还在大声吟诗:“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何等的豪迈、潇洒。诗人苏东坡随处逆境,但仍不畏惧,不颓丧,与“倚杖听江声”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他被贬时期,有一朋友来信让他注意身体,小心气,不要生病。他却以幽默风趣的腔调回应了他的朋友:这里虽然没有好药或者好医生,但并不比北方差,宫中御医也医死过很多人啊!

我眼中的苏东坡,是全才加天才,却又是亲民随和的人。东坡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东坡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同是豪放派的杰出代表,他擅长绘画,他擅长书法……他是一名不可多得的全才。他在李白游玩庐山,写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样的千古名句后,又游庐山,却写下了与李太白不同的见解“横看侧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就是他的天才之处。他被贬后,看到当地的老百姓不会做猪肉,“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便亲自教他们做了猪肉,“待他自熟没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百姓爱戴他,为肉取名为“东坡肉"。

在那“缺月挂疏桐”之时,“漏断人初静”之刻,浅酌小酒,任如水的清风打碎那无尽的思绪。苏子——东坡先生的吟唱,像无数美丽的流萤一般萦绕在耳畔,一贬再贬的落魄与亡妻之伤痛,任凭那秋风的苦涩,任凭那人生的浮萍,进发出的却是“鸿飞哪复计东西”。

论古今中外谁最豪迈、豁达,只有一人,也必定只有一个人——苏东坡。

说苏轼作文篇3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在这苍茫中,一位高大的人物向我走来,他就是北宋诗人苏轼。

从“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中,我看到了残红褪尽,春意阑珊的暮春景色,看到那不为人知的惋惜。从“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中了解到他那颗凄惨的心。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他有一颗开朗的心。哪怕是一贬再贬,心中依然豁达乐观。在苏轼困顿时,和妻子的相激相慰是他莫大的精神支柱,而妻子的离世,让他坠入低谷,写下了慷慨悲凉的诗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句句情意缠绵,凄凉哀婉,字字感人肺腑,如见血泪,自然而又深刻。

他豪迈骄狂,却又不流于俗艳,“簌簌无风花自坠,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更见送别情谊。“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心中只有故乡。多层面的苏轼展现在我眼前,洒脱,平淡,豪迈,婉约,这些不同的形象都在我心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苏轼的诗画面宏大,气势恢宏,韵调铿锵,感情奔放。典故的运用如同口出,直抒胸臆,细细品味,有浩瀚之感,浅显易懂。

奔放,与李白同舟,却比李白多了一些婉约;洒脱,与杜甫共济,却又不少细腻,这就是苏轼所做的独到之处。我眼中的苏轼,形如洪波,气若山河,诗意未老。他就像一棵明星,永远在我心中!

说苏轼作文篇4

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我独自一人提着重重的食品袋,摸黑走在回家的路上。“哎呦!”不知道是哪个缺德的家伙,把井盖拿走了,可怜的我随着食品袋一起掉进了井里。

这口井里还真是别有洞天啊!井边上是许多彩色的线,就像闪电一样;尽头是一个小小的光点。随着我的下坠,那个光点越来越大。突然,我落地了,眼前强烈的光刺得我睁不开眼睛。

我睁开眼睛时,眼前的场景让我大吃一惊:一片片茂盛的竹林里搭着一个小茅屋,屋前有小小的几亩地。再看看我自己,一头长发及腰,头上简单地插着一支木头做的发簪,身上穿的衣服,分明是宋代服饰!

惊讶归惊讶,吃的更重要!我急忙拾起身边的一大袋零食。这时,我看见不远的海边,有一个气宇轩昂的白衣男子,正望着一盘肉沉思,口中念念有词:“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我感到十分奇怪,便去问他:“叔叔,你是谁呀?为什么在发呆?”

白衣男子:“我是苏轼,这盘肉可是我最新研究出来的美食。是用猪肉制作而成的。”顿了顿,又道:“我可不是在发呆,我是在为它想名字!”说罢,又陷入了沉思。

我脱口而出:“东坡肉。”苏轼开心得像小孩子一样拍起手来,连连称道:“好!这个名字好!”我打开零食袋,请他吃薯片、巧克力、饼干等,他一边吃一边啧啧称奇,然后又拉着我谈了许多关于美食的问题。

突然,苏轼好像想到了什么,拉着我来到了那盘东坡肉前,请我品尝。我津津有味地尝了一口,那肉甜中带着肉香,肥而不腻,美味极了,就是有点口渴,如果能来杯可乐就更好了!

“叮零零”闹钟响了,我惊坐起来,才发现吃的原来是棉被啊!

与苏轼见面虽然是一场梦,但东坡肉的美味留有余香,有机会一定要去尝尝这鲜嫩的东坡肉。

说苏轼作文篇5

茶香缭绕在鼻尖,梦回千古,我好像看到了那消瘦但坚毅的身躯,我知道,他是苏轼。

二十一岁的他进京应试即中榜眼,名震京师,眼前的平和世界让他心头大喜。但苏母的逝世却让他倍受打击,祸不单行,朝野旧雨凋零,苏轼只好离京。

乌台诗案使苏轼被贬黄州,却留下了千古传诵的《赤壁赋》,他的豪放,他的洒脱,不禁让我热泪盈眶。本该悲伤失意的他应被人安慰,反而去安慰有人,这是怎样的胸怀?我看到了他与友人的背影,悲萧,凉风,冷月。一声狂笑却让一切悲伤退去,你说:”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事也。“这是怎样的洒脱?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不觉间你已步入老年,但却依旧豪放,拿得起,放得下。《江城子。密州出猎》你的爱国之心流传千古,但那蜡黄灯光下数声长长的叹息,你发出了“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痛心与落寞。

你的仕途并不顺利,被你用文字刻了下来,你在黄州写下了《赤壁赋》,也在这里写下来《记承天寺夜游》。

在那个美好的月夜,你欣然起行,兴奋的发现怀民亦未寝,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你说“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要知道,你当时可是因为乌台诗案被贬啊!

你的文采,你的豁达,你的豪放,你的洒脱,这才留下了千古绝唱。不因为其他,只因你是苏轼。我知道,你看见了我。但那时你已是老年,花白的头发让人不敢相信你的豪放,佝偻的身躯让人怀疑你的洒脱,我知道你不在乎,你的心早已超脱人之境界!

我看到,你浑浊的眼睛中又放射出光亮,我不敢望,你对我说,“不畏艰险,向前向前……”

我知道你已是弥留之际,泪水早已满面,我必会带着你的忠告,前进,前进!

说苏轼作文篇6

苏轼,苏东坡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有极高的造诣。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和比喻,独具风格;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为豪放派代表;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他手中的笔,如有神助,写下一首首不朽的诗篇。

苏东坡是中国文化历史上的一座丰碑,更是一位十足的“乐天派”!在21岁时考中进士,仕途很坎坷,一生多次被贬,甚至一次比一次远。可是,苏东坡仿佛是傲然于三九寒风中的梅花,生存于悬崖峭壁中的'苍松,是一介文弱书生的他,却有还胜于武将三分的顽强与豪气。因为吃不起羊肉了,便买来猪肉,一展厨艺,成就了美味东坡肉;去西湖游玩,大雨突降,没想到我们的苏轼诗兴大发,《饮湖上初晴后雨》就此诞生!而这两节课上随着白雪课堂的学习,通过苏轼的诗词,我更加窥视到了他的才华横溢和万丈豪气,看那《江城子·密州出猎》,上阕写出了倾城出猎,老夫不“老”的恢弘气象,“亲射虎,看孙郎”一句狂气外漏。下阕委婉的抒发胸臆,以云中魏尚自比,写出了渴望报效朝廷的豪迈。结尾又抒发了愿杀敌报国的慷慨激愤之情!这是词中的一首豪放代表,一扫儿女情长,霸气十足!再看《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以月起兴,借七分醉意,与弟弟七年未见之情涌上心头,绽开了想象和思考的花朵,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思念亲人的感情,但又展现出了作者热爱生活和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上阕教会我们执著人生,下阕教会我们善处人生。全文落笔潇洒,舒卷自如,充满哲理。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成为千古名句!

苏轼,一介宋代才子,才华横溢,又有满满豪情,只惜报国无门。十分乐观,充满希望,心中是一片汪洋,可以海纳百川。真正的是笑看人生,下笔如神!

说苏轼作文篇7

印象中,无论是苏轼的词抑或是他本人,都当是悠悠千载、红尘俗世中一个不朽的传奇,让无数后世子孙为他那“天涯回首一笑间”的绝世风姿所倾倒,为他那“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古豪情而感叹。

不禁喜欢上了这样一位伟大的词人。

喜欢苏轼,喜欢他气定神闲的淡泊与坦然,于风波迭起的江湖中漂泊,数十载的宦海生涯进进退退,沉沉浮浮。一生短短的64年中,他经历了别人经历不了的冬雪秋霜,承受了别人承受不住的狂风巨浪,战胜了别人战胜不得的飞沙走石。他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优雅地达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哲人境界,即便是在他人生最不称意的时候,他依然从容淡定,携着半生的荣辱悲欢,华丽地转身,再转身,潇潇洒洒地就走遍了半壁江山,留下了后人永远也无法企及的篇章。

夜晚,漏断人初静的夜晚,他独自一人,出来赏那挂在稀疏的梧桐枝上略略残缺的月。此时此刻,有谁注意他——这位独来独往的幽人?他仿佛隐约看见了缥缈孤鸿的影子。但真的有孤鸿掠过吗?恐怕没有,那静得连滴漏之声都无处觅得的暗夜,大概连孤鸿都居于巢中安睡去了吧。那不过是词人自己的影子,那不过是词人无奈至极之寄托,此情此境,苏轼已幻化为孤鸿,幻化为那不愿沉湎于得过且过的孤鸿!他曾经历了那么多的仕途坎坷,一片赤诚已在一次次不解、冷遇、甚至问罪贬谪中消减,直至热情之火缓缓熄灭。所幸,他没有陷入不可自拔的囚徒困境,他冷眼看穿了这世俗之境。但那痛苦以及引发的失落彷徨的印记,终究像烙铁在心头烙下了隐而深的恨,无人能省的恨。

然而,就是在这种痛苦中,苏轼却依然只是淡然看尽身边的繁华似锦,只是随意地从中提起一壶酒,便转身走向绿水青山,泛舟游于赤壁,去与明月清风对话。那才是苏轼的所在,才是遥远生命的滞留。他的骨子里始终有一份骄傲与执着,他挺立着,如树一般。任时光斗转星移地更迭,任岁月沧海桑田地变迁,他都不动不摇,经风沐雨,披霜挂雪。朔风阵阵,刮不倒他的满腔豪放,迷云片片,遮不住他的达观旷达。

酾洒临月,步履铿锵,拂袖一笑,风清云淡,苏轼用他一生的苦旅,铸就了一首最华丽的篇章。

花开花谢,流年暗换。总不忘千年前的那个身影,披蓑戴笠,泛舟湖上,谈笑间,候雨过天晴。

说苏轼作文精选7篇相关文章:

爱花生说作文优秀7篇

对爸爸说作文400字7篇

想对爸爸说作文最新7篇

马说读后感作文7篇

想对爸爸说作文推荐7篇

想对爸爸说作文优质7篇

五年级作文我想对您说作文400字7篇

兔年说兔优秀作文7篇

对母亲说作文通用7篇

师说读后感500字作文优质7篇

说苏轼作文精选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38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