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集核酸事迹参考7篇

时间:
betray
分享
下载本文

事迹材料的研究可以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优秀的事迹材料能够让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优秀的人,下面是好文档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采集核酸事迹参考7篇,感谢您的参阅。

采集核酸事迹参考7篇

采集核酸事迹篇1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轨迹。面对疫情,祁阳龙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士xxx主动请战,义无反顾投身到一线,在抗“疫”中绽放最美的芳华。

xxx是龙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护士,平时主要负责护理科室病人,评估分管病人等工作。疫情防控阻击战冲锋号吹响之后,她也想通过自己的所学,为疫情防控贡献一份力量。2020年2月中旬,支援湖北医疗队召集令发出后,赴鄂抗击疫情的想法,就在她脑海中挥之不去。虽然时刻准备出征湖北战“疫”,但由于祁阳卫健局只在人民医院和中医医院遴选医护人员随队出征。最终,xxx没能如愿。随着国内局部地区发生疫情和国外风险地区回祁人员增加,她第一时间请缨去龙山救治点隔离病区工作。

“当时进入隔离病区工作时,家人比较担心,因为当时隔离的人员都是国外高风险地区返祁人员,但想到作为一名临床医护人员,能够到一线工作抗击疫情,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我感到十分荣幸。”龙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xxx对记者说。

作为护士长,xxx主动扛起了隔离病区护理工作职责,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心理疏导、人文关怀和医学观察工作,安抚在院观察人员情绪,保障他们的生活需要,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做好健康监测工作,杜绝了安全事故发生,为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xxx表示,“在隔离区工作的这段时间,对我来说也是一种锻炼、成长,更是一段难忘的经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带领护理团队树榜样、创佳绩,充分展示我们龙山社区医护人员的.精神风貌。”

平凡的岗位,做着普通的事情,xxx一直秉持着为医的初心,默默工作在护理一线。虽然没能像最前沿的医护人员一样直面重症确诊病人,但xxx在防疫站点、在岗位上努力服务群众和病人的医者仁心,让她收获了同事、家人的肯定,更收获了市民群众的赞许。

采集核酸事迹篇2

“街坊邻居们,请大家保持一米间距,排好队”“郭叔,这会儿群众不多,您快坐下休息会儿吧!”3月22日上午,新安县城关镇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演练,在绿苑社区一处检测点位,一位拄拐的志愿者格外引人注目。

这是该社区和谐苑小区楼院长xx。早晨八点,他准时出现在检测点位,认真维护秩序,不厌其烦地提醒陆续到达的群众,要戴好口罩、扫描场所码、出示健康码,注意保持一米距离……他的行为让现场每一位群众都为之感动。

据了解,xx任职楼院长已有七八年,此前每一次全员核酸检测,他都会坚守现场十几个小时,细致入微做好每一项工作。任职以来,他为群众解决了大大小小各种难题,亲力亲为、事无巨细,比如挨家挨户分发创建知识宣传页、垃圾分类宣传页,督促打扫公共区域卫生,集群众之力共同打造和谐宜居小区。

除了xx,在本次全员核酸检测演练中,各级文明单位志愿者、社会招募志愿者、医务人员、公安干警等,都坚守防疫一线,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尽微小的力,发微小的光,将温暖汇成一份份相互的信任与感动,全力保障了核酸检测工作高效有序进行,为保障广大市民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和生命健康筑起一道道牢固的安全防线。

采集核酸事迹篇3

2020年2月1日下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走进一名自称退役军人的年轻人,向医护人员捐赠医用口罩1500个。医院工作人员反复询问捐赠人姓名未果后,出具了这样一份感谢信:“亲爱的退役军人:在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战斗中,您向我院捐赠医用口罩1500个。我院将严格管理捐赠物资,确保每一份爱心捐赠物资都用于疫情防控工作。我们为您在特殊时期对我院疫情防控工作的大力支持致以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一个偶然的机会,兰州战役纪念馆的同事们不经意发现了这份感谢信,知道了在自己的身边有这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在抗击新冠疫情关键时刻默默捐赠医用口罩的同事,他就是小齐。

小齐同志2014年部队退役后应聘到兰州战役纪念馆担任讲解员。工作以来,他始终不忘自己是一名退伍军人,始终保持退伍军人困难面前不退缩、冲在前的精神,在抗击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中,心中有责,主动作为。

“一念起,天涯咫尺”。2020年1月24日,小齐同志已经准备与家人利用春节假期,前往印尼巴厘岛旅游度假。当天晚上,当他在临出发时得知新冠疫情恶化的消息,心就悬了起来,转机时看到机场军队医护人员整装出发的场面,他意识到这次疫情的严重性。1月25日是农历大年初一,全国人民都处在新冠疫情带来的慌乱中,疫情蔓延、武汉封城、启动疫情防控一级响应、医护人员驰援、医护用具缺乏等让人揪心的信息不断传来,人们的心越来越紧张。

此时,身在国外的小齐从网上看到了医护人员防护用具不足,影响抗击疫情工作的消息后,他的脑海里浮现出医护人员紧张忙碌抢救感染患者的身影,浮现出亲人、朋友、同事购买不到医用口罩焦急的神情,想到所在单位没有应急用的防护口罩影响工作的现实,心想能为抗击疫情做点什么。

身在异国他乡的小齐已经无心享受与家人一起度假的欢乐,时刻想着为家乡的抗击疫情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想着千方百计能多筹集一些口罩。接下来的几天,他几经周折,在当地多家药店购得医用防护口罩5000个。为将这些口罩随机运回国内,他放弃最初确定的购物计划,尽量减轻携带的行李。

1月31日晚上,小齐和其他同胞踏上回国的旅程,当得知随行的旅行社有需要运回国内的医疗物资时,他冲在最前面积极协助旅行社在机场搬运同机回国的医疗物资,以志愿者身份在中川机场帮忙搬运大量的防疫物资。

回国后,想到抗击疫情一线医护物资紧缺,小齐顾不上休息,立即驱车赶往省市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将价值1000余元1500个医用口罩,以一名退役军人的名义捐赠给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小齐始终牵挂着单位的防疫工作,在上班的第一天,他将500个医用口罩及时运到单位,第一时间查看单位还缺少那些疫情防控器材设施,当看到单位消毒防护器材缺乏,他默默的开上自己的私家车四处打听寻找,垫资购买440斤消毒液和喷雾器等洗消器械,为单位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充足保障。他主动担负起每天为单位办公场所进行“全覆盖”消毒的任务,从2月3日起,每天提前上班对单位办公场所彻底进行消毒,努力为同事提供安全卫生的办公环境。

“涓涓如流,汇聚成海”。抗击新冠疫情需要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抗击,需要每一个平凡的人在危难面前不畏艰险、积极行动、默默付出。“我在部队参加过生化洗消和防护训练,这种时候我就应当发挥作用”,小齐这样想更是这样做,在他的车里,消毒液、洗消服、喷雾器成了必备车载装备,不管是在单位还是社区,他都能够随时进行消毒防疫工作。

小齐看到社区抗击疫情一线消毒液紧缺,他就多方联系购买消毒液,为城关区火车站街道红山二村社区捐赠100斤消毒液;当看到社区一线防疫工作人员紧张辛苦,就主动联系社区,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社区疫情防范工作,自2月3日以来,小齐同志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危险、连续作战,每天下班后协助社区开展喷洒消毒液、人员车辆登记劝返等疫情防范工作,在疫情防控战场上始终义无反顾,默默奉献,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

“不忘初心、奉献有我。”小齐同志在抗击新冠疫情战场上的突出表现,是他长期以来始终保持和发扬的军人本色、弘扬志愿者精神在特殊困难面前的又一次闪光。服役期间,他苦练专业技能,是部队训练尖子和骨干,2019年已经退役5年的他接到部队征召复训命令后,克服家庭困难,按时归队受训,因训练成绩突出受到部队好评,完美诠释退役军人“若有战、召必回”的铮铮誓言。

作为一名纪念馆的红色讲解员,他对本职工作充满热情,对讲解工作精益求精,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大量战史书,充实知识储备;他悉心揣摩讲解技巧,努力为观众提供更好讲解服务和参观体验,多次受到参观群众留言表扬。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后,为向社会提供服务,兰州战役纪念馆开展线上观“战”,线下抗“疫”,小齐同志积极协助整理汇总兰州战役线上展馆资料,发挥计算机技术特长,兰州战役纪念馆网上数字化展厅进入全国全国网上展厅。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的同时,他爱护守护纪念馆这个“大家庭”,苦活累活抢着干、干在先;看到纪念馆屋顶的红旗被风吹歪了,他会第一时间爬上屋顶扶正更换;纪念馆内电器出现故障,他拿起工具二话不说认真修理;每逢外出巡展,装卸展板、展架他总是干在先每一次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他第一个报名参加,充分体现了爱岗敬业的高尚情操,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被评委兰州战役纪念馆“志愿者之星”。

正是因为他长期以来始终保持的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作风,养成的困难面前不低头、迎难而上习惯,使得小齐同志在抗击新冠疫情的重要关头,展现出胸怀大局、甘愿付出,心系人民、默默奉献的精神。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役中,小齐仍然在努力前行,以一个平凡人力所能及的努力,为战胜疫情做着应有的贡献。

采集核酸事迹篇4

周军同志1992年参加工作,在鞍山市传染病医院一干就是30年,她钻研业务、勤勤恳恳,从普通护士成长为副主任护师,一直奋斗在传染病治疗护理一线,护理过霍乱、乙肝、出血热、艾滋病等10多种传染病的患者,既辛苦又危险。2003年“非典”期间,作为业务骨干,她主动请缨到临床一线工作直面疫情,当时的防护和治疗措施没有现在先进,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很高,但周军同志没有退却,经受住了考验,并积累了丰富的应对疫情经验,由于表现突出,被评为鞍山市优秀护士。

攻坚克难,奋斗在扶贫攻坚第一线

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2018年9月,周军经院党委选派,担任岫岩县兴隆办事处兴隆沟村驻村工作队队员,深入精准扶贫工作第一线。周军千方百计为村经济发展献策出力,结合兴隆沟村农业生产特点,因地制宜谋路子,她和队员帮助村里修建10座暖棚、80座冷棚,有了特色种植产业,让兴隆沟村集体经济“家底”从无到有,从有到足,54户贫困户按期“摘帽”。她扎实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定期开展“村两委”集中学习,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定时观看远程教育节目,会同村两委干部共同做好各项会议记录整理、影像材料存档备份等工作。她千方百计改善民生。整合资源搭平台,帮助组建2个文艺队,联系社会慈善组织参与扶贫,筹集4000余元为贫困儿童助学,并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发挥专业特长为贫困人口免费体检。积极沟通相关部门,为村里解决20吨冬季取暖用煤,让百姓生活更加幸福。2019年9月,周军结束一年的驻村扶贫工作返回传染病院,用满满的成绩和群众的认可为她的驻村扶贫工作画上圆满的句号。

逆行出征,战“疫”最前沿

周军始终认为参加驰援武汉的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是她从事护理工作最紧张、最具挑战、最惊心动魄的记忆。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正在医院担任总值班的周军无意间听同事们说,医院正在动员召集医护人员去武汉前线抗击疫情。作为医院机关中层行政干部,周军完全可以不去报名。而得知消息当天,她就主动报名参加辽宁省援鄂医疗队,1月26日,大年初二,就登上了去武汉的飞机。

在武汉,周军被分配到蔡甸区妇幼保健院,她有完备的感控知识和经验,她被选为援鄂医疗队感控组成员、医疗救治四组感控组组长。她所在医疗组自2020年1月30日起进入感染病区工作,前后搬家2次,陆续接管感染一病区、三病区、八病区。由于医院规模及学科特点的差异,医院现有的布局环境不符合传染病防治的要求,医护个人防护意识和防护方法非常不高。为了确保医护人员不被感染,她立即着手依据现有条件对病区的改建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也得到了当地医院的大力配合,从“三区”的设立,隔离通道的设置,消毒物品的配置,防护物质的筹备,感控知识的人员培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防护流程……组建了一个符合传染病防控标准的正规病房。进而既为队友克服了恐惧心理,也为更好地投入到抗击疫情的医疗工作中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周军每天早晨7点40分到达病区,仔细检查监督医护人员穿脱防护服的每个细节。55天身处战疫一线,病区做到医护人员零感染,把这些90后的孩子们安全送回家,这是周军最骄傲的事情。

周军担任鞍山驰援武汉临时党支部书记,带领全体党员在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她郑重向党组织表决心:“非常感谢党组织对我的信任!我一定会尽职尽责,党组织永远是我们前进的航标、强大的后盾!”临时党支部的成立,进一步加强了援鄂医疗队工作的思想统领、组织协调和工作沟通,推动了各项医疗援助任务的落实,充分展示医务工作者的过硬医疗水平和优良工作作风。

周军还发动身边力量积极筹集防疫物资。初到武汉,防护物资缺乏,她通过朋友圈发出了一条求助防护物资的信息。在同学和家人的共同努力下,通过红十字协会的绿色通道,先后为武汉市蔡甸区妇幼保健院筹集了5000多元的隔离衣和消毒用具。在知道自己医院也缺少防护物质的时候,发动身边同学朋友捐款,为鞍山市传染病医院捐赠了价值2万元的消毒物资。

闻令而动,战“疫”再出发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2020年12月12日,医院接到市卫健委通知,要求选派骨干人员驰援北京疫情防控工作。她再次带领13名骨干护理人员前往北京,支援核酸检测筛查工作,参与全民检验,追根溯源,共同构筑起坚固的疫情防控防线。来到北京,她迅速投入到核酸采集工作中,带领着小伙伴们往来于8个核酸检测方舱站。每天当大多数人还在沉浸在甜蜜的睡梦中,她们早已开始工作,夜晚,伴着月光回到宿舍。由于疫情严重,需要进行大量的人群筛查和环境检测,工作到凌晨是常态化现象。在她的带领下,队员们与日夜奋战,全力以赴,将核酸检测效率提至最高,为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采集核酸事迹篇5

坚守平凡,铸就不凡。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每一位普通基层医护人员用初心和使命,诠释了白衣天使的责任与担当。今年28岁的xxx,是广阳区银河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门诊的一名普通护士,疫情防控期间承担着核酸检测工作。自1月12日凌晨接到通知,天还没亮她就到单位忙活起来,为即将开始的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做准备。

正午时分,戴着双层手套和双层口罩,穿着密不透风防护服的xxx在寒风中耐心为居民采样,就这样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2时。这期间,怕去厕所要换一身新的防护服,她没有喝水、吃饭,整个人都冻僵了。

凌晨3时回到家,xxx倒头就睡着了。短暂休息两小时后,她又出现在了工作岗位,领物资、做准备。6时30分,她开始为居民采样。即便在感觉到身体不适的情况下,她依然集中精神完成一次次核酸检测工作。

在完成集中采样后,xxx为行动不便的居民上门进行核酸检测。很多小区没有电梯,她一层一层爬,一户一户做,当爬到一小区6楼为一位老人采样完毕后,终于支撑不住身体,眼前一黑,晕倒在地。幸亏社区工作人员及时将她送往医院,所幸并无大碍。

1月13日,躺在病床上的xxx想着正在忙碌的`同事们,心里很过意不去,一直念叨着:“我给大家添麻烦了,在这紧要关头,我一倒下,同事们又要更辛苦一些。”于是,待身体稍微好转,她就第一时间回到了工作岗位。

据了解,xxx和爱人都在医疗行业工作,两人已经半个多月没见过面了。在接到任务的那一刻,家里的两个孩子就托付给了老人照顾。白天忙起来没有时间打个电话问候一声;晚上休息时,想要微信视频看一下孩子,孩子们又已经睡着了。作为妈妈,她心中充满了愧疚,“但我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为人民服务到底。只要国家有需要,我就会毫不犹豫把个人得失放在一旁,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正是靠着这样的信念,xxx一直坚守在一线。

1月19日,廊坊市区又恢复了往昔的模样。在有序恢复生产生活时,xxx投入到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中。作为接种门诊的护士,她开始了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从早忙到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城市的明天会越来越好。”

采集核酸事迹篇6

“不好意思,实在太忙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工作太多太杂了,永远做不完。”接受采访时,西夏区朔方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士xxx已经连续一个多月没有休息了,勉强抽出了一点时间喘口气。

xxx是朔方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骨干,她的忙碌,一两句话说不完。从基层患者的常规诊疗服务到各类疫苗的接种,从重点人群的排摸管理到信息统计、上报、入户服务,xxx和所有的`社区卫生工作者每天都在“双线作战”。如果社区出现感染病人怎么隔离?怎么送诊?如何上报?外省区来银人员如何排查登记?如何测体温?居家如何防护隔离?发热了就近去哪些定点医院?如何根据需要采取封闭管理?封闭后的生活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在xxx的脑海里,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就像书柜里整理码放的文件夹,清晰具体。这不是天赋,而是学习和实战经验的积累。

2020年1月23日,一条“全体医护人员全部取消休假”的紧急通知将已经在老家休假的她连夜召回单位,接受培训后,她紧急投入战斗,对所在辖区近4000名居民信息进行排查,连夜排查出近600名外省区来(返)银人员及密切接触者。随后在中心疫情领导小组的排下,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每一天,她第一个到岗,统计数据、分析上报人员信息、走进社区挨家挨户测量体温、讲解防控知识,“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用数不尽的熬夜加班和辛苦付出织牢基层疫情防控网络。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的网底,也是疫情防控的网底,我们必须守好这道防线,把健康和安全留给身后的居民。”xxx说。当辖区内有密接人员需要紧急处置时,她毫不犹豫地请战前往,当组织需要抽调基层医护人员前往集中隔离点工作时,她主动报名,没有一丝犹豫。

同事们都说,xxx是个拼命三娘,只有她自己知道,拼命三娘其实也有软肋。脱掉战衣,她是一个12岁孩子的母亲,在集中隔离点工作之余,她时常挂念孩子。儿子独自在家吃饭了没?网课上得怎么样?作业完成了没?这些担心都压在心底,晚上视频时,只剩下满含笑意的安慰和鼓励:“你是男子汉,妈妈不在你身边,你会成长得更快,学会了独立、更加坚强。”

如今,她依然抽不出时间照顾家人、陪伴孩子,愧疚是有的,但身上的责任让她始终坚定前行,“没有什么是战胜不了的,打赢这场战役,很多个家庭都能够团聚。”xxx说。

采集核酸事迹篇7

“你好!我是区疫情防控办的`工作人员。根据我区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按区疫情防控办核酸检测点分工安排,从4月5日起,你将负责组织观海御林景苑核酸采集点工作,现通知你于今天上午7时15分前,到区委小会议室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会议”。接到这个不同寻常的电话已是凌晨2时28分,市医疗保障局电白分局副局长罗xx才刚刚入睡,此前他已在茂一职核酸采集点忙碌了一整晚。从接到通知那一刻起,他就扛起了观海御林景苑核酸采集点的点长职责。

该采集点在罗xx的调动和安排下,检测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从4月5日至10日,仅6天时间里,共完成核酸检测21030人次,检测人数在50多个采集点中位居前列,被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指定为核酸采集试范点,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土瑞和市政府副厅级干部黄权在对该采集点指导工作时都给予了充分肯定。

政治站位高,扛起职责当好“逆行者”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袭,罗xx没有退缩,也没有丝毫怨言,家园在后、胸膛在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一名共产党员的奉献精神和本色。

罗xx每天第一时间到点,提前组织志愿者摆放好桌、椅、帐篷、太阳伞等物料,提前准备好采集用品。每天采集工作结束后,最晚离开的也是他。工作人员采取轮值制,唯有他是全天值班,全程不离岗。有时候忙起来,甚至要到晚上八点才能吃上一口工作餐。正是他的担当作为、勇于奉献,该采集点的核酸检测工作才得到顺利高效推进。

善于沟通协调,攻坚克难当好“指挥者”

每天前来做检测的群众多达四千多,身为点长的罗xx深知其中不易,担心安排稍有不妥,便影响到总体的防控进度。为此,罗xx一方面积极协调该检测点挂点单位——霞洞镇政府、市医保局电白分局等单位的志愿者。每日开展工作前,召集全体志愿者进行一次服务动员,明确服务事项和强调服务纪律,将志愿者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同时主动与区疫情防控指挥部、街道办、社区沟通联系,实时上报采集点检测情况,及时补充各项检测物资,保障检测工作顺利开展。另一方面,积极与附近商铺沟通,经努力争取到东泽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提供帐篷2个、拉通道警界线等物资一批。珍蜜堂店铺提供医务人员、志愿者吃饭和临时休息场所,并多次赠送医务人员、志愿者奶茶,免费提供夜间检测照明电源等。

抗疫有温情,用情用心用功当好“守护者”

疫情攻坚战是一场无情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在点长罗xx的带领下,该采集点处处见温情。在他忙碌的身影中,有着对志愿者时刻做好个人防护的叮嘱、有着对行动不便老者的搀扶。对于老、弱、孕妇等行动不便的群众,及时协调提供绿色通道,并专门引导检测。点点滴滴的细节温暖人心。每次医务人员到点或撤离时,罗xx都亲自迎送,让医务人员感受到温暖。每次工作餐,他都是与最后一批轮换的医务人员一起吃。在罗xx的用心用情下,大家高度配合,劲都往一块使,工作高效保质。

4月6日晚,在完成全天4410人次检测工作后,区妇幼保健院的医务人员硬是将点长拉去合照留念,以表感谢。

他是一名普通群众,但他更是一名党员,在疫情面前,他舍小家顾大家,每天一睁开眼就在检测点工作到夜晚。罗xx说“防疫工作仍在路上,我已鼓足信心,将继续戴着党徽勇往前行”!

采集核酸事迹参考7篇相关文章:

2024核酸检测志愿者心得参考8篇

核酸检测志愿者心得参考8篇

采集员工作总结7篇

信息采集员心得体会5篇

核酸采样员工作总结7篇

组织核酸工作总结7篇

核酸志愿活动心得体会7篇

采样核酸工作心得7篇

核酸支援队工作总结7篇

核酸检测志愿者心得推荐7篇

采集核酸事迹参考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36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