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好作文,我们能够展示出自己的独特观点和深入思考,从而在考试中取得高分,为了让作文更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我们可以通过写作文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和感染力的语言,好文档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舌尖上的年味作文通用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篇1
舌尖上的中国,这个名字大家应该耳熟能详,而我家,也上演了一出“舌尖上的中国”。
听说爷爷奶奶正做饺子,我一个名副其实的大闲人,也是该露露手了,便赶过去帮忙。我摩拳擦掌,把时时刻刻不离手的手套都脱了,随手抓一个饺子皮,学着爷爷的样,转转捏捏,往里头添馅。最后似变魔术一样捏了一道边,馅就老老实实地“躺”了里面。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饺子上会出现“皱纹”。我开始“加工”了起来,越捏越糟,适得其反,还破了一个洞。我把饺子扔给奶奶,想让奶奶帮忙“整容”,“不行,你的自己做,”老爸喝止了我,“刚刚某人还说…”我的脸瞬间涨的似滴出血来,一把抓过饺子,道:“看好了,我会!我是清白的!”“我看你的脸色的却是青一块白一块!”表哥调侃我道。我冷哼一声,学着奶奶的样,把饺子放水里滚来滚过去,一个光滑无比的饺子响当当地诞生了!我向爸爸看去,他却站不远处笑吟吟的看着我,顿时明白他用的是激将法,向他投一个坚定的眼神,我便继续埋头苦干。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子阳大师的手下,白白嫩嫩的饺子花样百出,改头换面,成了小兔子的形状,爱心的形状,成了我“蒋氏的创意饺子组!”
“煮饺子喽!”随着爷爷一声大喊,饺子被端到了厨房,我们把饺子放入了锅里,饺子一个挨一个的锅里沸腾。
等着,盼着,新出锅的饺子来喽!几分钟后,众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魔爪伸向盘子,狼吞虎咽。我也不例外,辛苦了这么多时辰,就坐等这一刻了,我一人就占了一盘,不一会儿就吞了下去,这么几个都不够塞牙缝,便捅了捅表哥:“看!灰机!”趁表哥的目光天空中飘荡,我抓住机会夺过他盘中的萝卜馅的饺子,迅速往嘴里一个接一个的.送,滑溜溜的进了我的肚子,等表哥发现时,盘中已经空了,我也早已逃之夭夭。
奶奶家的饺子,香香浓浓,无比美味,有种清香直达人心扉,淡淡的清香环绕舌尖上,更有种年味,舌尖上的年味!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篇2
2月4日,农历腊月廿四,南方俗称“小年”,一大早母亲便在厨房忙活起来。随着排气扇的声音一停,母亲端上来了一盆冒着热气的年糕,喷香的味道扑面而来。“嘿嘿,没想到我也成‘糕富帅’了啊。”我开起了玩笑,夹起一块蘸了糖的年糕就往嘴里送。热气腾腾的餐桌、柔软黏牙的感觉,顿时让我回忆起童年那些百吃不厌的“年味”来。我的童年是在平江县城度过的,每到岁末,各种年货应有尽有:糖果、炒货、红薯干、炸肉、酸萝卜等等,而我最喜欢的就是酒心糖和炸肉。我现在已经很少见到酒心糖了,它是一种空心的巧克力糖,空心部分灌满了果露酒。由于平时很少吃到这种高级糖,所以我们吃酒心糖时,都是小心翼翼地撕开金色的糖纸,顺便将粘在糖纸内面的巧克力屑添干净,然后舔着巧克力,当快要舔到里面的空心部分时,将糖塞入嘴里,用力一咬,顿时酒味四散,甘甜的酒汁顺着舌尖流入喉咙,好不痛快!
炸肉并不是把肉放入油锅炸,对于80年代的小县城来说,大块吃肉也是件比较奢侈的事。大人们把加入鸡蛋的面粉揉成团,里面包裹一些碎肉末、葱,再放入油锅里炸成金黄色出锅。我最喜欢在大人们做炸肉时,站在一旁看着,一旦有炸肉出锅,我便手疾眼快一把抓过来,一边吹着烫手的炸肉,一边咬着炸肉最外面那层脆脆的金色面皮,吃完脆皮,里面的'面团又白又嫩,就像鸡肉一样,再加上碎肉末和葱香,那感觉,比现在肯德基麦当劳的炸鸡好吃多了。
“小年来到炸馓子放炮”,拿到压岁钱了,我们男孩子就喜欢买些香烛鞭炮,跑到外面燃放,运气好的可以碰到挑着担子卖炸馓子的老头。炸馓子是筋面粉放油锅里炸出来的,我没见过怎么做,但是卷起来像铁丝一样一大盘,咬起来嘎嘣嘎嘣的,非常脆,一吃就停不下来。还有炒米,将晒干的米饭放入油锅内炒,加入黄豆、芝麻、盐巴等,香气逼人。看春晚时,左手一把炸馓子、右手一把炒米,可以吃通宵不停嘴。
不知觉间,我眼镜上已是雾蒙蒙一片,我连忙用手挡住年糕的热气,擦干净眼镜。而那舌尖上的年味,那过年的回忆,却永远无法拭去。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篇3
在我的各种爱好中,“吃”是一大爱好,喜欢搜罗各种美食,即使搜到一幅“美食图”也是乐的。对于“吃”的记忆也是敏锐的。放假了,有时间会回到以前常去的“美食店”或小学门口去找寻记忆里的味道。尝的是味道,品的是时光。
小的时候还是更喜欢咸的味道。让我垂涎的是小学门口一位大叔卖的鸡蛋卷饼。那饼煎得焦黄焦黄,里面裹点蔬菜加点火腿,再一卷起,撒上葱花,滴上香油。不管怎么看,都令人口水直流。再配上下午放学的悠闲时光,绝对的幸福。背着书包,手拿金黄可物。一边吃一边悠回家。烦恼、忧愁就这样一跳一跳的撒在路上。还有,卖臭豆腐的,虽然家长一再告诫不卫生,但一看见它们,那些叮嘱就化成了耳边的风。卖臭豆腐的是个老奶奶,真是十分慈祥。对小孩子很和气,卖的臭豆腐也质量上乘,炸得外焦里嫩,五毛钱三片。买一碗五毛的足够了,拌上辣椒。这一碗快乐就是我的了。哗……这样想还有好多,卖炒粉的、卖豆皮饭的、拌菜……全部一下子在头脑中复活起来了。真想一一找他们来叙叙旧,可它们太调皮了,谁也不肯出来见我一面。一定是它们以为我忘了,所以他们不肯来见我了。
记忆里“甜的味道”也不少。
一到夏天,门口就有一个蹬着三轮车卖冰淇淋的`小伙子。价格也是极为便宜的,五毛一杯。他有一个白色大箱子,一打开盖子里面有许多不同颜色的冰淇淋,不同的颜色是不同的味道。小孩子喜欢什么色,他就用圆勺子在那一块刮几下,一个好看的大圆球就出来了。在炎炎夏日下,端着一杯小圆球躲着太阳,是别有一种乐趣的。秋天与冬天,门口会有卖烤煎饼与小蛋糕,这个看上去高级一些,所以是一块钱一袋。小蛋糕小小的,胖胖的,装在袋子里鼓鼓的一满袋,满足感迅速将心充满,一口一个,十分爽呀。偶尔也会买一两支棉花糖,白白的围满竹签一群,像精灵飞速旋转留下的轨迹。只是吃的时候有点麻烦,总是一脸的糖,黏黏的回家。快乐被我黏在脸上,招摇过市,妖魔鬼怪绝不敢靠近的。有这些吃的,当然也少不了各色糖,圆球大粒泡泡糖,狗骨头糖,石头糖,大支黑色的糖……全围着我手拉手的转呀转。
慢慢地,我长大了,而这些卖各类小吃的大部分也消失了。有的被城管队的大叔吓走了;有的嫌小本经营,没什么赚头吧;还有几家残存的也多偷工减料,失去了昔日的美味。我只能在记忆中来回味这甜美的味道了,也追忆着那快乐的时光。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篇4
忙忙碌碌又是一年,倏地心头涌起一股温暖的感动,突然想起过年这个老话题,在我的记忆里占据了多少分量。大人盼插田,小孩盼过年。原本只是家长们的一句调侃,却也是个大实话。不过,和现在的孩子相比,除了玩得更加自由,便是从此有了打牙祭的盼头。
不必是名贵的吃食,那些家家户户必备的手工制作各色干粮足以担当。进入腊月,围绕过年的准备便开始了。不知从哪一年开始,母亲学会了熬糖,不再需要请邻居帮忙便能完成。一家人围着一口大锅乐呵呵地涎着脸,盼着锅里翻起的浪花快点凝结成糖饴,也好先入口为快,早些感受到逼近的年味。
母亲用大大的锅铲捞起浓厚的糖饴,看那流动的线条,确定灶膛里该留什么样的火候。差不多了,母亲退下锅台,由父亲顶了上去,盛出部分糖饴,直接往锅里倒入早就炒好的胖嘟嘟白花花的泡米。
这是熬糖和切米糖同时进行。以前母亲不会熬糖时,有时是用买来的白糖块作为粘合剂。自己熬糖可能要费些柴禾和功夫,但这些在乡下人眼里算不上成本,却能省下点钱。而对我这样的孩子来说,最大的收获便是从头至尾亲眼见证不起眼的麦芽和大米怎么变成了令人垂涎的白糖。当然,最后会每个人轮流品尝一下锅里盛出的糖饴,那浓烈的甜味以从未有过的冲击力直达心底,感觉到全身都在享受着那一刻的快意。
除了熬糖切糖,准备其他的炒货吃食也是等同视之的隆重和热闹。炒泡米的时候,一定会一同炒些玉米、蚕豆、花生、山芋角等干粮。这些吃食,花生数量较少,算得上过年吃食中的上品,一般不给小孩子任意搬弄,而只在有客人来时才端出来,这时倒可以趁机吃到一些。
乡下人没什么营养保健方面的讲究,过年里对孩子吃零食基本不加干涉,从除夕之夜起,那些准备已久的零食正式对孩子们开放。有了这些精灵般的东西,孩子的小嘴总是没得闲着,早晨出去便不见了踪影,家人也不急着喊回来,反正口袋里装得满满的出去,定不会饿着。时常在暮色里赶回家,才发觉中间少了一餐,却奇怪怎么不觉得饿呢?这是年饱。母亲笑着说道。本来是想趁过年多吃些鱼啊肉的,却不知不觉中被这些粗糙的零食占据了胃的大部分,总有心不甘情不愿的一丝悔意。可出门前总还是不忘带上一些,那可是一年里只在这个时候才有的。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篇5
过年是每一年都会发生,也必须会发生的事,在我的家乡过年,只有三天天不准确的说是一天加一个上午和一个下午是两天,在你们那里过年都有哪些习俗呢?我们这儿过年30号下午就要做糍粑,初一的时候我们要去拜年,初二的时候我们要去祖堂,让我细细道来。
30号
30号下午奶奶都会准备好面粉去做糍粑,但我们家乡做的糍粑是很特别的,好吃极了,奶奶将面粉倒入一个大一点的盆子里,再把中间弄出一个洞来,在往雪白的面粉中倒入热水,便成形了,你再用手揉一揉,变成了一个圆润的面团子了,在还未成形时,我便和奶奶说让她给我也揉一下,奶奶说你不会揉,还是别捣乱了吧?我会揉,就让我揉一下吧,我说,奶奶无可奈何,只好让我揉,我一掌下去,球上便出现了一个大掌印,并不像奶揉的那样好,奶奶在一边笑到说, 就说你不会吧,这可是需要技术的,这句话里带着一点点骄傲,好了,成形了之后揉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放进蒸笼里,出来之后,那糍粑,软软糯糯的,十分好吃,30号晚上,我们小孩子和大人都要去祖堂,大人们在说话,打牌。我们小孩子便聚在一起玩游戏。
正月初一 拜年
初一了,一年的第一天,终于到来了,我们都穿着新衣服,早上你是绝对不会起不来的,因为早上许多人会放烟花,放炮竹,所以你不会睡得着的,像我,就是被烟花叫起来的.,起来之后你要拿出事先准备好了的大袋子,然后去每家每户拜年,说新年好,如果是抽烟的大人的话,他们的家人便会发烟,如果是小孩子的话,大人们就会拿出许多零食放进这个袋子里,不一会儿你会发现这个袋子根本装不下,这样你就收获了很多好吃的。
正月初二
初二早上我们便早早起床,与父母一起去下面的祖堂,把初一从我们这儿拿走的旗子拿回来,然后再放进我们的祖堂里,然后众人一起下跪,拜一下,以求好运。
这就是我在家乡过的春节,既有趣又不无聊,因为那里有很多人。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篇6
有人说:“年的味道就是美食的味道。”这话一直被我奉为真理。孩子们过年期待的莫过于三件事:假期、压岁钱和美食。对于我这个吃货来说,年的味道永远是在舌尖绽放。
每当开始倒计时大年初一时,老一辈们亲手制作的汤圆就已经甜在我的心里。看到包着乌黑发亮的芝麻馅的生汤圆丢进冒着袅袅白烟的锅里时,一股畅快之意涌上心头。捞上来时,衬着水泽的汤圆犹如白玉般晶莹剔透。舀起一粒汤圆,轻轻一咬,馅就流了出来。它在我的嘴里流淌,瞬间感到满嘴的香甜。
大年初一的主餐,登场的“主角”一定是海鲜。为了能让我们大快朵颐,外婆烧的一般都是新鲜的大鱼大虾。因此,每当看到灶炉上跳动的火苗,心就不由得激动起来。家里做的海鲜大多都会放些辣椒,上菜时我总会埋头“苦”吃,虽然辣得满头冒汗,满嘴冒烟,但还不舍得停下来,吃得裤子松了又紧,紧了又松,直到吃到扶墙为止,才开始狂喝开水,来浇灭嘴里的“火焰”。这“一战”让我味蕾爽到极致,犹如在火焰上跳了一支优美的华尔滋。
初一的美食不光“主角”惊艳出色,“配角”也毫不示弱。外婆烧制的蜜枣汤,总能让我从嘴甜到脚跟。除枣肉外,它的汤汁在冰藏过后也可以当餐桌的饮料来享用,甜而爽口。因为这蜜枣汤都是一大锅一大锅煮的,所以它自然成为过年最货源充足的饮料。
要说过年主食,少不了的就是我最爱的炒年糕。因为年糕有“年年高”的寓意,所以它也是来年美好的代名词。那糯糯的年糕,再加上一些笋丝、肉丝、小青菜等配料,味道简直令人无法抗拒。当我把年糕放在桌前,一股香气扑鼻而来,让我本已兴奋的味蕾又更加骚动不安,不得不咽下好几口口水。放一片在口中,外焦内嫩,简直就是人间美味,可以说炒年糕唤醒了新一年的胃。
也许是美食的影响,我仿佛忘记了耳边从未间断过的新年鞭炮、门口新贴的对联、身上穿着的新大衣、枕底排不过的压岁钱,还有一个又长大一岁的自己。
的确,在我们这些孩子的心中,年味就是美味,它是那样令人向往、垂涎和久久回味……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篇7
年味是个什么味?不同的人或许内心感觉各不相同:年味是除夕夜燃放绚丽的烟花,年味是一家人尽情地逛公园;年味是一家人团聚后的喜悦心情,年味是贴春联挂灯笼看社戏……但是,在我的心底烙下最深最浓的年味,我想应是舌尖上的年味。
每逢春节,一年忙碌下来的爸爸妈妈,总是会千方百计制作各种富有美好象征意义的各种美食,将浓浓的年味与祝福融进美食中,让全家人在享受舌尖上的美味里,在幸福甜蜜的氛围,过一个有滋有味的春节。
蛋饺子便是我家过年必备的一道奢侈菜肴。蛋皮和肉馅是制作蛋饺子的两大主要原材料,用薄薄的蛋皮卷包着肉馅,让两者融为一体后置于碗盘中,放入蒸锅里隔水蒸煮10分钟便可大功告成。由于制作程序复杂,平时很少准备,一般只有逢年过节才可一饱口腹。刚出炉的“蛋饺子”,不仅金灿灿地非常养眼,而且香气四溢,更是饱含着喜庆团圆、辞旧迎新的`祝福意味。
年糕也是春节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贵宾”。它多是以糯米或糯米粉为原料,添加不同的辅料制成的色彩丰富、形状各异的春节美,好看又好呷。年糕一般有黄、白两色,既寄寓家里金银财宝越堆越高的美好愿望,又取“年高”谐音表达祝富长辈健康长寿之意。
此外,油豆腐也必不可少,油豆腐寓意“又都富”,即大家再次都很富有。妈妈把刚刚出炉的豆腐切成一个个小正方体,放进烧热的大油锅里煎炸,平静的油面立即翻起黄色的水花,不一会儿,白色的四方形豆腐就变成一个个圆滚滚的黄球浮在油面,此时夹一个放进调料碗里沾着辣椒酱油,香脆可口,回味绵长。
春节美食多得不胜枚举。比如,象征“年年有余”的蒸全鱼,香味芬芳,肉质脆松,常常让人过嘴不忘;再比如,象征新年“机会多多”的清蒸仔鸡,不仅皮滑清爽,而且香味四溢。
如此多彩多姿的舌尖上的年味,不仅让我们在享受生活富足的同时,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舌尖上的年味,真是越品越有味。
舌尖上的年味作文通用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