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培养我们的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使我们的文章更富有文采和艺术性,一篇优秀的作文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写作主题,慢慢推敲每个细节和观点,下面是好文档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大包子的作文5篇,感谢您的参阅。
大包子的作文篇1
国庆长假,大家也许会和家人一起游山玩水,也许宅在家里自娱自……而我和家人一起做了一件有趣的事——做包子。做包子之前,要准备面粉、发酵粉、猪肉、芹菜,还要准备盐、酱油、醋等作料。一切准备就绪后,妈妈舀了几大勺面粉放入盆中,又放入温水和发酵粉,和成糊糊。然后,妈妈往锅里放一些热水,把盆子放进锅里,盖上锅盖。我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要放在锅里?”“锅里放了热水,温度高一些,面粉发酵就快一点。”妈妈耐心地解释道。“哦,没想到这里还有学问呢!”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哈哈……”妈妈被我的这副模样惹得笑得直不起腰,过了好一会才说:“你不知道这做包子也要学问吧!”“生活处处皆学问!”姐姐摇头晃脑地答道。我羞红了脸,赶紧催促道:“姐姐,馅做好了吗?”“好啦!”只见她把猪肉剁成泥,芹菜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正放在一起均匀地搅拌,接着放一点盐、酱油和醋,提升口感。等到下午,面粉发好了,妈妈把面擀成一张张面皮。
我们先把手洗干净,然后在手上抹一层干面粉,这样包子皮就不会沾手,接着拿起一张面皮,挑一点儿馅放在中央,手一合捏成包子,手一松,发现我们捏的包子没有皱儿,像一个个大馒头。不过,这一点也不影响我们做包子的热情。“这是我家发明的王氏包子!”姐姐手舞足蹈地说。“只要好吃就行!”我恨不得现在就咬一口。“没有谁规定包子就得有皱儿!”妈妈漫不经心地说。“就是。如果第一个人把包子做成咱们这样子,那现在包子就是这样了。”姐姐快言快语道。“别光顾着说,赶紧做吧!”我有点等不及,垂涎三尺。
好一会儿,包子做好了,我把一个个包子整齐地放入锅里蒸。“出锅啦!”随着姐姐的一声吆喝,散发着诱人香气的包子呈现在我眼前,我迫不及待地拿一个,不停地吹着气,咬一小口:“啊,真好吃!”自己做包子,有滋有味,让人难以忘怀!
大包子的作文篇2
已近晌午,我们乘坐出租车来到了正宗的天津狗不理大酒店,这里的店面不算很大,但却可以一饱口福。
狗不理包子是全国闻名的天津市汉族传统风味小吃,为“天津三绝”之首,是中华老字号之一。武清县杨村(现天津市武清区)有个年轻人,名叫高贵友,小名狗儿。他制作的包子口感柔软,鲜香不腻,所以来吃他包子的人越来越多,高贵友忙得顾不上跟顾客说话,这样一来,吃包子的人都戏称他“狗子卖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们喊顺了嘴,都叫他“狗不理”,把他所经营的包子称作“狗不理包子”。
狗不理包子皮薄而汤汁大,便招来好多人买包子,一个小巧的包子,剔透的隐约可以看到馅,轻咬一小口,吸允干汤包的汁水,便满口生津,回味绵长。包子馅与皮分开,但却蒸得入味,吃得无一丝腥味。
等了好久好久,终于送来一盘包子,刚出屉的包子热气腾腾,做工上更是细致,特别是包子褶花匀称,每个包子都是18个褶。白乎乎、热腾腾的包子,像一块大海绵,又像一块白棉花,软软的摸起来可舒服了。我立刻尝了一个,咬上一口,油水汪汪,香而不腻,味道鲜美,含在嘴里回味无穷。哎呀,真好吃!一会儿的功夫,6个狗不理包子就被我消灭了。
大包子的作文篇3
“狗不理”包子,不仅是天津,也是全国闻名的传统风味小吃。说到它的来历,还得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清朝同治年间,一个十四岁的叫高贵有的孩子,从武清县杨村老家来到天津,当了刘家蒸食铺的小伙计。这家铺子专卖什锦蒸食和肉包,主顾大都是往来运河码头的船工、纤夫、小商贩。高贵有在店里专管做包子,因为他幼年性格很强,父母给他起了个“狗不理”的小名。他人小心灵,做出来的包子好吃,卖得很快,受到人们的称赞。他十六、七岁时,利用所积攒的钱,在附近开起了包子铺,人家喊惯了他的小名“狗不理”,久而久之,就把他经营的包子叫“狗不理”包子了。
高贵有有一手做包子的好手艺。他是天津最早放骨头汤做馅,第一个用米发面做包子的,因此,大小整齐,色白面柔,咬开流油,肥而不腻,味道鲜美。当他二十多岁时,因羞于再用小名做铺名,曾改为“德聚号”。可是人们仍然喜欢叫他“狗不理”。当时,慈禧太后吃了袁世凯送的“狗不理”包子,也派专人到天津去买。从此“狗不理”包子的名声就更大了。
“狗不理”包子铺到现在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而且越开越大,生意也越来越兴隆。他们还接待过一批又一批国外旅游者。西哈努克亲王到天津时还特地约请“狗不理”包子铺的厨师到他的住地,为他制作“狗不理”包子,并且按照这家包子铺的传统吃法,吃了稀饭和酱菜。美国总统布什在他任前驻华联络处主任时,也曾慕名到天津去品尝“狗不理”包子。所以,天津人俗谚说:“到天津不尝一尝’狗不理”包子,等于没有来过天津。”
大包子的作文篇4
正当我手中的笔踌躇不前,毫无头绪的时候,爸爸手上拿着的小笼包吸引了我的注意。暑假的时候,我不是做过难看的包子吗?何不重新做一次呢?
于是,我便来了一次说干就干的“冒险”。我拿来发酵粉和装有面粉的袋子,小心翼翼地撕开袋口,将它们倒入盆中,顺便加水,左手拿盆,右手搅拌。不一会儿,面粉便成了一块块的小面渣,又匀了一会儿,盆里只剩下一个洁白光滑的面宝宝了。我给它铺上保鲜膜,再用一大块热棉布盖好,开始静静地等几个小时……
下午一点了,盆里的面团比之前的体型大了两三倍左右,显得更白、更纯净了。我抓了一把干面粉在桌子上撒出薄薄的一层,把面团甩在桌子上,用双手使劲地搓。没多久,肥肥嫩嫩的面团已经成功瘦身成了一个“细竹竿”,再凭借我九岁开始练就的刀功,随着一阵有节奏的敲击声,这“细竹竿”被切成了十几份又小又均匀的小面团子。我又拿出早上用酱油浸泡的猪肉末和切好的白菜碎,拌匀放在盆里。
这时,老爸已经帮我把面团子擀成了圆面饼。我把一张面皮放在手上,手掌摊平,拿勺子舀了几勺馅,一边左手旋转面皮,一边用右手捏起一小片褶子。捏了十几下之后,一个小巧精致的包子只需上锅蒸个三十分钟便能在这个世界上诞生了。
很快,我那狗不理包子便散发出浓浓香气勾引着我的味蕾,轻轻咬一小口,里面浓厚鲜香的汁就从q弹的包子皮里流出,绽放在我的舌尖。
这一次,包子那浓浓的香味会一直在我的口腔里流动,在我脑海中涌现。
大包子的作文篇5
暑假里,奶奶教我做包子。我先拿出一个盆,奶奶叫我把一些面粉放进盆里,再倒半斤水。
准备好了,奶奶又叫我把面粉揉成团。可是面粉太硬了,我刚揉了一下就揉不动了,心想:奶奶一定会说我来帮你吧!可是奶奶只看了我一眼说:“坚持就是胜利加油,不要泄气,凡事都要试一试”。我说:“知道了,奶奶,坚持就是胜利”。我就努力做。在奶奶的指导下,我双手抓住面团不停地挤揉,我的手臂都揉酸了,才把面揉成一大团。我当时开心地笑了。奶奶让我再把面团放进焐子里,又等上了一个小时。我打开焐子想把面团拿出来,可我的手刚碰到面团,就被烫得差点叫起来。等散了一会儿热,我就忍着烫把面团拿到板上,在奶奶指导下又把它揉成长条,再把长条掐成一个个小面团。奶奶叫我拿擀面杖压在一个面团上,一边把面团转动,一边滚动擀面杖揉。揉着揉着,我的手就累了而面皮却还是那么厚。奶奶说:“真是拿你没办法”。说着奶奶就帮我擀起来了。
擀好后,奶奶叫我把面皮,放在左手上,用右手拿调羹把菜放在面皮上,再把面皮的每边捏成像一个没开放的花苞,再把最上面尖的地方揪成一个小圆。可是我没有包得像奶奶说的那么顺利,有时我把菜放得太多,有时把菜放得太少,包出的包子像生了病一样歪歪溜溜的。奶奶只好又帮我包好了。最后奶奶把包子放进锅里蒸,蒸好了以后,我开开心心地吃着,感觉真香啊!
大包子的作文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