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读后感,我们可以感受到作品中的情感和情绪,写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作品中的人类命运和命题,下面是好文档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活教育与思教育读后感参考8篇,感谢您的参阅。
活教育与思教育读后感篇1
在寒假里我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里面讲了关于主人翁的各种小故事,通过一件件平凡的,细微的事情讲述了父子之情,师生之情,朋友和同学之间的友情。在每个故事里都有一个正能量,比如在看到安利柯的同学——卡罗纳的母亲去世,大家都很同情他,去安慰他,而安利柯的妈妈不让他扑进自己怀里,怕这一举动让卡罗纳看到更加伤心,而安利柯也心神领会了妈妈这一举动。在这本书里,爱,无处不在。读这本书,可以树立高尚的品质,学会关爱他人,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不仅要学习好,更重要的是要有爱心。我觉得我们每个人心中都要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教育就没有爱也就没有一切,为了亲人,为了需要的人,奉献出自己的无私。
寒假我看了一本书,名叫《爱的教育》。这本书的作者是意大利的作家亚米契斯。本书以一个小学生的口吻讲述了从四年级10月份开学的第一天到第二年7月份在校内、外的所见、所闻、和所感。而且每个章都有每月故事。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四年级名叫安利柯的小学生。在他那个班,有许多他喜欢的同学,比如:聪明的德罗西、心胸宽广的卡隆等等。
这本书里面有许多的故事和事迹如:体育课讲了一天,老师说要在外面上课。然后老师又说今天的课程是爬到攀登柱的顶端,还要在最高的平台上立一会儿。许多同学都敏捷地爬了上去,有一个驼背男孩名叫耐利,别人总嘲笑他的驼背。最后,耐利忍住了他们的嘲笑爬上了顶端等。
主人公和他的好朋友都有良好的精神和高尚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我希望大家向他们学习,做一个乖巧的好学生。
读完《爱的教育》后给我的第一感触,那一定是-----爱。这本书是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记来透视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比如吵架。。。。这些事情。
?爱的教育》文字虽然简单朴实,所描写的也是极为平等的人物,没有跌宕起伏情节,但是看得出人与人之间的真实情感,让人感动不已。
?爱的教育》被评为爱的魔法书的'原因。《爱的教育》告诉我们,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成功的教育。
爱,我们都知道,但是经常会忽略周围的爱。尽管你的幸福有多么短暂。《爱的教育》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
读《爱的教育》,我走进了安利柯的生活,看到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以及怎样去爱的。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生活的追求。
?爱的教育》这本书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富爱心和教育性的读物,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读物之一,我都被这本书感动了,我最喜欢其中一篇故事。
第一篇的题目是《照看爸爸的孩子》是一篇每月故事,讲的是一个男孩他的父亲得了急病,小男孩去照顾他的父亲,早上天一亮他就动身了,步行了三十英里才来到医院,门卫叔叔扫了那封信一眼,叫来一个护士,把他领进去,护士问了小男孩几个问题就带少年进去了,少年立即哭了出来,他对着病人大喊大哭,医生说:只是生了丹毒,虽然很厉害,但还有希望。
从那天起,西西洛就一心起父亲来,到了第五天病人的病情突然加重,医生也无能为力,正在这时外面传来说话的声音:“护士,再见!”这熟悉的声音使西西洛跳了起来,发出尖锐的叫声:“爸爸!”这时,一个人也走了进来,他的胳脯上缠着绷带,一见西西洛也大喊起来:“西西洛!”
西西洛猛扑到“父亲的怀里,大哭起来,你妈妈来信说你已经来了,可我等了这么我天也没有等到你!”
西西洛才明白,从一开始自己就弄错了,接着,他把自己的经过告诉了父亲。
父亲说:“我们回家吧。”
小男孩说:“我还要照顾这个人,你先回家吧。”
当天夜里,病人呼吸困难,最终死了。
护士拿来一个耶稣的十字架像,给了小男孩。
看到这里我掉下了眼泪。
?爱的教育》是一部日记体儿童小说,原名《心》。
书中从小学生的口吻,记述了发生在四年级学生中的一百个动人故事。小说在1886年发表后轰动了意大利文坛,先后被这泽成许多种文字,在时间各国广为流传。
一个意大利市立小学三年级学生写的——学生之纪事。——然而我说“一个三年级小学生真不敢相信他就能写成恰如此书所印的一般。”
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父母,不然没有他们我们就不能拥有他们的关爱了。
活教育与思教育读后感篇2
?爱的教育》这本书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著作。这本书通过对生活朴素的描写,是我感受到了人类是需要互相关爱,互相理解,互相帮助的。我认为这种关心理解和帮助,都离不开一样东西,那就是爱。
在这本书中,我影响最深的是《要学会爱人》。这里主要讲了:安利柯的父亲看见安利柯走路时不小心撞见一个妇女,连对不起也没说就走了,他感到非常气愤,并告诉安利柯今后应该怎样尊敬别人,培养好品德。说实话,其实我也有时候和安利柯一样,撞了人,也不说对不起。
记得有一次,在学校里,我和我的一群好朋友在一起玩。一不小心,我就撞了一个人还踩了他的脚。当时,我就没有道歉,一句话都没说,那个人居然主动道歉。我真是太惭愧了。我本应该向他道歉的,反而他向我道歉。
我对自己说:以后千万不能再这样了。一个人要培养好的品德,必须从小事做起。小事不注意,将来就成不了大事。今后,我要学习关心他人。如果看见小同学摔倒了,就连忙扶起来;看见有人遇到困难,要及时帮助;包括老人让路,给盲人引路,见穷施舍,见伤员施救。这都是文明的表现,这都是爱的表现。
我真心希望全世界的人都从满爱心。
活教育与思教育读后感篇3
孩子是家长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每一位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在学习上各个方面都强,怎样才能教育好孩子成了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
有的学生不愿意主动学生,当人若不想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总是能够为自己找到合适的理由,当苗头越来越大的时候,就会忘记自己的责任。学生也是一样,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同样也能够为自己找到适当的理由,有社会因素,有家庭因素,有个人因素,也有智力因素。一旦学生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就应当及时的找到学生进行谈心,告知学生,不比家庭比自己,当个人存在差异的时候,就应当穷则思变,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力气来换取平衡,因为家庭是无法改变的,环境同样也是无法改变的,所能够改变的仅仅是我们自己对待学习的态度。魏书生举了一些活生生的例子。如丁玉娟,母亲离家出走,父亲病故,但是丁玉娟在班内当着班长,考试还是全班第一;又如刘岩松,父亲有病,母亲智力发育不正常,刘岩送在家里洗衣做饭,家务活全都干,他又是学校号队的主号手,在班内是班长,在市运动会拿第四名,而且在学习上也不落后,是三年组的前5名。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洪占辉等等等等,他们的家庭很一般,但是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对待家庭的态度都很好,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家庭而自暴自弃。
现在的孩子多是娇生惯养,我们要培养孩子勤劳的品质,多让学生参与一些义务劳动对孩子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并且要让学生学会宽容,培养学生多做自我批评,这样我们的学生就会少了一些“杂事”,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利用起来。当学生的德育培养好了,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对待同学的态度就会相应的好起来,也只有这样我们与学生的距离才会拉的更近,学校在管理方面也就会更加的得心应手。我们要学会欣赏孩子的成熟,同时给孩子一个改变的机会。
活教育与思教育读后感篇4
爱可以创造新的生命,爱能创造新的奇迹!爱能创造教育的辉煌!
近日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我想,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感动",而是"震撼"!
托尔斯泰说过:"在这个世界上,常被别人关心,爱护,就能学会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爱护别人","我们应该扩大内心的爱".所以我们当老师的一定不能让自己的爱打折,在学生最需要关心爱护的时候充分体现自己的爱心和善举,"投桃报李"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老话吗相信学生也会用同样的爱心和善举来回报这个世界的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不是流水线上下来的机械拼凑,不是坐在书斋里的玄妙之思不是讲席上的高声布道,而是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文字,是被汗水浸泡过的文字,是蘸着泪水与欢笑的文字,每一页都写着这样的字眼:"爱心","良知","思考","责任","忧患"……
这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文字:没有屠龙的玄虚,没有弄巧的文笔,没有油滑的高调,没有剪切的痕迹……这是我所熟悉的文笔:朴素中闪烁着华美,流畅中渗透着忧虑,峻急中深藏着思考,舒展中流动着智慧……这样的文字是生活之树上最大的果,实践的枝头最美的'花!一个教师,能够做到书里面所写的这些已经相当不易了,(我一直固执的认为,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是相当少,怎样悲观的估计都不过分,而且到现在,爱心越来越成为教师身上的稀缺元素.)在做到这些的同时,又能够有丰厚的理论素养,能够以一种高度的自觉意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就更属凤毛麟角!
?爱心与教育》应该怎么读我以为,应该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梦去读,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时时反观自身,反观自己与镇西师之间的差距,我们才能走出浅薄,走出自满,走近学生,走进教育!感受很多,难以一一述及,这里选两则印象最深的故事和一点思考,算是给自己交上的一份沉重羞愧的答卷.
活教育与思教育读后感篇5
上教育类网站时,第一次看到《爱心与教育》,没看内容时,我想这一定是本人文性很强的教育类书籍。处于喜好,于是我利用空余时间上网读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一个个感人肺腑的生动故事深深地吸引、震撼着我。
一个教师“制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教师,能够长期地像李老师对待万同这样地对待一个学生,难!在这份长达几十页的转化一个学生的教育手记,是我见到过的最翔实最感人的后进生转化手记。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被感动,不断地在想,我能有多少耐心来对待万同这样的学生,来对待他身上的这些让人难以预料的反复?羞愧无比!于漪老师说:“对孩子的爱,能够使一个老师变得聪明起来。”李老师就属于这样的人。李老师每带一个班,便把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最为他思考、研究、倾听、感受和欣赏的对象。这样的老师能不让人敬佩吗?
李老师是一个心灵自由的人,拥有自由飞翔的心灵。教育与文学,思想与激情齐飞,青春与童心为半,生命与使命同行。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而李老师时时都在收获!当看到学生精心准备的生日礼物时,那一刻,难道不是为人师者最大的幸福吗?什么叫享受教育?这就叫享受教育!而当一个教师能够真正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获益,提升自己的时候,他收获的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李老师就是这样的幸福者!
带着自己的心去读《爱心与教育》,带着自己的梦去读《爱心与教育》,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爱心与教育》,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爱心与教育》。时时反观自身,反观自己与李镇西老师之间的差距,我们才能走出浅薄,走出自满,走近学生,走进教育!
?爱心与教育》让我得益匪浅。不仅知道了怎样跟学生怎样相处,怎样教育学生。同时,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学工作中需要的那一份爱心与耐心。
活教育与思教育读后感篇6
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通篇描述了丘林小镇不同阶层的人物,随让他们穷富不同,文化阶层不同,但他们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人与人之间充满着爱。
书中提高两个班主任和校长先生,两个班主任和校长对学生都有深厚的感情。
正是由于他们的付出和努力,使学校营造出爱的教育的氛围。
爱力柯的前任班主任戴尔卡蒂先生,虽然现在做了他弟弟的班主任,但对爱力柯的教育仍非常关心,真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啊。
现在的班主任配巴尼你先生是一个孤身一人的先生,在战争中他的父兄和其他的家人都丧失了生命,先生没有其他的追求和欲望,他把全身心的愿望都倾注在他所教的学生身上,孩子的成长和成绩都会给他带来幸福和满足。
他在这个班上要求他的学生,你们随让出生在不同的家庭,但在班里是平等的,你们只有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才能争取其他同学和社会的尊重,因此他在班里尝到一种平等,无论是对学生或是家长。
他在开学初曾深情地的对同学们说“大家听我!我们从此要同处一年,让我们好好地过这一年吧!大家要用功,要规矩。
我没有一个家属,你们就是我的家属。
去年以前,我还有母亲,母亲死了以后,我只有一个人了!你们以外,我没有别的家属在世界上,除了你们,我没有可爱的人!你们是我的儿子,我爱你们,请你们也欢喜我!我一个都不愿责罚你们,请将你们的真心给我看看!请你们全班成为一家,给我慰藉,给我荣耀!我现在并不要你们用口来答应我,我确已知道你们已在心里答应我,‘愿意’了。
我感谢你们。”
以上两位班主任对同学非常关心,把自己博大的爱奉献给自己的学生,他们利用空闲的时间进行家访,体会各阶层群众生活环境和情感。
既对学生关心,又能从中体会到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在教育中避免失误,他们的教育是默默无声的。
小镇上的上层人物又都很正直,对自己孩子犯了错误从不姑息,对孩子要求很严格,对别人很有君子风度,一次班级中的同学卡罗·诺琵斯骂了卖炭的儿子,同班同学贝蒂,说贝蒂的父亲是叫花子,贝蒂非常伤心和难过,贝蒂的父亲听说后也不高兴,就把这件事情向班主任做了反映,背卡罗。
诺瑟斯听到了,他就上前去问,但知道了是自己的儿子骂了同学父亲之后,诺瑟斯的父亲非常生气,他是一位上等人,是一位律师。
对儿子的这种瞧不起别人辱骂别人的行为感到耻辱,因此,他批评了儿子后就让儿子给贝蒂的和他父亲道歉,道歉后又告诫儿子这样的事情以后再不要发生。
从这件事情上说明,丘林小镇的居民的素质都非常高,对学生品质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
爱力柯全家是一个富有爱心的家庭,家长不但在适当的时候用自己家庭的用品和财务接济下等的穷人,而且还教育孩子要勇于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对于有求你的人,要敢于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
母亲说给予乞丐一个铜币,他就会真心感谢你,说“神必保信件和你家族的健康。
”听着这祝福时的快乐,是你所未曾尝到过的。
受着那种言语时的快乐,我想,真是可以增加我们的健康的。
我每从乞丐那里听到这种话时,觉得反不能不感谢乞丐,觉得乞丐所报我的比我所给他的更多,常这样抱了满足回到家里来。
你碰着无依的盲人,饥饿的母亲,无父母的孤儿的时候,可从钱囊中把钱分给他们。
单在学校附近看,不是就有不少贫民吗?贫民所欢喜的,特别是小孩的施与,因为大人施与他们时,他们觉得比较低下,从小孩受物是不足耻的。
大人的施与不过只是慈善的行为,小孩的施与于慈善外还有着亲切,——你懂吗?用譬喻说,好像从你手里落下花和钱来的样子。
你要想想:你什么都不缺乏,世间有缺乏着一切的;你在求奢侈,世间有但求不死就算满足的。
你又要想想:在充满了殿堂车马的都会之中,在穿着美丽服装的小孩们之中,竟有着无食的女人和小孩,这是何等可寒。
心的事啊!他们没有食物哪!不可怜吗?说这大都会之中,有许多素质也同样的好,也有才能的小孩,穷得没有食物,像荒野的兽一样!啊!安利柯啊!从此以后,如逢有乞食的母亲,不要再不给一钱管自走开了!“教育孩子要热爱劳动,还要热爱从事各种劳动的人民,他们是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人,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值的供给。
劳动者身上的污渍是劳动的痕迹,不要因为污渍而远离和嫌弃他们,劳动的污渍并不脏。
因此要亲近劳动者和他们的亲人,与他们的子女交朋友,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及时的教育,是对学校教育最大的补充,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家里,母亲总是教育自己的子女,一定要抓紧学习,母亲说:
爱儿安利柯啊!你用功怕难起来了,像你母亲所说的样子。
我还未曾看到你有高高兴兴勇敢地到学校里去的样子过。
但是我告诉你:如果你不到学校里去,你每日要怎样地乏味,怎样地疲倦啊!只要这样过了一礼拜,你必定要合了手来恳求把你再送进学校去吧。
因为游戏虽好,每日游戏就要厌倦的。
现在的世界中,无论何人,没有一个不学的。
你想!职工们劳动了一日,夜里不是还要到学校里去吗?街上店里的妇人们、姑娘们劳动了一星期,星期日不是还要到学校里去吗?兵士们日里做了一天的勤务,回到营里不是还要读书吗?就是瞎子和哑子,也在那里学习种种的事情,监狱里的囚人,不是也同样地在那里学习读书写字等的功课吗?
爱力柯本人也非常正直,在班里常委受委屈的学生鸣不平,心中充满着正义,虽然学习比较努力,但是成绩总不是很好,在班里他最崇拜的同学是代罗西,卡隆和斯戴第。
卡隆是一个非常有正义感的学生,他在班级中个子比较高大,是若小学生的保护神,在他的呵护下,个子矮小或者是家境贫寒的同学都能在班里不受欺负。
卡隆善良,伸张正义,学生和老师都非常器重,自然爱力柯也非常愿意和他成为朋友。
因为卡隆母亲的去世,班级中的同学都感到悲伤,都想用纯正的情感安慰这个失去母亲的同学的情绪,当然还包括所有同学的家长。
活教育与思教育读后感篇7
最近,我有幸拜读了李希贵老师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在拿到这本书之前,原以为不过是一个教育者为自己立传罢了,其实不是,书刚刚翻开几页就被李老师那博大的胸怀、深邃的思想、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而深深感动了。书中没有空洞的理论,没有呆板的说教,而是用最朴实的语言,一个个生动的、亲历的教育故事,展示鲜活的教育理念。就像书的一开始李希贵老师就用简洁质朴的语言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教育:“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
李希贵老师在书中讲到“一个人的成长除了同龄的伙伴互相影响之外,一定要有那么一两位亦师亦友的长者,用他们的人格、用他们的人生智慧、用他们宽阔的胸襟、用他们那种对后生真诚的欣赏和尊重,来引领年轻人开始漫漫的人生之旅。对一个成长中的生命来说,这无疑也是十分重要的。”对此,我感悟尤为深刻,李老师说用长者的人格、智慧、胸襟、欣赏和尊重去引领年轻人的人生之旅,不正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言传与身教吗?由此,我想到我们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表现。许多家长和老师为了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费尽口舌,但由于自己言与行不一致,结果事倍功半。
比如,我们教师平日教育孩子升国旗时要行队礼和注目礼,而我们个别老师做到了吗?三个两个在那讲话,这让学生怎能做到?再比如我们教师天天教育学生要注意保持卫生,见到果皮纸屑要弯腰捡起,而我们老师见到主动拾起了吗?或者让学生捡起,甚至有些老师视而不见,着无形间就给个别学生留下了钻空子的余地。“xx老师见到废纸都不捡,我也不捡。”试想,如果老师都能够以身作则,或许不需要费太多的口舌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觉得孩子的心灵如同一张白纸,你在这张白纸上涂上什么颜色,便是什么颜色。可以说他们的成长过程实际上就是模仿家长、教师言行的过程。其实,你的一言一行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的孩子。所以为了孩子的成长,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需以身作则,用我们的人格,我们的人生智慧,我们宽阔的胸襟,来引领我们的学生及自己的孩子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在“尊重选择与张扬个性”章节中,李希贵老师这样写到“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与众不同的兴趣,特长;尊重了孩子的个性、特长,也就意味着为孩子提供了自由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就意味着孩子的精神生命能够自由呼吸。”当读完这段话后,我将教室中的“写字专栏”换为了“我有情我就抒”大专栏,。自从这一专栏开设后,学生的积极性空间高涨,精神面貌随之焕然一新。就这样,教室里的一块墙壁,成了学生书写个性的场所,成为他们展现灵性的阵地,成为回说话的教育资源了。我们要妥善引导、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情感得以展现,就像李希贵老师所说的那样,“尊重选择恰恰使选择者发出强烈的内在的责任感,使之真正清楚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这样他才能不断地修正自己,完善自己。”那我们何不尊重学生的选择,张扬他们的个性呢?
活教育与思教育读后感篇8
前几天来到书架前,偶然看到一本小时候读过很多次的书:《爱的教育》。我似乎一下子回到了我小时,天天缠着妈妈给我读里面的一篇篇故事,而每次都会被书中的情节感动的落下眼泪……
其中令我影响最深刻的,应该是一篇《小抄写匠》的故事了。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12岁的成绩优异的小学四年级学生,名叫袭里亚。他的家境十分困难,父亲除了日常工作,到了晚上还要抄写公文以赚取更多的钱来养活家里5口人。看着父亲每天疲劳的样子,袭里亚决心到了半夜起来帮助父亲抄写公文,但不能让父亲知道。过了一段时间,父亲赚的钱比以前多了,但袭里亚的学习成绩却一落千丈,因为他白天总是十分困倦,根本不能专心上课。看着父亲对自己越来越失望眼神,袭里亚十分想说出秘密,但却没有说出口。一天晚上,父亲意外的发现了袭里亚的秘密,顿时热泪盈眶,抱着袭里亚的额头一句话也说不出……
看着看着,我的眼眶也湿润了,我被袭里亚那种精神给感动了。这时,我突然想起了明天应该就是我妈妈的生日啊!于是我心中就有了一个小小的计划。
第二天放学后,我一下子就冲到了商场,跑了好几家店才挑选了一个精致的红色的女式皮夹,因为我和妈妈去买菜的时候看见妈妈的.皮夹已经有破旧了。回到家里已经比平时晚了一个多小时了,一进家门就看见妈妈正怒气冲冲的瞪着我,说到:“你又去哪里玩了?那么晚回家,你知不知道明天要考英语啊!你这么不认真,对的起爸爸妈妈平时对你的那么多关心和照顾吗?”而我只是微笑着把那只我挑选了好久的红色皮夹拿了出来,说:“祝你生日快乐!”我看到妈妈的表情变了,从愤怒变为了震惊,又从震惊变为了感动……
是啊,就像书中所说的:人类多么需要相互关心,相互谅解,相互帮助!而这种关心、理解和帮助都离不开一个最基本的东西──爱!
活教育与思教育读后感参考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