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的书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回顾和总结电影的观影体验,观后感是我对电影情感的整理和总结,它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电影的主题,好文档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家》电影观后感800字模板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家》电影观后感800字篇1
我对国产电影包括国产动画一直有偏见。总觉得他们讲不好一个故事。很多匪夷所思的情节,看后让人大呼上当。这种情况,自上一部《大圣归来》之后还是有很大的改观的。所以这一次,女儿再推荐《大鱼海棠》时,尤其是说,这部动画历时12年。就变得有些期待了。
是啊,12年前的我是什么样子的呢?时光流转,至少那时还有头发吧。
椿和锟的相遇,只有一天。然后锟就因为救椿死去。然后锟变成了一条鱼。被椿渐渐养大。
这里有爱情吗?
没有看到。
刚开始见面的时,情节太少。连她们是否是一见钟情我都没有看出来。然后锟就变成了椿的宠物。从头到尾,真的就是一只宠物。你喂他食,他就吃;他丢了,你去找他。
但,一个人会爱上自己的宠物吗?我想不会吧。
这段情节中,她们没有互动。她们违背了爱情中双方平等交流的原则。
作为备胎的湫。难道也是真的爱么?我觉得那只是一个少年的任性。在现实世界里,这样的人也有,可是往往最后要因为这执着的性格而付出代价。这不是爱,而是因为自己的执拗,一条道走到黑。即便这个人变了,即便这个人心属他人,依然执着。
这依然不是爱。
这里面有几个太低级的桥段。湫醉酒后,在悬崖边怒吼,“你拒绝的是一个天神的爱情”。这种情节,只有恶俗的青春剧中才会看到。作为一部有中国画风有古典美的动画电影。对男女情爱的处理,最好是轻描淡写。就像日本的宫崎骏的动画少与爱情有关,即便有,也决不会让少男少女轻易说出“我好爱你”、“后悔那晚没有抱住你”这样的台词。即便暧昧,也极含蓄,说出来,便是轻薄。
戏剧中,世俗中的爱情。最让人刻骨铭心的是,欲爱而不可得。
这部电影中所表达的,让海水倒灌,天崩地裂的爱情,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设计太多的生离死别,企图来推升这种爱情的“高度”。
其实真的情爱,完全可以跨越时空,生离死别悲欢离合又算得了什么?
《家》电影观后感800字篇2
你可曾想过多年后如果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遭遇危难,人们无法在地球生存,应该怎么办?
大年初一上映的科幻片《流浪地球》热映,我也去看了。
电影讲述的是因为太阳的枯竭,地球遭遇灭顶之灾,地表温度降至人类所不能承受的低温,人们以抽签方式获得名额到地下城生活,人类数量因为全球性灾难降临而锐减。为了自救,人类提出一个名为“流浪地球”的大胆计划,建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另外一个栖息之地。无数人前仆后继,奋不顾身,只为延续百代子孙生存的希望……
令人开心的是国产科幻片进步了许多。而观看这部影片带给我更多的是温暖与感动。在最后时刻,许多人为了用这最后的办法拯救地球而放弃了与亲人的团聚的机会。所有人居住在一起,面对危难,这其中夹杂有不分国界的情感,为了大爱而面对死亡的勇敢。这里虽然有激烈的打斗场景,但也渗透出人情,长辈们为了孩子而牺牲自己,哥哥保护妹妹的无微不至。灾难降临,有这样一群人不畏艰难,顾全大局,拯救地球,为地球摆脱灾难出谋划策;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心怀人民,听到有最后的拯救办法时,毅然调转车头,回来一起出力。所有幸存的人团结一致,没有任何金钱和权力等欲望,大家都保持着一个共同信念,那就是:活下去!看到这,我不禁潸然泪下。
看完影片,回到现实。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考虑现如今地球的状况。全球气候变冷,这是我们亲身感受到的,今年正月没出过几次太阳,天气也总是阴暗寒冷,夏天热得要命;酸雨,温室效应,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多种动物濒临灭绝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如今地球环境遭到破坏,各种新闻报道都无时不刻在警醒我们:要保护环境,守护我们的家园。不要让科幻片的内容变为现实。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也应奉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出门步行,少使用塑料制品,垃圾分类装,节约用水,多植树等等,这些我们都可以做到。只愿我们的地球能够安好。行动起来吧,为我们的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构建美丽的家园。
《家》电影观后感800字篇3
春节,应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一场疫情,像一个巨石砸入我们原本平静有序的生活,一时间,巨浪翻涌。
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而使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者各自带着合作伙伴赶往施工现场。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灯火通明,工地的战士们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光与陌生的伙伴们只能在堆满方便面、矿泉水、杂物的小盒房中各司其职。看着那潮湿且沾满泥土的泡沫纸盒中已稍微冷硬的年夜饭,脸上有说不尽的疲倦,头盔都还没来得及脱,脚上染着土黄色的是泥,但为了工程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工,他们只能匆匆忙忙,狼吞虎咽,以最快的速度填饱饥肠咕噜的肚子,这应该是世界上最迅速的年夜饭了。
为了和疫情赛跑,自火神山医院开工以来,还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建筑工人,她们是建设者、组织者、协调者、指挥者7天建成一座医院,速度奇迹里有她们的功劳。向你致敬,逆行者!
为了为祖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出一份力,感谢一线的战斗者。河南退伍老兵王国辉,将自己种的九千多斤新鲜蔬菜带领村里人连夜拔起,年三十自驾300多公里,载着5吨多的新鲜蔬菜,不管道路的泥泞,路途的艰辛,只身从河南沈丘赶到武汉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全部免费捐给项目部,到时已是凌晨,疲倦的他说:自己曾在武汉服役17年,武汉就是自己的第二故乡。看到武汉人民众志成城,攻坚克难,也想尽一份绵薄之力。王国辉驾车回到河南,并将自己隔离了起来。致敬,逆行者!
在危难中,总是有这样善良的人来温暖我们的心。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全国一线战士们奋力前行,一方受难,八方支援,让大家看到疫情之下的希望与阳光,让所有人都相信,这样的中国,一定能赢,致敬,逆行者!
《家》电影观后感800字篇4
今天周末,我在家里通过电视看了一部电影。看完之后,我的眼眶噙满了泪花,心中情不自禁对人民教师充满了无限崇敬,这部电影就是《守望一生》。
?守望一生》是倪榕导演执导的一部励志教育题材的电影。电影主要讲述了我们重庆市彭水县一名乡村代课老师张云山的先进事迹。张云山老师四十年扎根深山老校,面对无数次的灾难,面对无数贫困的学生,他执著地站在三尽讲台,默默地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为了增长孩子们的知识,他请人到学校给他们放电影,教室倒塌,他想尽一切办法将教室重建起来。为了改善孩子们的生活,他将自己家里仅有的猪肉拿到学校,煮给孩子们吃,让孩子们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张老师的儿子张海得了心脏病,本应该寸步不离的照顾着儿子,可是张老师仍然天天按时到校上课,从未耽误学生们的每一堂课。张海去逝后,他的妻子过于悲痛而精神失常,生活无法自理,张老师为了自己的学生不受影响,含泪将妻子绑在椅子上,坚持到学校给孩子上课,把自己心中的悲伤一个人悄悄的隐藏。张老师的小儿子张松先是对父亲只顾学生、不顾家人的行为很不理解,误解很深,但到了后来,张松发奋图强考上了重点大学,也从心底理解了父亲对孩子们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张老师为学生付出一切,就像在彭水乡村夜晚点燃的一个火把,燃烧着自己,却照亮了山村孩子求学的道路。有人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扎根山区的张老师不就是祖国千千万万个灵魂工程师的缩影吗?在我心中,张老师更像这个秋天窗外飘落下的一片银杏叶子,它虽然绿色已经褪尽,青春已经枯竭,但它将化作春泥、化作养分,给那贫瘠大山的花朵、树木奉献生命的营养。
张老师的品格、情怀和精神,如同那一片银杏叶的金色,永远会在我的记忆中闪烁、闪烁。
《家》电影观后感800字篇5
"一个关于大自然的魔法和人类美好心灵的故事。"
——题记(《时代周刊》)
在从小到大读过的童话故事中,王子总是要战胜艰难险阻,救出身陷困境的公主:比如白雪公主总是需要七个小矮人的呵护;比如睡美人依靠王子的唤醒;再比如,灰姑娘则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水晶鞋上……而一个再也普通不过的小女孩——玛丽,又该怎样在陌生的秘密花园里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呢?
她,被灾难剥夺了熟悉的呵护,向前路荆棘踏去的步伐却无比坚定。
一开始,小玛丽给我的印象确实是一位"公主",甚至是一个早已被"女仆排成行"的服侍宠坏了的`当然"公主。这时他人的引导很重要,给予她第一个微笑的人——女仆玛莎,也是我在影片中最喜爱的人物。因为她只是一个女仆,但却又是一个永远洋溢着亲切笑容的,对生活永远充满热情的,快乐的女仆。她感染了小玛丽,使小玛丽走出了决定在庄园中好好生活下去的第一步。
玛莎又何尝没有幻想过,自己会有一天能够脱去了被洗得发白的围裙,穿上一件件布满蕾丝和蝴蝶结的长裙呢?但她并没有因命运的不公而怨天尤人,而是脚踏实地,诚恳勤劳,用美好的眼光看待世界。
她,被命运禁锢了向往的水晶鞋,去轻抚女孩额头的双手却无比真诚。
后来使小玛丽走出真正改变自己第二步的——少爷柯林,这位既没有小玛丽的胆大勇敢,也没有玛莎的吃苦耐劳,不谙世事的小少爷,就像小玛丽一开始娇惯坏了的样子,自私而残暴。但再细细的看下去,又不是,只是害怕着这世上一切的未知,就像当初的我们一样,当初的小玛丽一样吧,这让小玛丽从他的身上寻到了自己从前的影子,从而决心要改变柯林。
小玛丽在改变他人的同时,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秘密花园的钥匙,不是吗?我们总是拘泥于现状,却不曾要去改变——像小玛丽一样来一场改变自己心灵的冒险。我想,不管最后结果如何,总会受益颇多。
他,被未知拘束了憧憬的美好,想走出庄园大门的梦想却从未放弃。
在影片的尾声中,小玛丽总结道"你会发现的,这个花园,就是整个世界。"是的,也许这个世界有时看起来长满了杂草和荆棘,但当本片中小男孩迪肯剪开了枯树的枝丫,终会发现绿色的新芽。或许你一开始想柯林选择了逃避,但当你像小玛丽打开心灵的天窗,找到秘密花园的钥匙时,你终会发现这大自然的奇妙,这人类心灵的美好。
也许影片中最有趣的情节,就是当你看到每个人物经过各自的不懈努力,渐渐变得有富有爱心和感情。这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受到完全有能力把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而在这之前,我们必须拥有比"公主"们更加珍贵的东西:对一切事物的强烈好奇心,肯于改变自己、他人甚至世界的勇气并怀有一颗真挚而美好的心灵。
愿,我们探闯的秘密花园,永远洋溢着人类美好心灵的芬芳。
《家》电影观后感800字篇6
电影《中国医生》深刻的诠释了什么是“中国精神”。国有难,操戈披甲;民有困,八方支援。在这场全球瞩目的疫情防控战役中,4万余名医护人员在武汉留下了一个个动人的身影,也把“英雄”二字牢牢地刻在了国人心上。一份份请战书仍然历历在目,一声声“让我来”依然深深地感动着所有中华儿女。他们的面孔,我们或许无法知晓,但他们悉心救治病人的每一个瞬间,他们为国为民的伟大精神,却是那么闪耀动人、那么感人肺腑,值得我们永远感怀、永远铭记。
有一种温暖叫中国援助,有一种传递叫中国精神。据统计,随着全球新冠疫情疫情蔓延,中国政府已经宣布向82个国家和世卫组织、非盟提供对外援助,并且在援助物资上都印有“千里同好,坚于金石”“青山一道,同担风雨”“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等美好寄语,堪称“世界诗词大会”。文字的背后,饱含了中国人民“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深情厚谊、彰显了中国和世界各国共同战“疫”的坚定决心。历经五千年栉风沐雨,中华民族始终传承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精神,这是华夏儿女割不断的共同的文化传承,它诠释了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中国精神,凝聚起捍卫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义力量,推动世界文明的巨轮劈波斩浪,奋力驶向充满希望的明天。
这精神,始于中华五千年文明积淀的文化认同。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沧桑岁月凝聚的精神力量,在这片神奇的黄土地上,洋洋洒洒写下了辉煌壮丽的华章。风雨疾来,唇亡齿寒;唇齿相依,同舟共济。正是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普遍认同,让“志和者,不以山河为远”,纵然时空相隔,也要跨越山海逆行相助。在古代,文化认同藏在辛弃疾的水龙吟里,也藏在范仲淹的生死忧患里,更藏在屈原的国殇里。在今天,它又呈现在84岁高龄仍奋战防疫一线的钟南山院士、脸庞留下深深勒痕的“最美医生”刘丽、身患渐冻症却没有休息过一天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等人的身上。若问家国情怀为何物,我想它大抵存在于对民族文化认同的壮怀激烈里,正是这些“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英雄群像,挺起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汇聚了直抵人心的时代力量。
这精神,合于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的团结奋进。危难时刻彰显初心本色,也才能看到一个民族浮现出来的真正的强大。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疫情,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以中国共产党强大的动员能力,将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中国人民听从国家的安排、响应国家的号召,或实施自我隔离、或积极走上前线,以高度的自律意识和较强的组织管理,将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浩然正气展现得勇毅恢弘。多难兴邦。困难打不倒压不垮英雄的中国人民,反而让每一位中华儿女更加紧密地站在一起,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扛起一份份匹夫有责的担当、完成一次次偏向虎山行的逆行,以众志成城屹立天地间的民族自信、伟大中华坚定永向前的团结奋进,共同为抗击疫情奉献自己的力量。
这精神,终于世界同期盼命运相连的美好愿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场战“疫”的见证者、亲历者和战斗者,即使不能以“最美逆行者”的血肉之躯在抗疫一线抵挡黑暗,也在用平凡工作默默书写属于自己的爱国篇章。“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这场战“疫”让我们看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伟大民族精神,它凝聚的华夏“力量”,为中华儿女披荆斩棘注入了必胜自信;这场战“疫”让我们见证了“山川异域、与子同袍”的逆境无私付出,它增添的华夏“色彩”,为中华民族战胜疫情绘就了时代图谱。追梦人的初心与使命,奋斗者的诗与远方,是中华民族重整行装开启新征程的动力与源泉,中华儿女必会同与世界人民一道,在攻坚克难中抖落一路“征尘”、在同舟共济中传承华夏力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大爱”文化,传播“大爱”智慧,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世界共识,成为世界发展的历史必然。
《家》电影观后感800字篇7
新年期间,我和姑姑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做《流浪地球》。这是一部国产科幻电影,非常精彩,让我至今难忘。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一个人们带着地球搬家的故事。因为太阳出现问题,人们决定把地球从太阳系推到别的星系中去,却在途经木星时出了问题,最后,勇敢的人类解决了问题,地球继续它两千多年的航行。
电影的主人公叫刘启。他的父亲是“领航员”空间站里的一名宇航员。在地球被木星引力吸引,将要撞向木星的时刻,刘启提出了用助推器火焰点燃木星的想法。然而由于火焰高度不够,这个尝试失败了。他的爸爸用推进器点燃了空间站,并引爆了木星,救了地球。
看电影的过程中,我有好几次都忍不住热泪盈眶。为了工作,刘启的爸爸十几年没有见到刘启。为了地球和人类的未来,好多人牺牲自己,献出了生命。他们这种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让我深感倾佩。
不过,主人公刘启让我觉得有点小争议。刘启的记忆力非常好,十几年前的事情,他依然能记得清清楚楚。但是我感觉,他有时候是一个自作聪明的人。他总是说:“我可是个天才。”
在他和妹妹偷偷开走运载车时,他自吹自擂说:“这车老难开了,我能让它动起来已经不错了。”可是他开起车来却横冲直撞,像个螃蟹一样横行霸道。而像他姥爷那样的,才能平平稳稳地开车。可是他姥爷却从来没吹嘘自己。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瓶水不响,半瓶水咣当”。
《家》电影观后感800字模板7篇相关文章: